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股市>>正文

董登新:创业板十周年再出发

2019-10-30 14:03:47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30日电 题:《董登新:创业板十周年再出发》

  作者 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十年前的今天,2009年10月30日,爱尔眼科等28家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交易,这标志着创业板正式开板。十年之后的今天,创业板共有775家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超过20%;总市值为5.6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超过10%。十年间,创业板IPO累计融资4000多亿元,再融资(含重组配套融资)累计3418亿元,二者合计约7500亿元;实施完成409单资产重组,涉及交易金额3783亿元。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创业板已形成了鲜明的板块特色与聚集效应。在775家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549家,占比达7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49家,占比接近60%。创业板公司过去十年的平均研发强度维持在5%左右,高成长特征表现明显。

  十周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节点。创业板的十年,既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最快的十年,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对外开放最关键的十年。如果说,这十年是创业板生逢其时、“打基础”的十年,那么,下一个十年,将是创业板迎得更大发展机遇的“腾飞十年”。

  十年间,发生了什么?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经济兴起,以及纳斯达克财富效应的显现,世界各主要股市开始争先恐后地设立创业板。1999年11月,港交所正式推出创业板。2000年,以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陆续赴美在纳斯达克上市。2000年9月中联重科在深交所主板发行结束后,深交所暂停主板业务,全力筹建创业板,然而,由于受到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冲击,内地创业板一直没能推出,直至2004年6月,深交所变相推出了“中小企业板”(简称“中小板”)。阴差阳错,它竟然搭建了中国内地民营企业IPO的第一个专属舞台,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制度进步与创新。

  在港交所创业板推出整整10年后,2009年10月深交所也推出创业板。从名称来看,其初衷应该是打算对标纳斯达克的。然而,由于A股市场的历史原因,深交所创业板在IPO标准设计及IPO审核模式上,十分保守,它仍采用了主板的全套做法,尤其是在盈利及规模指标上设置了过高的门槛,再加上IPO实质性审核模式(核准制)周期长、排队成本高,使得大量创新企业被拒之门外,并有不少好公司被迫选择境外IPO。

  2009年和2010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共有37只,后因多家中概股遭到浑水等做空机构质疑,中概股赴美上市陷入低谷,股价普遍下跌,2011-2013年赴美上市中概股总计只有14只。2014年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中概股境外IPO再次升温,2014年共有15只中概股在美国挂牌上市。

  其中,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IPO募资约250亿美元,创下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IPO募资纪录。截止2019年10月29日,阿里巴巴收盘价为178.68美元,市值为4538亿美元,排列美股第7位,仅次于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脸书、伯克希尔·哈撒韦。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正式公布,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企业赴港上市。新规则一改香港金融界奉为“圭臬”的“同股同权”,被市场人士视为25年来港交所意义最为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

  但是,2018年以来,内地A股IPO审核趋严,IPO过会率大幅下滑,大量内地企业再次掀起赴港、赴美上市热潮。2018年香港 218 家新上市企业中,来自于中国内地的共有 111 家,占当年香港新上市数量的 50.9%,其中,中国铁塔、美团点评和小米集团IPO募资分别为588亿港元、331亿港元和278亿港元,中国铁塔也成为了过往所有在香港上市的非银中资股中募资金额最高的公司。与此同时,2018年共有42家中国内地公司成功登陆美股市场,超过了2016年及2017年赴美上市公司总和。

  2019年,上交所“科创板+注册制”横空出世,改变了中国内地创新企业IPO生态。这意味着中国版纳斯达克正式起航,也标志着中国版注册制正式开始落地实施。“科创板+注册制”创造了中国股市的多个第一,它是A股市场包容性改革与市场化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与跨越。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指出,深圳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并特别强调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

  下个十年,如何走得更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深交所创业板今天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过去的十年已经走过,下一个十年,如何走得更好更快?深交所创业板应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契机,大胆改革,先行先试。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深交所创业板的重新定位。首先,创业板必须回归本源,坚定对标纳斯达克,这是创业板设立的初衷或初心。与此同时,还要与上交所科创板及港交所的创业板、创新板形成错位发展、差异化经营的格局。目前,上交所科创板将估值10亿元作为创新企业IPO门槛,而港交所创业板则打算将IPO最低市值标准从1亿港元提高至1.5亿港元,同时将港交所主板IPO最低市值标准从2亿港元提高至5亿港元,在此基础上,港交所还打算增设创新板并分层为创新主板与创新初板。那么,深交所创业板将自己置于何种地位?笔者建议,不妨将深交所创业板IPO重心放在估值2亿-10亿元之间,以中小创新企业为主体。因为真正的创新企业大多来自初创或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这应该成为深交所创业板的竞争优势与特色,因此,在IPO标准设定上,它应该比上交所科创板更包容、更加市场化。

  其次,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及交易规则上,深交所可以借助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吸取港交所成功经验,大胆改革、大胆突破。创业板的市场包容性可以超越科创板,不必完全模仿或复制科创板注册制的全套做法,比如,可以考虑取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取消新股申购的市值配售;进一步扩大创业板个股涨跌幅限制乃至取消涨跌停板制;实行创业板T+0回转交易等机制。此外,在退市制度上,创业板应该学习科创板的做法,废除“暂停上市”、“恢复上市”、“重新上市”的通道,让投资者学会主动“用脚投票”。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市场越包容,监管必须越严苛。在注册制条件下,信息披露监管是全部监管的关键和核心。证监会与证交所必须将全部的精力投放在信息披露监管上,一方面严查严打证券违法犯罪,维护市场三公原则;另一方面,通过创设中国特色的集体诉讼制度,让投资者学会依法违权索赔。

  总之,创业板下一个十年发展的大门已经打开,而且是天时、地利、人和。深交所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很显然,创业板新一轮改革是深交所改革的重头戏,也是创业板的重大历史使命。(中新经纬APP)

  董登新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董文博)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