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临时提额、分期免息、满减补贴……消费金融扮演“双11”花式剁手磨刀石

2019-11-10 11:45:57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10日电(魏薇)“双11”已经进入倒计时,一场消费狂欢近在眼前。从2009年的5000万元飙升至2018年的3143亿元,“双11”全网交易额翻了6286倍,消费金融在背后立下了汗马功劳。电商系金融平台、各大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推出的临时提额、分期免息、满减补贴等活动,为消费者“剁手”大开便利之门。

  “双11”购物 来源:中新经纬 吴一尘摄

  提前打响提额、分期免息战

  临时提额、分期免息、满减补贴是消费金融在双11和618大促惯常使用的“三板斧”。

  中新经纬记者在支付宝“花呗”界面看到,分期免息、购物立减等活动页面已经挂出,与往年双11类似,花呗也推出了临时提额活动(仅限淘宝、天猫、飞猪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提额有效期仅11月10日23:30至11月12日0:30分,比往年有效期缩短。

  花呗双11临时额度 来源:支付宝截图

  此外,近期花呗新增了支持“多个账户开通花呗”的功能。蚂蚁金服客服表示,为满足用户需求,在当前完成实名认证情况下,一个身份证最多可开通3个花呗,实际能否开通,会由系统综合评估,以前台开通页面展示为准。

  支付宝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之前许多用户一口气注册了不同的支付宝账户,包括主账户、子账户。一直以来花呗只在主账户为大家提供服务,在这期间,支付宝收到很多用户来电,询问自己的子账户是否可以使用花呗。于是支付宝决定试运行开通子账户花呗功能,希望能以此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不过,想要通过多开花呗账户大额提额的用户可能要失望了,据网友反馈,在已有一个花呗账户的情况下,新开通的花呗额度仅50元到几百元不等。支付宝方面表示,此次新功能并不是为了刺激消费,仅是为了方便消费者使用。

  另一大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京东金融也推出了“白条免息购”活动,最高可24期免息。此外,京东金融还与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在借记卡、信用卡支付方面推出满减优惠、随机立减、权益兑换等活动。

  苏宁金融的“任性付”同样也主打“免息”,部分产品有6期、24期专属免息。同时,苏宁金融推出了“任性贷”,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消费分期和信用贷款两类服务,最高额度30万。

  除了电商巨头,银行也将目光聚焦“双11”这块消费金融蛋糕。银行主打的消费金融产品是信用卡,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除了参与到线上电商平台大促活动,同时也在发力线下消费场景,推出积分翻倍、抽现金红包、费率优惠等活动。

  如“双11”当天通过支付宝渠道刷建设银行信用卡可获10倍积分,最高上限5万积分;在网购消费刷广发银行信用卡单笔满399元可抽刷卡金;此外,交通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北京农商行等银行都推出了消费积分翻倍活动。

  报告称消费金融仍有五年以上高速成长期

  “在消费信贷领域,由于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电商旗下的金融平台、银行和消费金融机构都在争先恐后发力‘双11’,用来加大获客及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经济学家宋清辉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

  尽管各大金融机构使出十八般武艺鼓励用户使用,不过有研究数据显示,消费金融现在仍处于一片蓝海。

  易观智库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时间仍然不长,消费信贷余额占GDP12.5%的比例相比美国19.6%的比例仍然不高。易观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尚处于市场启动期。

  今年9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发达国家80%以上成年人可从银行获得消费金融服务,我国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传统信贷模式授信成本过高、征信缺失,限制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长尾人群。

  上述《报告》预测,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仍会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长期,预计表内消费金融占总信贷规模有可能突破25%以上。

  专家:机构应合理授信 消费者应理性消费

  有种痛叫做“花钱一时爽,还款两行泪”。不少消费者在消费金融杠杆放大的情况下,也养成了花钱大手大小的习惯,直到还款时才发现捉襟见肘。甚至有消费者在多个平台借贷,陷入到“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境地。

  “多头借贷用户的信贷逾期风险是普通客户的3到4倍,贷款申请者每多申请一家机构,违约的概率就上升20%。”招银前海金融在研究报告中指出。

  近日,蚂蚁金服发布了《消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认为,消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防范金融风险。

  “双11”的消费高峰带来了消费金融的需求高峰,针对消费金融市场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倡议》建议,消费金融机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防范金融风险为重点,做到授信克制、利率适当、数据安全、贷后管理文明、持牌经营、独立风控、拒绝兜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曾表示,消费金融要兼顾商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消费金融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即从市场有什么消费需求就提供什么金融产品,变成引导服务实体,通过创新支持理性消费、健康消费,金融不仅要挣钱,有商业责任,还要强调社会责任,这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凯对中新经纬客户端介绍,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双11”最大的挑战是短期内巨大的成交量对风控、运营、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可能出现的售后、退货退款等相关问题。

  张凯也提醒消费者,应当注意金融机构消费分期产品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以及还款期限、还款日期和利息利率等方面的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合理借贷、控制杠杆。(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王永乐)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