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杨望等:数字化并非金融企业的“万能解药”

2021-10-15 17:01:3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0月15日电 题:《杨望等:数字化并非金融企业的“万能解药”》

  作者 杨望(腾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杜晓宇(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

  数字化转型,与近现代历史上所有技术转型一致,具有曲折、反复和困难的特征。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和战略定位,应明确数字化的目标,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源、节流和提效;应认识到,数字化是一款经营转型的有效工具,并非一剂“万能解药”。

  战略定位与组织创新

  金融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是思考战略定位,又称为三重战略目标,即开源、节流和提效。之所以进一步转型升级,是因为客户需求、产品形态和服务方式,正在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上迭代变化、日新月异。

  首先,客群需求发生变化,从电子金融、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已同步完成互联网化的客户教育。与此同时,人往线上走、产品年轻化、资源数字化,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简称《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 99.6%。智能手机和5G等通信基础设施技术的广泛商用,进一步助推金融客户的线上化。

  移动互联网客群广泛普及的同时,群体呈现年轻化的态势。《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的72.3%集中在20岁到60岁。客群年轻化和线上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金融机构、平台公司和金融科技企业等金融企业,大刀阔斧进行数字化转型。

  其次,金融产品形态在互联网金融时期就完成了线上化转型。再进一步,金融产品形态数字化,形成数字金融产品或金融数据资产。

  具体来说,伴随着金融科技应用成熟,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原生、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打通API接口,构造数字资产的形成、流通和核销等业务流程,使得数字金融产品(或称互联网金融产品)面市成为可能。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等多方数据来源整理可知,中国金融产品形态数字化趋势明显(如图1)。

  图1 中国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规模(2015-2020,单位: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中国信托业协会、Wind、腾讯金融研究院)

  最后,服务方式数字化转变,是基于金融全产业链流程的各个角色而变。客户、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供应商和监管合规部门,通过产业链协同,给金融企业提出了客户线上化、产品数字化和服务定制化的需求。金融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以达成客户满意、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三重目标。

  数字化组织创新,重点在于技术升级和管理转型的目标实现。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管理转型,都离不开“人”的影响。管理层和一线基层对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理解与执行同等重要。

  产品选型与实施策略

  数字化战略定位决定转型方向,工具选型和实时策略决定转型效果。金融企业需根据行业属性,依据业务地图和业务线流程,摸底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如图2)。

  图2 不同类型金融企业选择不同的数字化工具(资料来源:腾讯金融研究院)

  数字化的实施策略,主要通过自主开发+第三方外包集成服务,降低人力、系统、试错、硬件折旧等成本,分散转移部分中心式风险,积累第三方外包所在行业经验与资源。

  具体到开源、节流和提效的数字化转型目标来看,开源增收主要是营销获客,通过SaaS、ERP、CRM等多个业务平台,触达客户,转化营收;节流降本,体现在采购、生产、管理、供应链等多个环节,重点在于供应链多环节的信息对称、互联互通,提高企业主体议价能力;提效低碳,重点在于业务数据化、决策可视化和办公协同化,打破部门墙,实现高效组织创新和管理转型。

  第一,营销获客层面。数字化营销服务商分为传统厂商、技术厂商和软件厂商。

  第二,生产制造层面。数字化生产基于“人+机+料+法+环”,提升数字工业要素效率。通过数据分析,以需定产,提供生产制造效率。

  第三,组织管理层面。数字化管理服务商提供服务包含人力资源、财税工法和协同办公。服务商协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最大化员工体验、提高人效、降低运营成本。不过,也得看到存在一定挑战,包括数字化人才一将难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市场抢占难度大等等。

  最后,供应链层面。供应链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处理巨大复杂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实现供应链的互联互通。数字化供应链将传统链状供应链形态,升级为网状生态供应链。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39.2万亿元,占GDP 38.6%。在数字经济金融高速发展的今天,金融数字化转型已呈只争朝夕之态势。我们需要明确,金融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要单纯追求数字化,落脚点应该在转型。(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万可义)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