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昌能: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面临挑战
中新经纬 | 2022-04-17 14:04:01

  中新经纬4月17日电题: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面临挑战

  作者宣昌能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8年秋天,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的关头,G20从部长级会议升级为国家领导人峰会,同年11月于华盛顿举行第一次、2009年4月于伦敦举行第二次G20峰会。第11次G20峰会于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在历次峰会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就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通过多项举措和协同合作应对金融危机,有效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随着金融危机逐渐缓和,G20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重点从危机应对转向中长期改革。在G20推动下,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FSF)改称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从一个发达经济体为主的像俱乐部一样的议事性论坛,扩展为由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组成的国际标准制定组织,为全球金融体系改革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建议和金融监管标准。巴塞尔委员会也相应扩容,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以及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加入了巴塞尔委员会,其多边性和代表性都得到了提升。在G20机制推动下,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监管国际规则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出台额外监管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大而不能倒”问题,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更加有效。

  在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完善、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等方面,金融稳定理事会和扩容后的巴塞尔委员会功不可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经济一度“骤停”,市场一度剧烈波动,但全球金融体系经受住了疫情的挑战,没有发生大的危机,顺利通过了这次现实场景下的压力测试。这表明,经过G20领导下各国的共同努力,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明显提高。

  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出台的一系列重要的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改革举措,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比如存款保险制度出台,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生效;每年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对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总损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absorbing Capacity,TLAC)的要求;对银行保险机构进行恢复和处置计划提出要求,监管机构定期要求审定几大银行制定的恢复和处置计划等;以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出台等。这些金融改革举措也是立足于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进展。

  回顾过去十几年,G20机制在危机中诞生,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中担负了秩序稳定者和改革先行者的使命,发挥了反思金融危机根源、建设长效治理机制的重要作用。G20是一个顺应全球化、推动全球化、支持多边化的机制,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应当维护好、运转好这个机制。G20发挥作用的这些年,也是中国和美国经济金融合作最顺畅的时期之一,双方都表现出了冷静的头脑和专业的素养,在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多边经济金融问题上密切沟通、相向而行,促进了两国以及全球经贸、金融联系不断加深,增进了中美两国和全世界人民的福祉。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面临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但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平等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苗头,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是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利用经济金融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挑起经贸摩擦、将相互依赖当作武器的倾向有所抬头,以G20为代表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面临挑战。近期,全球地缘政治形势紧张,有关国家出台的制裁措施对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冲击,加剧了全球高通胀、供应链紧张、粮食短缺等不利局面,第三世界国家人民面临的困难尤其严重。而且,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在高通胀下加快调整,进一步加剧了高负债国家的偿债压力。

  全球经济金融治理面临新的挑战。G20的运作面临新的困难,将掣肘多国协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短期看,制裁发起国或有所获益,但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受到这种冲击之后,各国会开始反思潜在的风险并考虑替代方案,长期来说对制裁发起国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中国将坚持开放和践行多边主义

  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一直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中稳定性、建设性的力量。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推出经济刺激计划,拉动全球经济复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在努力抗击国内疫情的同时,大量出口、捐赠抗疫物资和疫苗,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发挥积极作用,展现大国担当。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面对去全球化和单边主义,我国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加快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维护稳定贡献建设性力量。(本文根据宣昌能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的讲话整理而成)(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责任编辑:杨京川

思想慧
汇集学者智慧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中国拟修法加大财务造假法律责任追究力度;不靠卖书,网红书店怎么赚钱?
  • 央行:长期国债收益率将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
  • V观财报|东方雨虹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近6亿回购实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