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原创>>正文

李迅雷:超预期举措能否扭转“预期转弱”?

2021-12-23 14:53:57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2月23日电 题:超预期举措能否扭转“预期转弱”?

  作者 李迅雷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是否意味着2022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较大的压力?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就可以实现稳增长的目标?

  房地产的回落靠基建来弥补?

  所谓需求,既有内需,即投资和消费,也有外需,即出口。此三项构成推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过去两年,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最显著,得益于中国疫情的良好控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的情况下,中国出口表现较好。

  出口是反映外需的主要指标,从2020年到2021年,中国的出口增速均大超预期,原因在于中国疫情控制得较好,使中国企业有能力接收从海外其他新兴经济体转来的大量订单。在经历了两年疫情之后,如果2022年的疫情有所好转,其他新兴经济体获得订单能力提升,那么对出口恐怕就不能更加乐观了。消费与居民收入有关,尤其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速相关性更大。2022年中国或会出台一些鼓励消费的政策,但这一方面对社会零售的整体拉动作用有限,另一方面也难以持久。

  因此,2022年最大的能够掌控的变量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根据梳理,三者约占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额的80%左右,其中制造业投资在30%左右,房地产投资在25%-30%之间,基建投资在20%左右。

  假设2022年制造业的投资份额基本不变,而房地产受周期性拐点的影响而回落。那么,基建投资需要提高多少增速来弥补房地产投资的负增长呢?根据我们房地产行业分析师的估算,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上半年维持4.0%左右,下半年或大幅下行至-10.1%,全年增速约为-3.3%。假设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达到3.5%,制造业及其他投资增速均同步增长,则基建投资增速大约要达到14%才能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5%的增长,这一目标显然很难实现,故还得要让制造业投资增速超过3.5%,或者在稳房价、促进房地产投资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

  政府在基建投资中的贡献率

  由于数据统计口径原因,政府资金在基建中的占比很难完全拆解清晰,市场观点也并不一致,我们采用了两个口径,一是狭义口径,完全按照基建资金来源中的预算内资金来计算,这部分估计占比在20%左右;二是广义口径,把基建资金中非民间投资的部分都包括在内,就是包含了来自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资金,占比大概不到80%。

  我们发现,2003年以来,政府(狭义)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不断上升,这可能与这些年来基建投资的回报率下降有关。在过去三年卖方分析师对基建投资增速的预测中,普遍都存在高估现象。当基建投资主要靠政府来拉动时,则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势必会上升。2022年若要让基建投资大幅增长,则地方政府的杠杆率水平就得大幅提升。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比较,发现美国在基建投资中,来自政府部门的投资约占GDP的1%左右,而中国占比(狭义)为3.3%左右,说明中国政府部门对基建投资的投入幅度已经较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2022年拉动基建投资增速是必须的,但预计仍然弥补不了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因此,2022年还应在“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方面加大力度。

  仅仅靠宽松政策还不足以扭转

  “预期转弱”的出现很正常,例如,受疫情影响,旅游出行、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的需求下降;又如,由于经济增速下降使得预期投资回报率下降,那么,投资意愿也会下降。总之,无论是疫情导致的非正常性因素,还是经济在经历长期高增长之后出现的自然回落,都会导致“预期转弱”现象。

  当今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预期管理,例如,美联储的每次议息会议都会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这有利于引导投资,避免出现资产泡沫与流动性危机。中国近年来的政策导向也非常重视预期管理。

  2021年是中国多项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举措集中出台之年,如反垄断、“双碳”目标、教育上的“双减”政策、第三次分配等,如何正确解读这些举措,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加强预期管理,引导企业和居民部门正确理解政策,不要发生预期混乱。

  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国际外循环方面受到“供给冲击”,在内循环方面也面临一定的不畅。这需要通过扩大民企投资和鼓励居民消费来顺畅内循环。因此,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应推出一些“超预期”的举措,可以更好地改变预期转弱的局面。

  供给冲击更多是由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属于短期因素,今后随着疫情的好转,自然会改观。但预期转弱是内在原因,除了通过政策来改变预期外,还可以深入分析哪些预期将有利于促进消费,哪些预期将有利于促进投资,哪些预期有利于增强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信心,有利于构筑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大底。如果了解清楚了,就可以对症下药、顺势而为,从而使得预期“转强”。(摘编自微信公众号lixunlei0722)(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付健青)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