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谭雅玲:人民币仍存贬值压力

2019-11-06 16:45:4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6日电 题:《谭雅玲:人民币仍存贬值压力》

  作者 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11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080,上调305点,创8月8日以来新高,创6月21日以来最大升幅。人民币升值引起很大关注。从年初至今人民币走势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尚未改变,待发酵的数据与事件还将推进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升值理由不足

  从几个阶段梳理来看,人民币升值理由并不充足。第一,人民币汇率在年初时是6.8620元,与当前比较,人民币走势依然是贬值。第二,从4月18日开启贬值时人民币汇率为6.7090元,到目前贬值幅度为4.48%;人民币处于7元边口,并未改变人民币整体偏贬值的趋势。第三,市场所关注的人民币升值,是基于当前汇率与9月3日7.1863元的低点相比较。

  人民币汇率是对外交往价值反映与价格权衡的结果。人民币与美元关联紧密是当前人民币升值的焦点所在。9月3日人民币贬值至7.1863元,相比较美元指数为98.9660点,随后美元一路上行至10月1日的99.6659点,期间人民币与美元正相关升值同步;随即美元从10月呈现下跌模式,10月全月贬值2%,但人民币升值继续发挥,人民币与美元反相关的背离明显。这其中的变化值得关注。

  人民币被动升值不利于外贸

  除汇率水平外,我们更应该关注与汇率紧密联系的外贸形势。7-9月,人民币汇率波动,中国外贸形势失衡凸显;其中,中国出口金额7月当月同比增长10.3%,8月增长2.6%,9月增长-0.7%;相同时期,进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长分别为0.4%、-2.6%和-6.2%。反观美国,美国商务部11月5日数据显示,因经济放缓带来冲击,美国9月进出口出现下降。9月,美国汽车、手机、玩具和游戏等进口量下降,但其食品、饲料和饮料的出口量同样减少;此外,美国石油贸易取得2520万美元的盈余,为1978年来首次;受此影响,美国9月贸易逆差下降4.7%至525亿美元,美国诉求得以发挥。此外,美国10月ISM服务业活动指数从9月份的52.6%攀升至54.7%。该指数高于50%显示美国服务业继续扩张。

  通过上述中国贸易形势的数据比较不难看出,此阶段人民币升值无论对进口还是出口都不是积极效应,人民币被动升值值得警惕。一方面,出口将面临汇兑损失;另一方面,进口将面临被动局面,企业购汇锁汇规划面临两难。更值得警惕的是进口价格上涨存在推高国内通胀的可能。当前,中国的实际经济需求和技术周期修复依然需要人民币双边波动,以稳为主,偏向贬值。

  海外做空人民币力量仍未消除

  人民币被贬值和被做空的预期存在。人民币存在被设计为投机标的的可能。一方面,去年人民币幸免于新兴市场货币炒作潮,今年可能被囤积力量打击;另一方面,今年中国开放力度加大,投机可用空间与条件宽泛。

  今年以来,中国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对外开放举措,这些政策都极大地提升了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投资便利化程度,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增多,外资的直接投资规模也有所扩大。当前世界经济增速下降、国际贸易萎缩、国际竞争加剧,资产价值与资金价格博弈白热化凸显,发展中国家资产价值存在问题,以上问题会加剧投机货币炒作,海外做空人民币力量依然难以消除。

  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

  目前市场的三大焦点就是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降息以及美元走势对全球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但市场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存在偏颇。美元贬值仍是美国国家基本策略,经济衰退的预期与美联储降息的炒作就是美元寻求贬值的重要抓手。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仍存不确定性,近3次降息的目的更多是主动防御,加之美联储已经调动多种货币工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依然认为美国经济良好,并未定论需要进一步降息的政策。

  因此,预计至年底,美元指数最理想的状态是跌回95甚至更低的92点水平,货币组合以及商品的搭配将会扶助美元贬值;但也存在不确定性,阻力因素很大,美元的变化值得关注。此外,欧系货币依然不能有效反弹,未来不排除美元会进一步升值为未来快速贬值做铺垫,但空间有限。美元走势直接牵制人民币水平,未来人民币仍需要重点防御做空力量。从基本面看,虽然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降至6%依然符合区间水平,且减速增质也是中国政策的初衷;但中国经济调整压力仍在,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紧张,由此导致实体、贸易不振而短期投机资本增多;随着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加强,资本流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全球金融不稳定性可能上升,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尤其是监管部门在推动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对开放中资本异常流动的监测,完善微观管理体系,为人民币保驾护航服务企业发展作保障。(中新经纬APP)

谭雅玲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邓健)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