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黄益平: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2020-12-25 17:49:04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25日电 题:《黄益平: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作者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为什么各国央行都在研发数字货币?

  为什么当前全球大多数央行都在研发央行数字货币(CBDC)?这件事大概可以追溯到2009年前后。当时国际市场对于美元的可持续性和权威性都产生了怀疑,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比特币的繁荣。

  不过,在比特币诞生以后,各国央行并未大力推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觉得比特币缺乏内在价值,很难真正发挥货币的功能。各国央行普遍开始关注、研发CBDC,是在2019年6月18日脸书发布天秤币(Libra)的白皮书之后。

  各国央行大力推进CBDC研发的原因可能很多,用最简单的一个词总结就是“竞争压力”,具体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与市场竞争。如果不能较快推出CBDC,将来就有可能受到比特币和Libra等民间数字货币的影响。尤其是Libra作为稳定币,具备两大明显的优势,其一是Libra以主权货币作为基础的价值支持,因此是有内在价值的;其二是Libra一经推出就可能成为国际支付与国际货币,这会对各国造成较大的压力,主要体现在Libra对各国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对于主权货币地位的冲击。

  第二个层面的竞争主要是在各国央行之间。在大多数国家的央行都在努力推行CBDC的条件下,任何一国都不愿意缺席这样一场潜在的竞争。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国际储备体系都是以美元为主导,而现在国际市场对美元的长期地位产生了怀疑,如果接下来有一种数字货币被成功推行成为新的国际货币,那么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许会就此诞生。因而各主要央行都不愿意缺席这样一场竞争。

  央行数字货币的短期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功能就是支付,替代交易中的现金,并通过双层体制来发行。货币具有支付、定价和储值三大功能,实际上数字货币能够直接发挥的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支付功能,过去我们称其为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从短期看,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对经济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于现有支付手段的影响。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非常发达的移动支付手段,比如支付宝、微信。央行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工具的主要差异就是,是由央行发行的,具有“法偿性”,安全性更好一些。另外,央行数字货币的普惠性也可能更强一些,是零成本支付,起码对老百姓来说是零成本。央行数字货币更安全、更快捷、成本更低,还可以离线支付,所以很有可能会对现有的支付手段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替代弹性到底有多大,还需要观察。(2)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央行在设计数字货币时已经注意要尽力避免对银行产生脱媒的冲击,让钱依旧留在银行,只是替代流通中的一部分现金。然而数字货币会如何影响商业银行,其实还不知道。如果考虑到平时的支付习惯,以及银行的活期存款基本上没有利息收入这个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银行活期存款转移至数字钱包的情形,是可以想象的,现在不清楚的只是程度问题。

  央行数字货币的中长期影响

  从更为长期的视角来看,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对经济与金融产生什么影响?这个问题不太好分析,因为还没有发生,也缺乏参照系,所以只能做一些猜想。

  第一,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及数字金融的业态。中国现在已经有一个庞大的数字金融体系,包括移动支付、大型科技信贷和线上投资等,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大科技平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作为支撑,其中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大部分业务来说,移动支付相当于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发挥了积累数字足迹和形成大数据的功能。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未来的数字货币钱包会变得更加多样化,这有可能会导致每个钱包所能收集到的数据都只是完整数据的一部分。举例来说,我现在使用某支付工具,对方可能完整地获得与交易平行的资金链条信息,但将来我用它购买商品,很可能央行数字货币就付到了对方工商银行数字钱包。在这笔交易完成以后,两边都只获得一部分而不是完整的数据。这是否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相关数字金融业务的发展?在这个新的支付体系中,央行或许是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大数据的机构,这一定会对大数据分析和数字金融业态产生影响。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只能在实践中观察。

  第二,货币政策的工具、中介目标与传导机制。未来对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定义可能会发生改变。老百姓和机构持有的钱是存放在银行还是存放在数字钱包,抑或直接投资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这样M2的含义可能就发生改变了,这也会影响将来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需要支持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微企业,但事实上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手段将定向的货币政策落实到微观层面,但将来数字钱包普遍落地之后,央行就有可能直接为中小微企业和居民提供流动性支持,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就成为可能。一旦这一设想成为现实,货币政策的形态会不会就此改变了呢?货币政策到底是宏观层面的,还是微观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界限是不是还像现在这般清晰?

  再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央行数字货币落地之后,完全意义上的匿名也许就不复存在了,这将有可能解决过去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反洗钱、反腐败工作的推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央行数字货币也许有利于维持金融稳定。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技术永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过程中很难完全排除出现新的风险、新的漏洞的可能性,这一点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最后,央行数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本身需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机制、制度作为支持,货币数字化并不意味着它自然就成为国际货币。但在央行数字货币落地之后,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央行数字货币是否有利于推动跨境贸易、跨境结算和跨境投融资。过去使用实物货币,现在使用数字货币,这样会不会更加方便一些,这是值得观察的。(2)过去我们认为货币不可兑换,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现有的监管政策和现有的金融体系的情况下,将人民币拿到美国无法兑换美元,因为没有地方可兑换。但将来在数字人民币全面落地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它带到国外去。如果在一些国家的老百姓和企业愿意使用,是否就意味着存在局部范围内实现兑换的可能性?如果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么也许将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会产生一些改变。(本文据黄益平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20期)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中新经纬APP)

  黄益平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王永乐)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