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中国实景演出热潮不退 打造“爆款”需要“冷思考” 

2020-09-25 21:08:16 中国新闻网

  中国实景演出热潮不退 打造“爆款”需要“冷思考”

  中新社成都9月25日电 (单鹏)由中国著名导演王潮歌执导的实景演出《只有峨眉山》25日迎来公演一周年整。这部总投资超过8亿元人民币的实景演出是四川省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文旅融合项目。数据显示,该剧在237天的演出中(今年1月22日至5月29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演),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0万名观众。

  当前,中国实景演出热潮不退。这股热潮始于2004年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等执导的《印象·刘三姐》,演出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时至今日,仍有新实景演出项目相继“上马”“落地”:今年9月8日,陕西西安首部大型街区实景互动演艺《再忆·1937》开演;10月1日,实景演出《江清月近人》将在浙江杭州开演;四川遂宁打造的《丝路神灯》预计年底与游客“见面”。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地实景演出也争相复演,逐渐恢复往日的“元气”。

  “实景演出热潮不退,主要有两点原因:地方需求与国情使然。”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李祥林分析,实景演出有助于弘扬地方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名片;在中国推动文旅融合背景下,实景演出让文化“走出”博物馆,在盘活文化资源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虽然“遍地开花”,但实景演出模式过度复制、内容缺乏创意、运营模式单一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困扰着这一产业的良性发展。长此以往不仅游客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建设运营方也将背上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

  如何避免实景演出“千篇一律”?“这既要兼顾大众情绪,又要尊重地方诉求。”李祥林认为,实景演出并非纯艺术作品,因此在创作时要把普通人的情感和接受水平纳入考虑,使演出内容与大众情感相连结;创作团队还要进行扎实的实地考察和文化解读,立足本地文化基因,用舞台和表演呈现出文化最具特色的一面。

  在提升实景演出内容创作方面,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导演敖晓艺表示,首先要实现创作理念的统一。“很多投资方的诉求是对地方文化的‘直白宣泄’,而舞台剧需要‘有质感’的创作,例如人物、关系、叙述表达等等,双方首先应该达成讲述方式的协调。”

  同时,敖晓艺对演员素质提出要求,“实景演出的服装、舞美、灯光等元素都很漂亮,但精彩最终还是由演员来传递。”

  另外,针对实景演出运营模式单一、仅依靠门票收入来维持的“怪圈”,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建议,要把实景演出置于文旅融合生态下去考量。“实景演出要做IP积累,以核心IP辐射,创造周边产品,例如纪念品、游戏、动漫等等。只有延伸产业链条,实景演出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完)

(编辑:熊家丽)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