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教育七十一年|一块屏幕的光,能照亮多远的未来?

2020-09-28 17:56:55 经济观察网

  教育七十一年||一块屏幕的光,能照亮多远的未来?

  一位哲学家曾这样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一个不重视文化教育的国家是难以获得长足发展的。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强国富民的基础。

  新中国教育发展七十一载。在这71年中,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教育普及、教育公平和精准教育的发展,完成了许多西方国家百年未竟的大业。无论是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消灭文盲”行动,还是提前完成义务教育普及的“普九”计划,亦或大凉山的直播屏幕、51Talk等在线教学平台的崛起,都让中国教育不断突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的受教育水平也节节攀高,让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人力资源大国。

  抚今追昔,方知来路之多艰。

  回顾中国教育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政策的正确领导、教育资源全力配合下,中国教育界每一步都走在了关键点上。

  普及教育:美国花100年完成的事情,中国用25年就完成了

  新中国在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教育。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率先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提出“两为”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彼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想要做到“两为”,必须大力改进旧教育体系,解决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

  那时的中国,面对的是旧社会留下的烂摊子: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只有少部分人会写自己的名字,大量中国农民不会写、不会算,认识的常用字不到1000个。

  不仅大龄农民文盲率高,连许多农村干部、青年男女都有识字率差的问题。15岁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美国和英国1820年的水平。比西方国家整整落后了一百多年,这样的基础教育远远满足不了新中国的建设需要。

  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旧中国的学校只对精英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开放。工农阶级很难接受正规教育。新中国教育部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提出了“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提出要多创办人民大学、工人速成中学等机构,加大了教育产业的支出。扫除文盲的对象先着重农村干部、积极分子和青年男女,逐步推广到一般农民。

  会议结束不久,全国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1年就组织了170多万工人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到1953年为止,有17万干部和机关人员脱离文盲状态,有26万余人达到小学毕业程度,6万余人达到初中毕业程度。从1949年到1965年,全国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扫盲运动已经取得巨大成果。

  然而文盲率虽然降低了,但这远远不够。

  新中国想要富强、发展,基础教育的普及必不可少。1977年邓小平主动接管教育和科技,中国的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共和国面对的现实是,知识重获尊重,教育秩序恢复不久,小学教育刚刚普及,仍有超过两亿的人口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

  在这个阶段普及教育、尤其是普及小学教育,是新中国教育工作的主要重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正式确立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06年修订该法,规定不允许收取学费、杂费。让更多的中国孩子上得起学。

  在新目标的引领和指导下,各地方政府加大了教育支出,增建小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村、县。以山东德州为例,1996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为7.4亿元,却在“普九”攻坚的3年间,共拨出8.6亿元投入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德州得到了充分体现。1997年12月25日,随着德州最后一个县通过“普九”验收,这场历时3年、上下齐心的“普九”攻坚全面完成。像山东这样重视教育的地区数不胜数,他们都为中国实现全面“普九”贡献巨大。

  在2011年,中国已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美国用了100年才完成的“普九”任务,中国仅用25年就做到了。

  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中国是唯一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华丽转身,成为推动世界全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公平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进入2000年,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的连接日趋紧密。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说认为,从人力资源角度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国正在成为人力的超级大国。

  在中国国内,“普九”任务已基本达成,但中国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学生、家长到学校及整个社会,都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有竞争力,给自己的孩子报补习班、特长班,更有甚者想利用这类特长的加分政策送孩子进入高等学府。他们想用这种方式,让孩子能更好更快地迎接国际化市场上的人才竞争局面。

  因此,这时中国孩子的教育目标就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其实从正面角度看,这种社会现象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但站在国家层面,教育的全面提升才是增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长久之道。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教育公平”成为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指向教育的应有之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首先进行优化改革的是高校招生规模。1999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招33.1万人。招生增幅高达42,让更多的孩子有大学可上。到2019年时,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孩子上大学已经不再成为让家长头疼的事情。

  同时推进改善的还有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情况。义务教育只到初中,但面对许多成绩优异、家境困难的学生时,我国政府从未袖手旁观。1999年,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建立,开启了我国利用金融手段实现学生资助的成功探索随后,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新生“绿色通道”等政策不断充实资助体系。2013年,随着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的完善,我国学生资助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

  “寒门出贵子”不是奢望,经济问题已不再是困扰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升学的障碍。2012年起,高等教育招生向中西部和寒门学子倾斜,这一年,重点高校定向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开始实施。重点学校不能只是一线城市孩子的目标。自专项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以内,相当于圆了100多万中西部地区孩子的大学梦。

  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中国教育产业的追求。相比于欧美的精英教育,中国培养出的人才基本素养高、学识水平高、基础知识扎实。公平教育的推行,真正让中国教育做到了“让每位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精准教育:一块屏幕、一部手机的无穷力量

  进入2010年后,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技术革命,正在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互联网+”作为推动社会变革转型的重要技术力量,也必将是驱动教育发展的要素和动力,必将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知识的载体将不再是书本那么简单,音频、视频、各类电子产品都将有机结合成新型教育融媒体。

  2018年人民日报发表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讲述了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的事迹,轰动中国。一边是当年70多人考入顶尖大学、一本率超九成的一线城市重点高中,另一边是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寥寥无几的贫困地区高中。因为直播课,二者产生了交集,贫困地区的高中也有机会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2014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推进的基础和保障。教育精准扶贫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要对贫困学生的生活生计进行帮扶。对贫困学生要做到的不愁吃不愁穿,上得起学,买得起教材。

  第二层含义,就是能为那些贫困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一些研究表明,无论是贫困学生和非贫困学生,他们学业整体表现并没有产生显着差异,那是因为贫困的学生已经得到资助了。理论上,在体制内能够提供的资源越多,那么在校生群体之间的公平性就会越高。教育精准扶贫就是围绕这两个层面来精细化管理各项教育扶贫措施,精准化配置各方资源,从而使教育扶贫成效最大化。

  在此大背景之下,当今许多在线教育产品就是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今年疫情导致的“网课”大环境,也让更多之前不曾接触过在线教育的孩子,有机会通过一部手机接触到名师甚至是国际教师的教导。

  在陕西宝鸡上小学二年级的雷子涵就是其中一员。他每周通过51Talk进行线上的英语学习,这是一个真人外教一对一在线教学的英语软件。雷子涵不仅有专门的口语外教,还能享受丰富有趣的课堂,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回家上英语课已经成了他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在他就读的小学,并没有口语外教授课,但通过51Talk,他可以用一杯奶茶钱就上一次地道的英语口语课。

  “有了这个软件,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升了,成绩也比别的小孩突出,真的很感谢现在这些平台,让我们这种非一线城市的家庭也能接触到那些很牛的教育资源,而且价格也不贵。”雷子涵的妈妈说。

  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的优势凸显,但也有问题,在线教育需要在规范中健康前行。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家长对平台的信任度比较低,加上行业刚刚起步,没有行业自律的环境和约束企业的规范,让在下教育行业的监管也难上加难。

  对政府来说,从2018年开始就加大了在线教育行业的监管力度,联合多部门对该领域进行规范和管理。但政府的监管是一方面,并不能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更重要的还是行业自律,各企业互相监督,在良性竞争下不断改善自己的服务与质量。

  9月2日,”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以51Talk、网易有道、猿辅导、作业帮等在线教育企业为代表,与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了提升在线教育服务水平的方法论,如何规范在线教育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

  51Talk创始人兼CEO黄佳佳在研讨会上发布了首个企业标准《51Talk在线教育服务》,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从源头解决外教质量、服务品质和课程效果等问题。在未来,以51Talk为代表的在线教育企业也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普惠政策、通过教育精准扶贫 ,让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对话世界。像这样的中国在线教育企业越来越多,涉及的教育领域也丰富多样,有英语、语文、数学,甚至美术、编程。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的教育形式实现精准教育扶贫这一目标,让地区经济不再成为限制教育发展的因素,让更多普通孩子用更低廉的代价,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实现真正的教育普惠。

(编辑:张澍楠)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