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坑酸菜横行只因罚得轻?真相是……
中新经纬 | 2022-03-16 20:48:34

  中新经纬3月16日电 (闫淑鑫 雷宗润)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土坑酸菜。在湖南插旗菜业,标准化腌制池腌制的酸菜用来出口,被工人光着脚踩来踩去的土坑酸菜,用来卖给国内的消费者。网友直呼,“没良心的企业家,自己人坑自己人”。

  湖南插旗菜业方面的解释却是,“国内的产品,你到了消费者手里面,里面有一点树叶,有一点纤维,顶多罚你一千(元)两千(元),这个如果到国外去了,至少是罚十万(元)。”

  食品中有异物,国外至少罚十万,国内却只罚一两千?国内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真的这么轻吗?又是如何规定的?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向中新经纬介绍,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生产经营污秽不洁、混有异物等相关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生产者或者经营者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前述生产负责人说的‘顶多罚你一千(元)两千(元)’,应该说的是这个。”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表示。

  不过,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中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标准、处罚措施等的确较为宽松。“2010年底,德国曾发生持续数月的鸡饲料致癌事件,光民事赔偿金额每周就高达4000万至6000万欧元,足以让肇事者破产。”李旻举例。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指出,近几年,中国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对比国外,企业违规、违法成本仍然较低,“在国外,企业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当地监管部门甚至会把它罚到倾家荡产,相对而言,国内的处罚力度还是较小,以至于部分企业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应该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中新经纬注意到,近两年,在全国两会上,有不少关于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呼声。2021年,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机水轮机装配工崔兴国曾建议,要像抓醉驾一样严抓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失信行为成本。他认为,国内食品安全失信行为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厂家失信牟取的利润和失信成本不对等。

  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锦春也建议出台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明确惩罚性赔偿适用条件。“社会各界迫切希望在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刑事打击、行政处罚的同时,充分发挥民事公益诉讼的追责功能,通过对侵权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加大其违法成本,对侵权人及潜在违法者产生震慑与警示作用。”郑锦春称。

  事实上,2019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其中就已经加大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力度,首次确立了“双罚制”,也就是除处罚违法企业外,还规定了对单位违法情形下的个人罚款处罚,最高可处以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0倍罚款,该条例也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法”。

  “在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监管标准不一致,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中国人口数量多、食品需求大,食品安全监管压力大。国家可以适当提高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过更重要的是提高监管力度,监管到位才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李旻表示。(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责任编辑:吴晓薇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成都:确认多收取的燃气费将责成企业全额退款
  • 全国多地启动燃气表、水表等计量器具检查
  • V观财报|迪安诊断2023年净利降近八成,第四季度亏超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