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点石成金】谷歌21亿美元收购Fitbit,野心在哪?

2019-11-04 14:52:41 中新经纬

  《点石成金》由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汇集每日财讯商情,邀请专家深度点评,配合财经小知识和延伸阅读,为您呈现有态度、有价值的新闻。

  【每日金语】

  人是最宝贵的,能够照顾人使他康复,是一件神圣的工作。——南丁格尔

  今日热点:

  今天有三条新闻谈到技术:医疗护理技术——保障人的健康的技术,可穿戴智能设备——监测人的健康状况的技术,P2P技术——知识生产技术,例如编写百科全书。前两项技术有益于人类;后一项技术本来也是如此,却被人用歪了。P2P,即点对点,本意是指个人与个人的知识合作。应用P2P,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且没有报酬可言。把P2P用于金融,人与人之间是金钱关系。有人赚钱,就有人赔钱。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把P2P应用于金融领域是否有必要性?

  【谷歌21亿美元收购Fitbit 与苹果竞争蔓延至健康硬件领域】

  来源:第一财经

  当地时间周五美股盘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Fitbit,这将让谷歌和苹果公司的竞争从操作系统进一步蔓延到硬件领域。Fitbit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早期开拓者。在智能手表领域,Fitbit是仅次于苹果的全球第二大厂商。近年来由于受到苹果公司推出手表的影响,Fitbit的市场份额受到很大的冲击。谷歌收购Fitbit的另一大原因是Fitbit在个人健康医疗解决方案上的潜力。谷歌和苹果都在关注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谷歌收购Fitbit将令两者的竞争明显加剧。Alphabet旗下的医疗保健业务公司Verily借助于大量的用户数据,通过分析工具、干预措施、研究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

  点评:谷歌收购生产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美国Fitbit公司,此事非同小可。《点石成金》介绍过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如同人一样,是会“生老病死”的。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条件下,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智能手机已经代替了多种电子设备;下一步它会被什么设备代替呢?谷歌的举动或许预示着穿戴式智能设备可能会代替智能手机。《点石成金》谈到过,使用这种设备最普遍的应用是智能手表;最主要的用途是测量人的运动和健康指标,如心率、消耗的热量、游泳距离和速度、跑步或走步的相关指标,记录血压、血糖、血氧等。用这些数据评估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改进健康提出建议。同时,它还具有支付功能、通讯功能和音乐播放功能等。这种设备是技术与人互动的工具,让使用者更深切地体验到技术的实际应用。它加强了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正在成为人体的一部分,有望代替智能手机。有人预言,只需向人体植入穿戴式智能设备芯片,就能够满足人日常生活的一些需求。有人甚至说,它可以成为人体基因的一部分,能够参与人类的繁衍和进化。如果这样认识穿戴式智能设备,谷歌收购fitbit的野心可就大了。

 

  【美媒称中国“千禧一代”正拒绝外企:国内公司空间更广阔】

  来源:参考消息网

  美国贝恩公司资深合伙人詹姆斯·艾伦10月30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文章称,更多的外国公司发现自己在中国的人才争夺战中落败。中国的“千禧一代”正拒绝跨国公司。近5年来,中国的商界领袖从跨国公司跳槽到本国公司的比例是其从本国公司跳到跨国公司的5倍多。典型的跨国企业可以提供高薪,还有可能进行全球培训和轮岗。但中国公司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招聘一揽子方案,比如期权、差异化薪酬以及大展拳脚的机会等。随着本国公司扩张,它们加快了从跨国公司吸引人才的速度。在跳槽的商界领袖中,约有40%的人是从跨国公司跳到了本国公司,而在我们2016年的分析结果中,这一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中国人希望拥有决策权,能作重要决策——行动更快,决策程序没那么复杂——以及更多的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在35岁以下人群中,人才流动趋势更加显著。在不久的将来,本国公司将继续从跨国公司吸引人才。

  点评:高薪、高层次的工作和优雅的工作环境曾经吸引了中国人才到跨国公司工作。然而,如同中国人越来越喜欢购买国货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才正在倾向于到本国企业工作,而不是如过去那样青睐跨国公司。形势逆转的原因首先在于,经过40年市场经济体制的锤炼,中国企业已经壮大,迈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每年都在增加。2018年,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129家来自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即使不计算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大陆企业(包括香港企业)也达到119家,与美国数量旗鼓相当。中国上榜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与净资产两项指标与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值基本持平;上榜中国企业在销售规模和资产规模上已经不输日本、英国、法国与德国企业。因此,中国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而且,许多跨国公司将中国高管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使其与他们所渴望的决策权保持距离,不会安排他们担任领导职务。在中国企业,职位晋升的机会更多,谁不喜欢得到重用呢?当然,我们要感谢驻华跨国公司在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播方面做出的贡献。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们必须继续虚心学习外国经验。

 

  【干的一样多工资却相差一倍,护士不够,护工来凑?】

  来源:工人日报

  截至2018年底,全国注册护士共有400余万人。据《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94.1%的调查对象认为,护士工作内容中占比最高的是打针发药,而对护士的具体工作并不了解。很多患者及家属甚至觉得高价请的护工已经替代了护士的工作。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护工行业从业者良莠不齐,难以达到护士专业水准。医学护理包括护理处方、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等。在临床实践中,护士还扮演着重症监护、感染控制、突发急救等角色,而护工只是生活的照顾者。在一些医院,护士人手紧缺、优质护理难推广、护工管理混乱。激励机制同样重要。各级医院应建立起工作量、劳动强度、技术和风险程度与收入、晋升等收益成正比的激励机制,劳动价值和报酬相匹配的分配机制。

  点评:正如这条新闻所说,护士是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医疗护理知识。19世纪,英国人南丁格尔成为护理事业的先驱,为医学护理事业做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贡献。1844年,一个穷人在伦敦的一所医院死去,引起公愤。这时,南丁格尔成了促进医院改善医疗环境的倡导者。1854年至1856年,英国、法国、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由于没有护士且医疗条件恶劣,英国的参战士兵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主动申请担任战地护士,对伤员进行认真护理。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2%。1860年,南丁格尔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困地区的护士学校,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1907年,国际红十字组织设立南丁格尔奖,表彰在护理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护士。中国已有百名护士获得该奖项。南丁格尔对医疗护理的卓越贡献说明,护士工作十分重要,应该坚决抛弃“重医疗、轻护理”的错误观念,改变目前护士工作的落后状况,促进保健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P2P官方“宣判”来了!明确四大处置方向】

  来源:券商中国

  近日,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了加快网络借贷机构分类处置工作推进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全面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形势。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会议明确,下一阶段要坚定持续推进行业风险出清,将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风险、多措并举支持和推动机构良性退出或平稳转型作为重点,切实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维护各地经济金融和社会政治稳定。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明确了网贷机构处置的最新方向:1、下一步工作要坚定以退出为主要方向,压实股东、平台的责任,推动大多数机构良性退出,有计划、分步骤限期停止业务增量。 2、支持机构平稳转型,引导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有良好金融科技基础和一定股东实力的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 3、对于极少数具有较强资本实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机构,可以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 4、对于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要加大打击力度。

  点评:从有关监管当局的决定看,大部分P2P将退出市场。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P2P的前世今生。从金融含义看,P2P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30多年前,P2P问世,本不是提供金融服务,而是进行知识生产。最典型的例证是诞生于1995年的维基(wiki)百科,它比世界最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的内容更多,准确程度更高。它的编写完全由个人独立进行,没有统一的编辑组织,更没有编辑,连主编都没有。每个人都可以编写词条,也可以修改词条。只是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更重要的是,参与者只是尽义务,并无报酬可得。因此这种点对点的合作没有利益瓜葛。把作为知识生产方式的P2P嫁接到金融业,违背了P2P免费的初衷,作为金融产品的P2P,它必须赚钱。那么,点对点从思维对思维变为利益对利益,即钱对钱。保障每个参与者的利益成为P2P金融运行的首要条件。P2P金融本来就先天不足,加上没有规范,运行难以为继,退出市场也是必然的。

  (编写:许瑶佳 点评:侯若石)(中新经纬APP)

  《点石成金》第223期。本栏目嘉宾观点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邓健)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