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直播>>正文

中新财经2021年会

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为深入宣传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共同为新一年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承办的“中新财经2021年会”于2021年12月29日至30日在京举行。邀请相关部委领导、经济学家及企业代表,研讨2022年中国与全球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新动能,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奋进力量。

图文滚动
会议流程
活动议程
(12月29日)
全场主持人:陈天浩
(一)主办方致欢迎辞(14:00-14:10)
陈陆军 中国新闻社社长
主持人:吴庆才 中国新闻网总编辑
(二)主旨演讲(14:10-15:15)
李毅中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
张军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主持人:吴庆才 中国新闻网总编辑
(三)“中新财经”品牌启动仪式(15:15-15:20)
发布人:
俞 岚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兼中国新闻网总裁
(四)圆桌对话
第一场主题:稳中求进与共同富裕(15:20-16:00)
吴 萨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
李 治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
白景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主持人:周锐 中新社经济部副主任兼国是研究院副院长
第二场主题:“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经济(16:00-16:40)
杨朝飞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原环保部总工程师
李纪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 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徐全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
主持人:王全宝 中新经纬执行总编辑
第三场主题: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经济(16:40-17:20)
杜 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
徐洪才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陈秋霖 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中国出版社副社长
主持人:陈 婧 国是直通车主笔
  • 直播君
    20:21:23
    主持人陈天浩:感谢各位嘉宾,今天的会议日程到此全部结束,明天中新财经2021年将进入到线上云峰会环节,明天线上不见不散,谢谢!
  • 直播君
    20:20:56
    陈婧:好的,三位的精彩观点我们已经记下来了,感谢三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我们分享了这么精彩的观点,相信在2022年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大健康产业将会迎来崭新的融合和重构,再次感谢三位。
  • 直播君
    20:20:21
    陈秋霖:我附议一下徐主任,我对互联网医疗一直是乐观主义者,我相信发展趋势是在那里的。但是你说什么样的投资最有价值?我觉得确实像杜校长说的,不要看企业说什么,关键是他提供的服务有没有真实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衡量两块:第一个是确实是消费者想要的,第二个是要节约社会成本的。现在养老社会也好,医疗领域也好,就怕费用太高,如果能节约社会成本,我相信一定会有前景的。
  • 直播君
    20:20:05
    陈婧:陈主任,您认为呢?
  • 直播君
    20:19:47
    徐洪才:我觉得还是智慧医疗,因为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提升了医疗健康服务的质量,过去我们从传统的那些方式里面,坦率地讲,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这里面需要一些技术的开发应用,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 直播君
    20:19:33
    陈婧:徐主任,想听听您的观点。
  • 直播君
    20:19:16
    杜鹏:我觉得不能光听企业的宣传,其实还是应该最关注人们愿意在哪里养老,所以资源还是要向家庭、向老人身边下沉,这样的企业才最有发展。
  • 直播君
    20:18:21
    陈婧:谢谢陈主任,因为时间有限,最后一个问题相信在座的各位都非常关注,想请三位分别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当下大健康产业最热点的投资领域是哪些?
  • 直播君
    20:17:53
    陈秋霖:第二个我觉得还有很多服务模式的创新没有被开发出来,比如遗嘱管理的问题、比如帮老年人处理遗物的问题等等,包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都在解决很多我们生活中其实是很棘手的,但是大家不愿意摊开在台面上详细去谈的东西,但是已经有人,一些年轻人,甚至不一定是完全年轻人,他去挖掘这样的机会,去做创新,所以我们也是期待像刚才徐主任说的,“银发经济”,推动老年消费,我觉得这些事情都需要通过创新解决。
  • 直播君
    20:16:46
    陈秋霖:我们也在观察为什么现在“银发经济”都说很火,实际上在推进过程中,比如健康,我经常说健康是很热,但是也很难说火起来,火的都是在医疗,整个“银发经济”里面更多谈到的还是养老这一块东西,但是实际上我们所理解的“银发经济”范围是很广的,我特别喜欢原来斯坦福一个教授谢德蓀写的一本书叫《重新定义创新》,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满足那些没有被满足的欲望。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老年人的很多需求我们是并不知道的,或者以前是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我们今天所提供的很多养老产品都不是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我们家有一个老年人,他说一句话:我想要的东西都找不到。但是如果去日本、德国看的话,有很多这方面的针对老年人的特性的产品,这些实际上未来是很大的市场空间。我经常说现在因为创新的人都没有足够老,所以我们也没有真正地去体验老年人的生活,可能我们也不愿意去体验老年人的生活,所以导致我们的产品不符合需求,这是一方面。
  • 直播君
    20:16:04
    陈婧:谢谢徐主任,正如您刚刚说的,政府要引领,社会资本要进入,技术应用要跟上。谢谢您。陈主任,之前在采访您的时候,我记得您谈到过,现在养老产业最缺的就是养老产品创新,今天在大健康的主题下,想请您展开谈一谈。
  • 直播君
    20:15:11
    徐洪才:因此未来相关的配套政策,您所讲到的房地产住房的问题,我觉得也需要方方面面的资源向这方面集中,也包括保险公司,还有其他的,像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一种做法,就是“倒按揭”,老年人没有闲余资金,但是养老缺口很大,需要提升品质,他可以把一套房抵押给金融机构,通过他未来有稳定的现金流,到了他最后离开人世的时候,正好钱也差不多花光了。这样可以更大范围地提升我们的养老服务质量,一句话,一言而蔽之就是要集合方方面面的力量,而其中政府要发挥引导引领作用。
  • 直播君
    20:14:54
    徐洪才:另外一方面就是市场的力量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有一些保险公司,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在养老地产方面投入了很多,但是还不够,一个是规模上还不够,另外一方面就是里面的硬件、软件的服务也还有待改进,因此未来要形成一个协同,要通过政策的引领、规划的引领,引导社会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到相关的产业里面,通过技术的,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比如说智慧养老,现在像互联网的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及应用在健康管理方面,不仅仅有病看病,或者早发现早治疗,而且大家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的健康管理,最高境界应该是“治未病”,要防患于未然,所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里面讲到未来到2030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有这种意识的人要达到好几个亿,整个的生活观念、行为的方式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
  • 直播君
    20:11:52
    徐洪才:前面我已经讲到了,就是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现在一个是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提升这个水平,在“十三五”期间我们有了相关的规划,“十四五”期间我们更加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涉及到供给这一块,有一些像保障性住房,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就是从整个的规划层面上,社区的养老,还有专业性的养老机构,多层次的养老体系的发展要配套,要多头并进。现在鼓励大家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但是配套的服务跟不上,所以相关的这些硬件和软件,这些服务的设施要进一步更新升级。在“十四五”规划里面也看到,重心要下沉,特别是县域经济、下沉市场的公共服务,像医疗卫生,还有社区里面的基本体育,健康所需要的一些设施要更新升级。
  • 直播君
    20:11:34
    陈婧:谢谢杜校长,您给保险企业提了非常好的建议。徐主任,其实我们都知道不能就养老来谈养老,住房、医疗等等一系列的政策都需要配套、都需要跟上,您认为如何全流程思考老龄化社会的住房政策呢?
  • 直播君
    20:11:22
    杜鹏:我还说三句话:一是刚需方面,谁能够提供长期照护的才能有长期的发展。二是谁能抓住现在健康的、低龄的老年人,谁才有发展。三是谁能够把中国的这些优势结合起来,谁才能有发展,刚才两位也谈到互联网,其实互联网收集各种数据以后,你知道他的需求在哪儿,另外有很多的企业,包括这些公司,想提供服务,怎么能把它结合起来?现在互联网成功的都是能够把供需对接起来,而且更加经济,它比你到市场上购买还花钱少,匹配得更准确,谁能去做这个?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现在很多年轻的老人要出去旅游,他要养生,你可以看到互联网上看不到有面向他们的怎么去订房、哪里可以停车、周围有什么样的资源,虽然我们进入老龄社会已经20年了,其实没有人利用互联网关注这个领域,包括我们的一些健康的数据,怎么给他提供需求?那么多的体检做完了以后,一年就这一次,中间怎么去能够把它转化成一种服务?
  • 直播君
    20:10:00
    陈婧:谢谢陈主任的精彩发言。其实您刚刚提到一个关键词是“重塑”,在第一轮讨论完大健康产业的新机遇,第二轮我们就想谈一谈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杜校长,目前保险企业是盯上了老年人,但是进得来不够,还得留得下才行,在扎根养老社区等等各方面,您对这些险企有什么建议?
  • 直播君
    20:09:44
    陈秋霖:政策端更加明显,2018年国务院的意见出来以后,应该说我们做了很多的,至少政策上首次明确,我们国家是鼓励发展这个领域,新冠疫情来的以后,在疫情期间,2020年其实我们出台了系列的文件,包括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等出台了,包括国家发改委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我们要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在疫情当中互联网医疗所提供的服务被称之为抗疫第二战场,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2020年总书记有一个讲话非常重要,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重塑医药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我觉得从需求、供给、政策都在快速地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但是里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承认当前的互联网医疗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发展,还没有说达到理想的方式,所以未来还有很多可期待的。
  • 直播君
    20:05:17
    陈秋霖:无论是从需求侧、供给侧、政策端都得到明显地推进。从需求侧角度来讲,原来很多人都不太接受在网上看病,它靠不靠谱?但是因为疫情没办法,被迫体验一下,强制使用,被迫体验,后来发现还不错,所以我们从数据上看到,疫情当中整个互联网医疗的用户飞速增长,增长的速度太快了,但是我们原来也担心疫情结束以后,是不是大家就不用了呢?但是现在来看,疫情取得战略性成果以后,相对平稳以后,会发现用户还是比原来增长很多,说明确实用户黏性起来了,他还是相信这个东西的。从供给侧角度来讲,原来互联网医疗主要是平台企业或者有一些先见之明的院长在做一些尝试性探索,但是经过2018年国务院文件出台以后,这段时间快速地有了基础,疫情以后,大家全面推进了,大平台都布局,几乎所有的公立医院都在推动这项工作,这样使得供给端增加了很多。除了数量增长以外,我们特别关注互联网应用的深入,比如说我们看到好大夫在线,图文问诊,医生和患者在线上的互动次数从原来的只有三四次,到现在都是七八次,增长得非常明显的,这种服务的深度也在起来了。我们也看到很多更深的,可以看到行业里面现在用得很多的词叫严肃医疗,以前做的互联网医疗是轻问诊,可能都不算真正的医疗,很多医生都是不承认的,现在叫严肃医疗,很多大专家、大牌专家都在做互联网医疗的从业、探索。
  • 直播君
    20:02:49
    陈秋霖:正像主持人所说的,因为新冠疫情以后应该说对整个线上,不光是医疗,所有的线上行为,包括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推进。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会发现中国的互联网或者信息化的进程和疫情是一直密切相关的,上一轮高速的互联网发展其实就是“非典”以后,“非典”以后催生了很多大的电商平台。这次新冠疫情面积更大,因为比“非典”范围更大、影响更深。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互联网的发展也很快,应用上得到了快速推进,特别是在医疗,一个是原来发展不错,互联网应用已经做得不错了。第二个是在疫情当中可能有些东西是可免则免,比如我不旅游了、不出去了,但是医疗这个事情,第一,以前发展得并不是很快,因为全球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滞后于别的领域的发展,第二,不管疫情还是什么原因,该吃药还得吃药,该看病还得看病,不得不接触这样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疫情对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医疗确实是很重要的机遇,但是我们不希望有这个机遇,但是既然有这个危机以后,我们希望在这个危机里面找到对我们有所弥补的,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可能算一点小弥补。(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20:01:28
    陈婧:谢谢徐主任,就像您刚刚说的养老各方面的需求都扑面而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谢谢您的精彩发言。受疫情的影响,我们的医疗服务、健康产业其实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普通的民众都已经习惯了“互联网+医疗”的这种模式,比如说在网上线问诊或者开药等等,陈主任,您在这方面就很有发言权了,想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有请!
  • 直播君
    20:00:40
    徐洪才:“十四五”规划讲到内需是支撑经济增长的战略基点,从短期看,新的一年这种外部需求也是要收缩的,像即将过去的一年这种外贸的20%以上的超常规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回归常态化以后,大家看到外需的继续回落,内需持续疲弱,这中间存在一个缺口,怎么办?我们要开动脑筋,通过政策的创新,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引导资源流向升级性的、改善性的、消费结构调整的领域里面,特别是大健康。如果我们不能够充分地在这方面调集资源、做好准备的话,稳固未来的所谓高质量发展,我觉得可能要大打折扣,所以从宏观意义上讲现在是迫在眉睫,要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地,不是说没有政策,《健康中国2030》已经实施5年了,未来还有10年,另外在“十四五”规划里面也很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来的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觉得这些政策要加快落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未来几年很关键,如果不能妥善地解决好健康养老产业的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可能会受到影响。
  • 直播君
    19:49:58
    徐洪才:大家看到后疫情时代新的一年马上要开始了,实际上现在需求是偏弱的,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做了深刻的论述,就是三重压力之一其中就是需求减弱,但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消费。现在消费已经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从宏观上讲,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人均GDP去年超过了1.1万美元,今年可望超过1.2万美元,基本的日常物质消费可以得到满足了。下一步就是改善性的、升级型的消费需求在上升,我们经常讲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增长的追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显然这个美好生活我的理解不是说看谁挣的钱最多,不是看谁官最大,而是看谁最健康、活得最长,所以对健康的需求无止境。另一方面,看到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加快来临,刚才杜校长讲到未来几年60后人口高期,这一批人要加快退休了,所以现在我们基本上是在一个拐点的前夜,就是说我们从老龄化社会转向深度老龄化社会,很快就要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了,因此对未来的这种健康需求、养老的需求可以说是扑面而来,但是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坦率地讲。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9:49:30
    陈婧:谢谢杜校长。其实在看到养老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银发经济”蕴含的潜力,徐主任,我们经常听您对宏观经济的解读,每次都收获满满。这次想请您谈一谈大健康消费对中国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行稳2022起到什么作用?
  • 直播君
    19:49:11
    杜鹏:我觉得还是从三个新的角度去关注:第一,新理念。因为现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这些新理念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所以我们在讲到养老产业的时候,它不局限于光是老年人,健康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所以要拓展视野。第二,新结构。我们现在面对的老人,特别是从明年开始是1962年以后出生的,新的老年人里面不但是60-69岁的低龄老人占多数,同时他的健康状况、他的教育程度也在发生迅速的变化,所以你怎么能够抓住这样一个新的机遇,认识到这样一种结构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人数的增长。第三,新的政策要求。我觉得这个新的政策要求从11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里面明确地提出来,就是要把优质的养老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周边下沉,所以这样的一个方向也为我们的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直播君
    19:44:54
    陈婧:大家好,我是国是直通车陈婧。这个环节我们将聚焦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经济话题,就这个话题我们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中国出版社副社长陈秋霖进行对话,有请三位专家!第一轮想聚焦“机遇”这个关键词,第一个问题想提给杜校长,我们知道在所有的群体中,老年人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是最迫切的,杜校长,我们都知道您在老龄工作以及应对老龄化社会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所以想请教您,在您看来现阶段中国养老产业将迎来哪些新的机遇?(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9:43:51
    王全宝:谢谢徐总的分享,通过四位专家的思想碰撞,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要处理好四种关系:1.行政手段与市场的关系;2.效率与公平的;3.长期发展与短期经济之间的关系;4.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减碳实际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等多种因素交织的进程,最基础的还是科学,我们有没有减碳的效果就要依靠科学。据数据统计,我们减碳可能涉及万亿级别的投资,面对如此庞大的投资,我们要以经历理性以及及时剔除投资中的泡沫。总之,这个减碳既要轰轰烈烈,也要踏实认真,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应对气候变化,再次感谢四位专家的分享。接下来进行第三场圆桌对话,讨论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经济,陈婧主持,有请!
  • 直播君
    19:43:27
    徐全胜:这是永远的话题,确实为了把一个建筑变成两碳的,他要节能,还要产能,这和原来是不一样的,新产品,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一定要加上。其实它一定是能够平衡造价的,只是说我们这个钱按照什么年限来回收,同时这个钱的出处是在哪儿。就像你建了三峡大坝,那是最大的绿电产地,它可能已经“碳达峰”了,建造中消耗的碳,已经通过他的绿电实现了,达峰了,他可以源源不断疏散起来,对城市和建筑都是这个问题,只是时间。我也查了一下,1752年弗兰克发明了电,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商用发电机,1979年中国的电网全覆盖,那你修电站的钱,修高压线的钱,入户的钱,用户只花0.4元的电费,这是怎么平衡的?我认为,两碳作为城市尺度,应该按照这种模式来看它的性价比。
  • 直播君
    19:43:08
    王全宝:当前城市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大应用场景,要在绿色建造过程中,如何保证工程投入和价值产出的平衡?徐总请您介绍一下。
  • 直播君
    19:42:51
    王文:公平和效率问题非常重要,实际是下一轮低碳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平衡问题。回到李院长刚才讲的,与其培训企业家,不如培训官员,我公开写过文章的,我说全国要搞一次所有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县委班子全部要搞一场低碳发展的轮训,你不搞这个轮训,县里就乱搞,一到县里要么乱搞,要么不搞。乱搞就是你层层发文,最终全部关掉,排污、排放大户其实不是个人每天的日常生活,把你那个炉关掉干嘛?那个碳排放没有多少的,大户是在大的企业,大的书店,大的建筑,大的领域,大的交通里讲。回到公平效率,关键是决策者,尤其是地方决策者要有科学的评估,科学的核算。 1.科学的核算。你要知道自己的县所管辖的区域,到底碳资产有多少,碳排放有多少。很多县长、县委书记实际并不知道,一笔糊涂账。2.科学地约束。这个县有没有大的排放大户,那也要科学约束它。3.科学地激励,或科学地考核。地方上那个局的局长,相关局的负责人,怎么样激励他,怎么样考核他?总而言之,要做到碳排放的公平和效率平衡,难度要远远高于当时改革开放初期宏观政策上的公平和效率,可能更难,这是非常精巧和精细化科学规划。
  • 直播君
    19:42:13
    王全宝:李院长说得非常好,碳的价格实现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按照行业和地区来确定这个减碳目标和分类碳资源的,请问王文院长,我们在减碳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 直播君
    19:26:01
    李纪珍:我认为,对于当前企业来说,最核心的还是提高我们技术发展水平,看准未来的行业。举例,上世纪90年代,光伏发电一度电的成本是100美金,过了10年,2000年光伏发一度电10美金,2010年变成1美元,而2020年的今天,光伏发一度电成本不是10美分,而是1美分。而中国在光伏发电上的成本比欧盟、美国平均还要低27%左右。如果看到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政府又给予引导和政策上的补贴,同时企业真正发挥他自身的对于研发、创新方面的决心,我们相信,中国“双碳”是有更好的未来。当然,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光伏行业,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比如新能源,不但有光伏还有风,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要做好“双碳”,既要风还要光,风光“双碳”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还有储能,不论是电池储能,还是氨氢储能是我们企业未来就要做的。政府角度来说,我们做好新型电力系统,那都涉及到各方面治理的变革,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
  • 直播君
    19:24:30
    王全宝:就是要更多发挥市场性的机制。企业是市场机制最活跃的主体,也是“双碳”重要参与者之一,请问李院长,在“双碳”目标下,企业应该如何精准发力,寻找商机?(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9:23:58
    杨朝飞:这是发达国家在这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靠政府投入,后来出现问题之后,开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当然,市场机制是多样化的机制,比如电子电器产品的污染,你不能走另路,它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机制,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也就是说谁生产的电视机、手机、电冰箱、洗衣机谁回收,谁去处理。生产企业处理这些废弃物是有技术优势的,难度也比较小。另外可以逼迫企业进行生态设计。你说这电视机很多废物是可以资源化的,最大难点就是拆解难。现在你把责任压给他了,他搞生态拆解,一个汽车实际把几个螺丝钉一卸,橡胶可以分离,玻璃可以分离,塑料可以分离,钢铁可以分离,只要一分离出来全是资源。还有一些市场的措施,像押金制,塑料瓶、酸奶瓶、矿泉水瓶、农药瓶等等,通过押金制,让这些废物再回到生产的企业再去处理。市场的手段还是多样化的,像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租赁、抵押等等。所以,这个市场机制的受多元化,可以全方位地推动污染的治理,可以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污效果,这就给我们政府提出了挑战。为什么现在一刀切,运动式的减排容易呢?行政手段很简单,下个文,一测排污指标,你排污了,我现在就让你停产停工,你就停下来,很简单。但你要出台市场机制,要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要由很多部门去协调配合你的市场机制才能建立起来。
  • 直播君
    19:21:52
    杨朝飞:这个新的问题:第一政府负担不起了,第二政府投资效率是比较低的,第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厂又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比如垃圾焚烧厂资金不足,本来要求焚烧的温度要在800度、1000度以上,结果他钱不足,500-600度也烧垃圾,烧的结果产生大量的二噁英,二噁英又是强致癌物。第一个阶段政府投资之后,带来的问题带动了第二个阶段的改革,这在发达国家是靠市场的机制来进行污染的治理。这时候让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都变成一个市场的主体,我允许你收费,允许你在环保的市场中间合理地盈利。这样他处理的污水、垃圾越多,盈利也就越多,这样作为市场主体的治污企业就有这个积极性了。
  • 直播君
    19:20:42
    杨朝飞: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环境保护也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看发达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当然它对企业来讲是靠严格执法,让谁污染谁治理,逼着企业去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但更多的生活污染,像废水、废气、垃圾,生活的这些垃圾怎么办?当时在发达国家盛行一个口号,“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因为这个环境是公共产品,政府拿钱解决公共产品的问题,这好像是天经地义的,发达国家在解决生活污染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大量靠政府投入、投资,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等。投资越来越大,规模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是解决了少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确实改善了,但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 直播君
    19:19:55
    王全宝:感谢徐总的分享。介绍了之后,我们感觉离未来绿色建筑越来越近了。有机会给我们中新社的大楼绿色改造一下。“双碳”起步初期,制度创新非常重要,既要打好绿色基础,又要立足于长远,请问杨主席,从绿色经济发展来讲,在您看来,市场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市场能否起到重要的或者决定性的作用?国外的实践能否介绍一下?
  • 直播君
    19:19:36
    徐全胜:热回收,我们这些热空气有时候要排出去进行热交换,把热空气回收再利用到这儿。包括节能、节水的灯具以及我们已经应用了光伏发电,微风发电,建筑里风发电,而且直流送电,光储直流,也就是未来真正的建筑,一是节能减排,它还能产能,就像现在新能源车一样,能给城市反向充电。二是巨大的对建筑碳中和的支撑,就是中国的创新科技已经非常领先了,未来还要发展,2035年科技强国初步实现,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新型能源,高端制造业,材料,这些基础创新,通过制造业它会应用,其实落到建筑里是降维打击。这样就真正地可以说会给建筑两碳的实现给予很大的支持。这都是正向的因素。同时,确实也有瓶颈和困难。比如建筑还缺乏像手机、汽车、机床一样精细化的、一体化的设计,现在你们维护节能,灯泡的节能,灯泡也散热,产能、节水还没有统筹起来。移动建筑如果产能,搞规划的老师比较熟。建筑是属于中新社的,有产权证的,但出去可能属于市政管委的,绿色属于园林局的,道路可能是交管局的,怎么样把它统筹起来,这是需要建筑自身统筹,二是整体城市能源一体化统筹,从产能端传输到用能端统筹,也需要政策,这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瓶颈。
  • 直播君
    19:19:02
    徐全胜:有个具体数字给大家,我和我夫人两口人住在80平米的住宅里,一个成年人每天会排733克碳,这是一个美国的统计数字,一年一个成年人是270公斤。用碳汇的方法,中和嘛,和绿色、森林交换。一个成年的,十年的树一年吸收的碳是22公斤,这样我们两个人一年会排放540公斤二氧化碳,这样就需要大约25棵树来把540公斤吸收掉,25棵树占地一亩或一千平米左右,这是末端。建筑其实是城市的末端,也是能源消耗的末端,“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概念呢?中国在这个阶段提出来,实现上咱们还是有信心的,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在这些垂直领域里,这么多年,很多技术已经应用到成熟了,比如超低能耗,我们做了龙湖的、高碑店的列车新城,用节能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把这个建筑的能耗降到1/10左右。可以折合成数字,每平米增加1500元,用130平米的三居室,每个采暖季会节约折合成电5000度;平均到0.5元的电费,2500元。这是用节能的技术。
  • 直播君
    19:18:30
    徐全胜:想从最末端,“碳达峰”“碳中和”两个最末端说一下,一是企业,二是建筑设计院,是设计师,这里很多都是我的甲方,像李纪珍李院长,清华经管学院的新楼今年刚竣工,是我们设计的;人大的通州校区是我们参与设计,北大的光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都是做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干什么呢?就是有个红线,比如中新社有个围墙,围墙里它的景观、市政、建筑、室内,我们都负责设计,实际是很具体的。建筑应该是两碳的末端,落到最后,它要实践,要真正在建筑排碳,也要减碳。比如说咱们中新社一个大学毕业生22岁,如果来这儿工作38年,60岁毕业(退休),他排了多少碳?减了多少碳?包括建筑运维,每天水电气热和使用纸张,都是很具体的。(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9:16:59
    王全宝:感谢王文院长的分享,给我们提出了“三个高效”“三个主义”。我们把“双碳”再缩小一下,讲到建筑行业。接下来有请徐全胜徐总和我们分享一下,徐总有很多标志性的建筑,比如在北京电视中心,北京宏基中心,你在绿色建筑方面有很多实践,和我们分享一下?
  • 直播君
    19:16:21
    王文:总体上来看,从金融角度无非就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资源配置,所以我觉得2022年“双碳”目标还是回归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讲的,要科学,还是回到党中央、国务院讲的,要全面、完整、准确去贯彻新发展格局,全面、准确、完整,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觉得2022年低碳经济仍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一年,但是更重要的要做到科学的发展。
  • 直播君
    19:15:26
    王文:如果说中国有介绍说多年研究碳中和的,千万小心,有可能这个人是骗子,因为在中国极少有存在多年研究碳中和的专家。碳中和这个词什么时候才有的?1997年的时候人类才出现了碳中和这个词的理念和看法,这个词才被发明,是一个英国人发明的,美国人把它推广的。什么时候进入到英文辞典的?2007年才进入到英文辞典,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碳中和”这个词,所以哪有多年?英文辞典有这个词才不过十多年,什么时候中国人才开始严肃地研究碳中和的学术论文?其实不过是几年,我敢说在去年的9月22号总书记讲碳中和2060之前,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没听说过什么叫碳中和。主持人问的问题就出现了,什么是难点?难点就是不了解,难点就是一窝蜂,难点就是不科学,难点就是太着急。碳中和2060还有40年,碳达峰2030年还有9年,不要太着急,不能一蹴而就,怎么办?要科学考核、科学激励、科学防范、科学分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用了一个很重要的词就是“科学”。
  • 直播君
    19:12:44
    王文:非常感谢中新社邀请,碳中和这个词,目前“双碳”目标最大的难度,金融实际上不是最大的难度,坦率讲金融业过去一年来投入到“双碳”目标的发展非常踊跃,我用三个高效来形容:第一个高效,我觉得“双碳”目标是中国多少年来最高效地完成了顶层设计的这么一项政策,怎么高效?去年9月份总书记第一次提出碳中和2060,今年2月份低碳循环经济的国务院指导意见出来了,今年5月26号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央领导小组成立了,今年一周年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发了《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格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文件都出来了,今年10月26号国务院《关于2030年碳达峰的相关工作方案》也出来了,短短一年时间整套顶层设计全部完成,有哪一项战略政策这么快完成的,碳达峰一年就完成,多快啊?高效,极其高效。第二个高效是金融非常高效,绿色金融,社会融资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百分之三十几的增长,不是金融业没感兴趣,金融业是一窝蜂往前走。第三个高效是全民社会动员的高效,过去一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每天都有碳中和的相关研讨会。(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9:10:06
    王全宝:感谢李院长的介绍。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企业家非常重视去经管学院学习关于“双碳”方面的知识。绿色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的推动,尤其是绿色金融。人大重阳研究院的王院长应该感受比较深,您能否给我们从金融角度介绍一下?
  • 直播君
    19:09:44
    李纪珍:对我们来说,我们把优秀的企业家召集到一个班上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感受到一些痛点,其中之一的痛点就是给他们上什么课、什么样的老师给他们上什么样的课,我们目前的感觉,即使清华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我们经管学院在今年5月份跟别的机构合作做了一个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把我们国家碳中和相关的比较优秀的有影响立的人士都纳入这个论坛里面,我们仍然感觉到培养人才上目前还存在很多的痛点。之所以我们从培训项目开始做起,而没有从学位项目做起,学位项目要涉及整个的培养体系,更难、更慢,虽然清华现在已经开始准备,2022年正式启动,从现有的这些硕士生当中选取一部分人进行这方面的学习,进行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我们还是有一个感觉,这方面我们存在着,无论是从师资、从研究、从整个体系的构建,都存在着很多的痛点。所以我觉得需要我们全社会真的是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我们说的共同构建一个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的目标。
  • 直播君
    19:08:39
    李纪珍:在学校也经常跟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说要改变观念,告诉一些人,也许你以前可能更多的是开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未来挤挤公交车、坐坐地铁就是践行“双碳”战略的很好的实际行动。但是实际上我们还是发现,真的要培养人才还是有非常多的问题,这就是刚才为什么李部长、很多人讲的,过去这些日子,因为拉闸限电的现象,其实还是跟我们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发展的规律,或者怎么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是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所以很多机构都在说人才培养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此我所在的清华经管学院就开启了中国“碳索家”培训项目,“碳索家”是“双碳”的“碳”,跟我们一般理解的“探索”的“探”不是太一样的,但是我们借用了这个名字。
  • 直播君
    19:07:04
    李纪珍:谢谢主持人,“双碳”目标现在在我们国家来说,其实不但是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其实也是我们,就像杨主席刚才讲的建立“美丽中国”或者是“生态中国”未来的有力推进点。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在我们观念转变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碳达峰、碳中和对企业界、企业家来说、对政府部门来说,甚至对像我这样的高校机构来说,无论从产业变革还是从整个社会的治理体系,乃至于做人才培养的机构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所以在过去的这些年,其实我们也在学校里面进行非常多的人才培养,就像你刚才说的,希望结合所在的领域。(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9:06:00
    王全宝:谢谢杨主席的发言。转型最主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我想清华经管副院长李纪珍教授应该是感触比较深,从教育角度您能不能谈一下。
  • 直播君
    19:05:42
    杨朝飞:从世界经济转型的时期可以看,环境保护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要保护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消费,同时还要倒逼经济的转型,通过立法提高环境的标准,制止违法排污行为,让企业做到达标排放,这样的话可以帮助企业:第一,遵纪守法,达标排放。第二,淘汰污染严重的设备和技术,把落后的都淘汰掉,然后逐步用一些先进的技术代替,这样的话通过倒逼可以使经济加快转型。但是在这个时期,环保的倒逼要把握好节奏,要让它有序倒逼。刚才李部长讲的,像现在社会批评的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减排,实际上就有点过急过猛,经济转型条件还不太成熟,这个时候过急过猛很多企业就会停工停产,甚至倒闭,失业增加等等,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讲环境保护可以倒逼经济转型,绿色发展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但是我们在倒逼的过程中间一定要是一种有序的、守法的,再一个就是逐步推进,做好这个工作我想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处理好了,绿色发展就可以实现目标了。
  • 直播君
    18:50:40
    杨朝飞:刚才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环境问题的产生是随发展而产生,环境问题的加重也是随发展而加重,最终环境问题的解决也随发展问题而解决。在发展的两端我们可以看,起始端肯定是粗放的发展,而粗放的发展规模越大环境问题就越尖锐,包括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的破坏问题,也包括碳排放的大量增加。后端基本上就进入了绿色发展,到了绿色发展的时候,环境和发展的矛盾趋于缓解,环境问题趋于解决。但是在中间有一个环境污染的平台期,比较高的期,这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经济转型的时期,它还是粗放发展,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转变还没有转过来,所以污染、碳排放、生态的破坏都是比较严重,但是一旦转过来了,这个矛盾就可以解决了。(图片: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摄)
  • 直播君
    18:47:33
    王全宝:目前中国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发布了“双碳”的工作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形成了“双碳”的“1+N”政策体系,可以说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以及施工图,这表明中国的“双碳”已经正式步入了起步阶段。在“双碳”的目标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着全面转型,这是一场涉及产业、金融、教育、科技,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全面绿色转型,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顺应时代的潮流,也是时代的召唤。刚才李部长在发言当中也提到了绿色低碳转型目前是比较缓慢,并且压力也比较大。接下来要请每位嘉宾结合各自的领域,用5分钟时间谈一下对“双碳”的理解以及中国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当前还面临哪些现实的困难和挑战。杨主席,我听说今天中午步行来出席我们的会议,您是践行低碳环保,我想您的感受也比较深,请您先发言。
  • 直播君
    18:45:42
    王全宝: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感谢出席中新财经2021年年会第二场圆桌对话,我是本环节主持人王全宝。这个环节我们聚焦的话题是“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经济,就这个话题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四位专家来分享他们多维度对“双碳”的最新观察与思考,这四位专家分别是: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原环保部总工程师杨朝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纪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有请四位上台!(图片: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8:27:17
    周锐:谢谢李老师,在这段有限时间里,围绕共同富裕,讨论政策布局三个关键词以及共同富裕影响三个群体,以及我们到达共同富裕三个路径。相信大家对于共同富裕应该有了更深的理解,再次用掌声感谢吴萨老师、白景明老师和李治老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二场圆桌讨论,“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经济,现在我把主持交给中新经纬执行总编辑王全宝,有请!
  • 直播君
    18:26:03
    李治:现在企业有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有一个概念,就是合法问题,不等于捐赠了,做了慈善,就可以非法经营,这是不对的,只要是在合法的框架之内赚得的利润,同时又把它作为树立企业形象也好,承担社会责任也好,去捐赠反馈给社会,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我们都是要鼓励他的。所以中央始终说我们不是“逼捐”,也从来不可能有这种现象,我们只是说鼓励所有的企业去承担责任,但是这也不是一个义务,只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行为。所谓没有发展就没有利润,但是没有利润也没有发展,同样的没有利润也没有财富的积累,这是熊彼特说过的话。这里头怎么让企业更多地把自己的责任能够体现出来,这也是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法,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强调政府的政策是透明的、是公正的,是在一个法治的轨道上在进行慈善也好,进行捐赠也好,这一切就是我们在新的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下要去支持和鼓励的行为。
  • 直播君
    18:25:05
    李治:一个企业做慈善,其实不应该把它视为一个成本,它实际上是一种长远投资,慈善也好,捐赠也好,它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从长远来讲,是企业的商誉,也是你最后,可以说现在能够做大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做慈善、树立企业的正面社会形象。如果中国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走慈善这条路是必然的,只不过我们以前对于三次分配也好,或者说慈善捐赠也好,有些政策可能企业不是特别了解,或者说政策的透明度不是特别高,或者像刚才白老师讲过的,我们其实有很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也是鼓励承担社会责任。
  • 直播君
    18:24:37
    李治:我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企业家的正道和本分永远是以做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确实不能把做慈善作为主业,企业家的责任就是创造利润,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是一个市场,我们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如果不去做他该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把他的劳动,包括他雇佣的工人,包括他进的原材料变成产品,来丰富这个社会的供给,那么他真的就是“不务正业”了。现在我们讲所谓慈善问题的出现,其实中国古来就有这个,我们可以一直讲,它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从很早中国历代就有心怀天下、关照整体,有善人做善事,这是很长的悠久历史,其实慈善是一个社会美德、文明进步的表现,并不是说要把它变成经济行为。之所以提到三次分配,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其实它是倡导一种社会的新风尚,实际上在共同富裕里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他要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含义,我们也要求精神上要富裕。
  • 直播君
    18:23:51
    周锐:谢谢白老师,今年其实有一个概念突然火起来了,就是“三次分配”。其实对中国的企业界来讲,这种慈善捐助很多人是不太熟悉的,所以出来以后很多人又有一个讨论,就跟之前的“杀富济贫”一样,就出现一个“逼捐”的说法,中央后来专门澄清说绝对不会“逼捐”。在这种情况下,您如何看待三次分配和慈善捐助,以及如何看待由此衍生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正道和本分是什么?有请李老师。
  • 直播君
    18:23:34
    白景明:涉及到房地产税、遗产税的问题。房地产税立法的改革,这是一个新税种,不是原来的税种,所以要研究立法,要试点。这是新税种。原来关于房地产的是和土地沾边的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这个税按照我们提交的试点方案草案,房地产税立法改革上,我们国家采取了稳中求进推进,现在要进入试点阶段,草案已经有了。可以看出来,我们是非常稳健,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我们纳税人是两类人:居民和非居民。非居民上,我们税负平移就是指的企业;同时,我们也界定了房地产税的范围,各种房屋可能是课税对象,土地使用权等等都是这样。这一系列,我认为是积极稳妥的,而且试点期是五年,摸索经验的基础上上升到法律,是积极稳妥的。因为这个事情说实在的,涉及面广,技术上要求也高。因为课税,国际上的经验,涉及到住房保有课税,是按评估值课税。国际上的经验,这个评估值的核定非常复杂,差一条街,北京二手房转让差一条街不是一个价,不是谁想定什么价就要定什么价,税务局要核定的。所以,技术上挺复杂,操作当中组织上也是,而且涉及到中央、地方的利益关系,我们也有个调子“充分授权”,这也是我们以前反复说过的。但这个事儿应该是要做共同富裕当中,“房住不炒”,保证房地产调控,存量方面必要的手段。
  • 直播君
    18:21:46
    白景明:我谈点学术上的看法。财税方面涉及到进一步加大力度再分配,涉及到第三次分配,我们原来税收上有政策,对基金会税收是有优惠政策的,是公益行为,有些是属于再分配的,因为它是第三次分配行为,搞捐赠教育什么的。我们对企业的捐赠行为也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就是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进成本。当然,也有人进行了这样的尝试。这方面以后,应该说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要不要扩大税先抵扣的范围,力度要不要加大,我认为有必要研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税收方面,捐的物资怎么办?采取什么样的税收政策?
  • 直播君
    18:21:11
    周锐:谢谢吴老师!我们知道,再分配是财税方面的手段,今天财税方面的权威专家白老师也在,最近关于房产税已经开始试点了,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还是关于遗产税等一系列手段。想请教白老师的是,未来我们如何利用好财税工具,来更好地调节收入落差?
  • 直播君
    18:20:13
    吴萨:这个比例,做蛋糕的时候,一次分配强调的是它的要素稀缺性来分配它的资源配置,市场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我们很重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其他要素的稀缺性和能力。还是回到原来的话,一定要把其他要素的稀缺性、能力叠加技术,叠加智力这种东西到其他要素上,使它更有竞争力,这对我们国家发展,我们下一步要增长,要发展,各个要素都要提高我们的技术含量,我们面对的不是国内的分配,还有和国际大的蛋糕分配,国际资源配置也在我们分配格局中,我们要共同把这个蛋糕做大,多提高我们的水平和实力,把蛋糕做好。做资本和劳动要不要让劳动分配比例更高?这是必须的。我们所有的居民收入主要部分是工资收入,而不是经营性收入或财产收入。如果你的工资收入对应的就是劳动,如果你的劳动在分配中的比重不能提升,那你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我认为,虽然文件说“共同富裕不能平均化”,还有“不能平均数化”,不是说高的和低的一加权平均就变成共同富裕,也是不对的,我们一定要实现它真正的均等共同富裕。
  • 直播君
    18:18:55
    吴萨:我们共同富裕既包括“做大蛋糕”,也包括“切好蛋糕。初次分配客观来说,更多解决的是“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不是“分好蛋糕”的问题,而是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更好地分配蛋糕。当然,做蛋糕的时候,大家本身能分得很好,那么到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就减少压力了。今年讲到初次分配时,首先要明确一点,不管是资本还是劳动,就像我们做蛋糕的佐料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缺任何一样,蛋糕都是做不起来的,就看市场条件下,比例如何合适,能让蛋糕如何做得越来越好,蛋糕更合适的问题。所以,它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无非是个比例问题。
  • 直播君
    18:18:18
    周锐:谢谢李老师!到现在,我们讨论的共同富裕的宏观战略布局以及它的影响人群,最后我们就回归到它的具体操作,我们说要扩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今天我们聚焦“分好蛋糕”大家比较关注的题,在我们的分配中,大家都知道,会有“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现在讨论比较热的“三次分配”,正好今天各位专家坐在台上,咱们逐一请教。首先请问来自发改委的李老师,我们讨论初次分配时,经济教科书中就写道,中国的初次分配出现资本所得比劳动所得的情况,也有呼吁说改变这种情况,未来我们如何去变?
  • 直播君
    18:17:53
    李治:还有涉及到脱实向虚的问题,涉及到产业的调整,企业面临的困难,所以它会有这方面的担忧。向移民海外这些问题,以前一直都有,不会说我们因为这个政策反而出现更加恶化,现实来讲反而不一定是这样。大家可能会有一些这样的担心,但这种担心是少部分人的,而真正大家关心的其实是这个政策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在也在制定“共同富裕”纲要,我们耐心等一下,这个政策推出之后,对高层收入者就算会有收入的减少,增量方面会有些调节,但这也是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现象,因为基数不一样。同样的增长率,基数大的增量是不一样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这是要素生产率的配置。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只要你是合法收入,勤劳致富,其实是不用担心的,很多这种担心其实是个“伪命题”。
  • 直播君
    18:17:18
    李治:我是认为提出这种“杀富济贫”,这个词用的是很惊悚的。因为事实上,我们国家从“共同富裕”提出到现在,从来没有说我们要“杀富济贫”或者怎么样,这或者是一种社会舆情的反应,要么是把经济方面的困难,或者高收入群体,企业高收入管理层把一些归因归到“共同富裕”这个概念,实际共同富裕不会导致高收入阶层收入减少。因为共同富裕不是新的概念,是很早就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之初就提过,由先富带领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不是新概念,为什么以前人们没有这个概念呢?因为那时候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之所以今天很多高收入阶层会对这个问题比较关注,是因为我们整体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一些发展受到了影响。我们试想一下,比如五年或者再早一点十年前,如果那时候提出共同富裕概念,可能不会引起这么多所谓“杀富济贫”的忧虑。包括后面提到的一些现象说,会不会引起投资意愿的降低或移民到海外,资金的流出。即使有这个现象,它是因果倒置的,有这个现象并不等于有这个政策担忧,而是因为它缺乏比较好的投资项目,所以它投资意愿降低。
  • 直播君
    18:16:35
    周锐:谢谢白老师!相信大家听了应该有满满的获得感。接下来,我们关注高收入群体,好像在共同富裕推出以后,高收入群体的讨论是比较多的,一方面他们会担心杀富济贫,一方面又担心杀富会致贫,会有一系列这样的讨论,想请教李老师,共同富裕情况下,会不会导致高收入群体缺乏动力或者干脆移民到国外的情况发生?
  • 直播君
    18:14:32
    白景明:三方面:1.我们扩大教育,提升教育质量,这很关键。因为教育是真正培育中等收入群体的一个基础。刚才说了共同富裕,我们的政策是基础性、普惠性,托底性、兜底性。基础性就在这儿,我们现在教育支出是第一大,去年3.6万,今年只增不会减。应用教育大幅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特别是职业教育,去年是3000多亿,突破3300多亿,差不多3500亿。干嘛呢?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基础。2.就业扶持,再就业、就业培训等等。3.增强区域能力。共同富裕有个地区人均财力的均衡,这方面我们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放大,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这些钱用来干吗?对中西部地区中等收入阶层扶持,包括高等教育投入等等。这是支出政策上,税收政策上,这次我们的减税重点是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为什么这么做?扩大就业,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因为中等收入阶层大部分分布在中小微企业,他们能不能提升到中等收入阶层,大企业是培育高收入阶层的,再一个是培育更高的中等收入上层的。这是从政策角度做一下汇报,这是我的体会。
  • 直播君
    18:13:36
    白景明:所以,这次改革当中,我们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有人可能税前是中等收入,税后就不是了,这次一改很多人就进来了。什么概念呢?原来个人所得税人口从原来4亿城镇,乡村基本不征,4亿多城镇劳动力,现在剩6400多万纳税人。大幅度减少,它有一个税收政策,实际我们说的是,扩大政策,实际是真正增强它的消费力的角度,我们增值税的改革,增值税不仅仅是降低企业市场主体的负担,实际我们在消费环节,购买东西的时候是要承担税收的,我们从13%降到了9%。支出政策角度,我们对中等收入的培育,是有三个切入点,中等收入群体是现时和潜在的,实际是三大部分人,一部分人是高等教育的人,一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人,还有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高级技术工人。这三个群体有的已经进入中等收入了,我们的政策是放在这些群体上的。
  • 直播君
    18:12:45
    白景明:我从传统政策角度向大家汇报一些自己的想法。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可以说是财政政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后,一直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就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我们对中等收入扩大这个政策角度采取了很多政策,怎么样通过增加中等收入人数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税收的角度,一个大的政策就是个人所得税。我个人理解,个人所得税一直是纳税人的,一般可以说是中等收入以上的人了,我们是从2000年之后就开始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就是大家常说的费用扣除额。经过数次改革到了现在,这次我们从分类征收改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大幅度降低了税负,具体大家都很清楚,都有感受,提高费用扣除额,减低税率,增加专项负担扣除,这样算下来,月收入1万元基本不用纳税。
  • 直播君
    18:12:16
    周锐:谢谢吴老师。我们在讨论三个群体的时候,低收入群体因为共同富裕可能会实现(收入)提升,变成中等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可能会受到影响。相较来说,中等收入又是我们最大的群体,我想问白老师,作为中等收入群体,他们在共同富裕中的获得感或者能找到什么样的机遇?
  • 直播君
    18:12:00
    吴萨:当我们谈到中等收入、低收入不仅是收入的概念,收入只是表征,我们讲到中等收入群体的核心是职业概念,在全世界看来,能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大多是专业技能人士,就是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士,包括编辑记者、包括工程师,他不是老板,即使是工人也是高技能工人,核心是要进入这种职业的人群要增多。这种职业是有门槛的,需要提高劳动能力,通过培训让他加入进去,不管他的先天条件怎么样。很多所谓的低收入群体并不是他人有多差,是我们没有给他一个初始的启动力,所以政府在这方面要贴补他,贴补他成为“渔人”的能力、造蛋糕的能力。所以政府要给他提供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的条件,当他这个能力具备以后,后面的事情交给市场,我们中国未来发展有大量的空间、有大量的市场,我们有很大的韧性、我们有很大的空间,急需更多的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加入,他们加入会把我们的蛋糕做得更大,同时因为他们的加入,收入提高,也会使我们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
  • 直播君
    18:11:06
    吴萨:怎么样低收入群体的人能变成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呢?核心在什么地方?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要的是具备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劳动素质,通过他的劳动素质的提升获得应得的收入,这是最大的核心。所以从政策来说肯定是教育技能培训,但是从实质来说,说的是我们现在对低收入群体关注的焦点政策,是要让他成为我们做大蛋糕的特别重要的一个有生力量,而不是成为一个拿蛋糕的力量。我们研究过在拉美的福利陷阱,它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就是他建立一套机制不是激励性的机制,它使得穷人不愿意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他愿意被分蛋糕,而不愿意做蛋糕,所以最苦的变成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背负很多的税,政府是没有收入的,它无非是二次分配,从这个人分到那儿,富人的钱收不到,就收中等收入的钱,然后把这个钱补给所谓的穷人,最后把中等收入群体变成穷人,这不就变成陷阱了吗?所以它就不稳定了。而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要提高低收入人的收入,使他变成中等收入陷阱,这是反向的,不会变成拉美。怎么提高?很重要的是提高他的劳动素质、劳动能力,这完全取决于机制设定、取决于能力建设。
  • 直播君
    18:07:47
    吴萨:谢谢主持人,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当我们说到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好像是两个群体一样,但是其实我们从共同富裕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是一个群体,因为当你把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他就变成中等收入群体了,所以我们原来在写规划的时候开玩笑说我们要消灭低收入群体,听起来挺吓人,这里说的不是肉体上的消灭,是把他的收入提高,变成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从低收入群体提上来的。
  • 直播君
    18:07:31
    周锐:谢谢李老师。刚才从宏观层面了解了共同富裕的时机、推行过程的平衡以及推行的成效。现在不妨回到民生的视角,因为共同富裕,“富裕”这一词、“共同”这一词就是和“广泛”相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群体都会受到影响,比如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其实中央已经明确表示未来是一个橄榄型的社会,就是中等收入群体可能是最大,上面是高收入群体,下面是低收入群体,我们的目标是使两个头更尖、中间更大,在这种过程中三个群体都会受到影响,我们第二轮的访谈就一个个来看。首先我想请教吴老师,我们以前讲小康的时候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所以要实现小康里头的“硬骨头”是绝对贫困的人群,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的“硬骨头”就应该是低收入群体。所以我想请问的是,我们一方面怎么样帮助低收入群体来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如何避免陷入福利主义的陷阱?有请!
  • 直播君
    18:07:09
    李治:所以我们做出一个探索,现在讲要共同富裕,提出共同富裕这个概念,实际上是瞄准最大的一个短板,就是经济改革成功以后,向社会领域延展经济发展的成果,使整个社会处于非常稳定的,比如橄榄型的收入结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入到高收入阶段,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就实现了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了。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面临很多困难,因为我本人的工作经历,我也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曾经工作过,我也见过那种,在贫富分化比较严重的地方,实际上对整个社会的破坏是很强的。美国现在虽然实现了高收入,但是它的贫富分化问题造成的这种社会动荡,民粹、两极分化也是到了很严重的边缘。我们提出共同富裕实际上是找准了最重要的着力点,也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这么一条路,所以我觉得前景是可期的,这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一条路,我们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的话,一定会创造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
  • 直播君
    18:06:18
    李治: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中新财经的年会,中国现在面对的情况就是要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在从中等或者中高收入水平到高收入中间其实是有一个很难跨越的门槛的,可以讲不是一种量变,是质变。因为从本世纪以来真正成功实现从中等收入跨越到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很少,可以说寥寥无几,能成为高收入国家,一是在产业上找准了博弈点,二是有一些功能或者天然的优势。三是社会运行比较稳定,包括收入结构比较稳定的状态,在这种前提下实现的。中国有自己的自身特色,我们国家地大、人多,可以说好的方面就是工业基础比较全面,门类也比较齐全,基础很好。但是我们也有很明显的短板,就是资源的限制,还有刚才老师讲的技术的限制。所以我们要是想从中等收入水平跨越到高收入阶段,实际上可以讲是一个史无前例,也是前无古人的。因为这么大规模、这么大体量的国家又要以和平的方式转型,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8:04:56
    周锐:吴老师为我们分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机,白老师给我们讲了推进共同富裕中间要注重的平衡,第三个关键词就是我们在做共同富裕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收效。所以想请教李老师,在现在中国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从中高收入向高收入迈进,我们看到很多国家这样的先例,但是一个不同是边推行共同富裕,边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当中,我们这样的特例,或者我们在做共同富裕这件事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 直播君
    18:00:17
    白景明:效率我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我们的点要准,我们一直强调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来提高效率,定位要准、落点要准,要能够有乘数效应、比较高的边际效应,这是效率的一方面。第二个方面,我们说的效率是什么?要真正能够起到对再分配存量的调整,对流量也要进行调整,我理解实际上是这样的,切入点,可能税收和支出两个政策,切入点可能从经济入手、从分配环节入手。我是这么理解的。
  • 直播君
    17:59:51
    白景明:谢谢主持人,谈点个人研究上的看法。这是属于再分配,总体来说是再分配,但是也有调控效应。共同富裕这个时候提出来,从财政的角度,确实我们的财政收入到了一定规模,有了一定的能力,今年21万亿,不到22万亿的预计收入(指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算政府性基金)。现在一个税种的收入,还不是第一大税种,企业所得税是第二大税种,一个税种相当于2000年的时候全部公共预算收入。支出的盘子也比较大,今年25万亿(含赤字),这个时候我们有一定的条件。但是我要强调一点,我们的人均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在世界上应该说不算高,特别是现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1万美元,在人均GDP1万美元的行列里头,我们的人均财政收入是垫底的。所以我们提出来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兼顾公平和效率也就是说这两方面都要兼顾,所谓兼顾公平就是在公平富裕上要做到兼顾公平,我们要对基础性的、普惠性的、兜底性这方面的分配上要做足文章,这是我理解的公平。(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7:56:14
    周锐:非常谢谢吴老师!吴老师从中国历史的长河给我们讲的,我们对于共同富裕追求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我们一直是追求共同富裕的民族,变的是我们现在的“时”和“势”,能力也都不一样了。正如刚才吴老师所说,我们那么久的历史都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但实现不了,因为这件事儿的确非常难,即使放在现在我们新中国也是一样的,必须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初,大家提出“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在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时候,这个问题又再度浮出水面,太过于追求公平有可能会影响效率,但是过分地倚重效率又会忽略公平的因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做到兼顾,防止顾此失彼的情况发生,想请教白老师这个问题。(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7:55:56
    吴萨:第二,能力建设,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之初或者建国之初,我们百废待兴,很多制度、能力也并不完善,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个运行的规律认识也不那么清晰,但这些年下来我们认识越来越足,我们对很多事情越来越有底气,一个五年规划就把将近9899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攻坚脱贫,我们对环境问题,很多问题都解决得非常顺利。所以,我们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三,我们确实到了有这个需要的裉节上,人均GDP现在达到12000美金以上,按照世行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行列,很快就要超过了。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来说,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运行的这套机制,在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运行时并不能完全克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中等收入陷阱,后面我讲到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是在相对共同富裕,而是在贫富两极分化,各种矛盾是很难跨越和实现的。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时期提出共同富裕既有“实”也有“机”,也有“需要”。
  • 直播君
    17:49:44
    吴萨:很多时候,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积贫积弱,每次王朝更迭,资源、财富大量流失,有这个时期的不多,盛唐、汉朝,有实力的没动机,没动机的时候还没势力。为什么现在好了?现在是既有“实”也有“机”,我们既有这个动机也有这个实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我们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要把我们从古到今“大同社会”的理想,大家“共同富裕”的理想作为主要任务来做的。我们的动机一直是非常强烈的,我们特别想这么干。而且客观来说,我们也一直在这么干。这么多年下来,我们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全民识字,收入差距大幅缩小,国民收入大幅提高,其实我们也一直在这么干。至于为什么我们现在又把这个提到这么高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底气更足了,实力更强了。
  • 直播君
    17:47:25
    吴萨:谢谢主持人,我觉得三个关键词很有意义,所以,我就借着今天第一个关键词“时机”阐述一下我的一些理解。我借这个时机来阐述。我认为,这个“时机”可以分为两个词,一个“时”,一个“机”。这个“时”我理解,说的是“实力”;“机”,我理解说的是“动机”。换言之,第一,你想不想这么做,有没有这个动机?第二,你能不能这么做,有没有这个实力?谈到共同富裕,客观来说,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我们多少年,小时候学历史课,每次学到改朝换代,农民起义,最具有活力的口号就是“均贫富”。但这么多年来下来,一个王朝迭代另一个王朝之后,王朝更迭,皇帝换了,均贫富没有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我认为很大原因是没有动机。(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7:45:36
    周锐:几位嘉宾都是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接下来我们将开始讨论。我们对“共同富裕”的讨论会围绕三个词展开:1.聚焦共同富裕的三个关键词。2.共同富裕会影响的三个群体。3.实现共同富裕的三次分配。首先,我们从三个关键词开始。第一个关键词是“时机”,大家可能都知道,总书记有个判断,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所以,第一个问题我想提给吴老师,为什么我们现在必须去推动共同富裕,或者为什么现在有这个底气可以去推动共同富裕?
  • 直播君
    17:43:55
    周锐: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中新财经2021年会”第一场圆桌,我是这场圆桌对话的主持人周锐。我们本场对话的主题是“稳中求进与共同富裕”。如果我们要总结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标志性事件,首选一定是这样的词,在本月稍早时候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列出了五个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排在第一的也正是“共同富裕”,未来我们如何不断创造积累财富,通过艰苦奋斗,把蛋糕做大;又是如何防止两级分化,把蛋糕分好,这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会持续考验我们的命题。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邀请到了三位重磅嘉宾和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议题:他们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吴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治。(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7:42:57
    主持人陈天浩: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圆桌对话环节,我们将聚焦共同富裕、双碳、疫情与健康等热门话题。第一场圆桌对话的主持人是中新社经济部副主任兼国是研究院副院长周锐。有请。
  • 直播君
    17:37:37
    主持人:现在有请陈陆军社长、张军扩副主任和年会智库支持单位负责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上台见证!掌声有请!请大家用手触碰大屏幕,我们来共同启动中新财经!
  • 直播君
    17:33:29
    俞岚:展望未来,我们希望中新财经不仅是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成为中国发现和探索世界的一双慧眼,成为中外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再次感谢线上线下各位嘉宾的见证与参与,也希望未来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帮助。谢谢大家!
  • 直播君
    17:32:43
    俞岚:三是力量联动,打造财经新智库,在不断提升财经报道质量的同时,我们也将以开放的姿态用好“外脑”,借政府部门之力,把准政策之脉;借理论界之力,把准发展方向;借知识型“网红”之力,引领社会的思潮思绪。构建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眼光,专业、权威、开放的财经新智库,开展系列中外交流对话。四是数字连接,强化财经新科技。我们将以数据化为基础,以智能化为方向,借助数字红利构造优势算法,强化财经新闻的生产、优化新闻产品的分发、强化读者受众连接,努力让中新财经成为中新社乃至中国新闻界数据化转型和融合发展的重要“新基建”。
  • 直播君
    17:32:07
    俞岚:对于中新财经,我们初步有四个定位:一是平台联建,塑造财经新品牌。中新社旗下有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中新经纬、国是直通车、中国侨网、中国华文教育网等众多传播平台和板块。未来这些板块将共建共享中新财经品牌,提供文图、视频等融媒体产品,充分发挥集成优势,共同提升中新社财经报道的高度、深度、速度和锐度。二是资源联通,建设财经故事汇。我们将统筹国内国外、社内社外、总社分社,各平台各板块的各类资源,不仅致力讲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普通百姓冷暖悲喜的真实故事,弘扬传播中华商道文化,我们也将持续高度关注气候变化、贫富差距、普惠金融、数据平权等全球性议题。
  • 直播君
    17:31:08
    俞岚:中新财经的优势是什么?中新社是我国两家通讯社之一,也是中央重点新闻单位和外宣媒体。我们拥有覆盖全球的融媒体新闻采集网络。在各省区市以及港澳设有33个分社,我们在台湾有驻点机构。在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德国、俄罗斯、法国、菲律宾、哈萨克斯坦、韩国、加拿大、柬埔寨、马来西亚、南非、尼泊尔、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英国等19个国家设有分社,在北京、纽约和香港设有发稿中心,全天24小时不间断发稿。同时,我们的媒体合作伙伴遍布全球,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的秘书处设在中国新闻社。在新媒体领域,我们具有较为完备的传播矩阵。仅新浪微博粉丝量就接近2亿,海内外传播力均居国内媒体的前列。中国新闻网有7400万微博粉丝,中国新闻周刊也超过6000万粉丝。
  • 直播君
    17:28:59
    俞岚:尊敬的李毅中部长、尊敬的张军扩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出席中新财经首届年会,并见证“中新财经”融媒体品牌的诞生。财经新闻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打造中新财经品牌是中国新闻社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服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提升我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7:28:07
    主持人:感谢几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借此机会感谢广大网友在线上积极参与和讨论。目前仅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的微博直播观看数已达50万。接下来进入到中新财经品牌启动仪式环节。有请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兼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进行发布!
  • 直播君
    17:08:27
    刘元春:第三大类,我认为,明年我们外需问题不大。高新技术的发展,现在科技自立自强所布局的这些投入,我们也做了很多测算,也是很可观的。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这样的积极因素,我们对于明年的稳定,也就是“行稳2022”真正有这样的信心,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几点看法。谢谢大家!
  • 直播君
    17:07:50
    刘元春:更重要的衡量资金状态就是房地产抵押贷款,目前美国五年期房地产抵押贷款是2.37%。我们五年期平均加权是5.35%,也就是说中美之间的利率空间是300BP,也就是3%。即使我们对明年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相对稳定,我们货币政策依然有100BP的调整空间。所以,很多人就讲,中国的利率不能再降,稳健货币政策只能结构性地宽松,不能够进行总体性地宽松。我觉得,我们不能有这种教条。结构性政策过度使用一定会带来总量性的扭曲,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们认为,明年稳增长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基础是货币政策空间依然很强大。在理论上,我们要更加提高,在一种高负债条件下,风险处置条件下,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要重新认识。而不能固守于传统,以一种正常状态下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这两个方面,我们市场经常会逼迫政府慢点“出货”,但我们希望政策可以更明确,可以更有预期性的引导。这上面是大家能够认识到的。这是我们稳定的第二大类的基础。
  • 直播君
    17:06:10
    刘元春:第二,中美利差,我们经过过去的一些研究,中美利差维持到套利空间一般是200BP能够维持住相应的套利空间,也就是套利资本的流动它的空间就会被挤压。目前,我们LPR一年期贷款利率3.8%,刚刚降了5个BP。美联储基准利率0.25%,当然,它是0%-0.25%。有人就讲,明年人家要加息,我们又会告诉大家,这个加息和美联储进行缩表,进行减少资产购买是配合起来的,因为数量型工具的收缩必然会导致价格上涨。因此,它的市场平衡也要求美联储要有个加息的过程。大家就会发现,英格兰银行一边在进行降低他政府购债的规模,另一方面是在进行加息。所以,很多人就在疾呼,说英格兰银行是不是太激进了?那不是。它是一种市场平衡的调整。明年美联储调整即使有两次、三次,我们估计每次在25BP,也就是明年美联储的基准利率也不会超过1%。
  • 直播君
    17:05:32
    刘元春:货币是目前讨论的另外一个焦点。目前中美货币政策出现了背向而行的特点,美国已经进行了全面压缩量宽,预计明年将会有2-3次的加息。今年,我们经济为什么会呈现压力持续加大的局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我们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过早常态化,导致我们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稳健。我们人民大学所测算的“货币条件指数”是非常偏紧的,比2015年、2016年时还要紧。当然,我们可以印证另外一个参数,就是IMF今年11月份所出具的金融稳定报告,中国是在大国经济里,金融条件指数最紧的一个国家。因此,我们就会看到,今年“稳健的货币不稳健”,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明年“真正的稳健”提供了空间,也就是明年要真正地使我们社融增速、货币供应量、贷款增速与名义GDP增长速度不仅要挂上钩,同时还要提供我们在特殊时期进行缓冲的一个中间带。这就要求我们在货币调控上有个再定位,而不是在稳健货币政策上羞羞答答。能够使我们贷款增速和相应的一些数量型工具有2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7:02:32
    刘元春:今年专项债结余差不多7000亿,如果我们按照去年规模略有缩减,再加上今年遗存的,我们估计专项债在4.3万亿左右。当然,大家知道我们有个特殊上缴基金,往年最大规模能达到1.5万亿,今年国有企业的整体利润还是非常好的,特别是上游的国有企业,三桶油,相应的基础产品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目前的利润增长非常好。因此,如果通过特殊上缴渠道,能够达到1万亿以上,这是没问题的。我们还有一个机制叫“预算调节基金”,在特殊时期,也可以调动这个上万亿的规模。
  • 直播君
    17:00:20
    刘元春:第一,我们的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到底确定到什么样的区间?我们整个保基层,保政府运转,保我们的重大项目,保民生,能够保得住。很多人都在讨论,2022年,我们的财政赤字率是不是会从今年的3.2%下降到3%以下?3%左右的财政赤字能不能够保证我们明年的预期。目前,我们就要在这些上面做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明年财政运转到底会怎么样?今年的财政运转又是怎么样?
  • 直播君
    16:57:37
    刘元春: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今年在供给侧里面,缺电、缺芯、缺柜、缺煤,这些都是供给侧的压力,这些供给侧的压力是什么?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认识上的偏误,而不是能力的不足。所以,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纠偏,在思想上的这种澄清和引领,对于我们2020年“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两点不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关键。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关键是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空间。我们的财政压力、货币压力依然是非常大的。因此,政策的定位是不是能够稳定2022年,这是很多业界人士、专业人士所思考的问题。
  • 直播君
    16:57:12
    刘元春:第二个很明确,我们在过去几年,对于一些战略,对于一些政策的理解出现了很多偏误,引起我们社会的大讨论,引起很多的意思的混乱。特别是我们看到的,比如“共同富裕”,到底这个是“切蛋糕”还是“分蛋糕”,未来到底怎么做?我们对资本的这种态度,特别是在未来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之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使命完成之后,资本的战略地位到底是什么?大家也在思考。同时,大家也会看到,我们的绿色转型,“双碳”战略引发的这一系列问题。经济工作会议从来不回避这些争论,直面这五大争论,直接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案。这些方案对于我们思想的统一,对于我们行动的统一,我们认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直播君
    16:55:42
    刘元春:我们的“新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几大维度上要平衡,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要放弃这个经济,放弃GDP?那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唯GDP,并不等于不要GDP。因此,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首先是对这个进行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有了这个明确,就有了重要的抓手。我们在很多部门调研就会发现,很多部门不唯GDP就不知道怎样干活了;现在许多银行,上半年不允许往房地产贷款,发现很多的信贷部主任不知道怎么放款了。我们想,这上面要有个新共识,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依然是建立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这点大家很明确。
  • 直播君
    16:54:29
    刘元春:当下,做研究分析,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捋清楚明年稳字当头,“稳”的基础到底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坚定信心,把我们的一些战略落实好。刚才李部长、军扩主任都已经谈得非常全面,也非常深刻,就是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来做相关的事情。我想这些举措,第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我们的路线方针,要把建设经济为中心,要重点地来说明,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从十九大以来,我们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我们会看到很多理论诠释、社会报道往往把“以人民为中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这个理解绝对是错误的。你们大家知道,“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价值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的工具观,是我们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
  • 直播君
    16:53:28
    刘元春:尊敬的李部长,张主任,陈社长。非常感谢中新社的邀请,我认为,这次论坛主题起得非常好,“行稳2022”,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一出来,大家对于整体形势的把握已经非常客观,对于“三重压力”的解释和分析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主流的一种报道。当然,这里面马上就会引申出一些深层次的考虑和讨论,也就是说我们稳字当头,稳中求进。2022年我们要行稳,拿什么来行稳,我们行稳的基础是什么?这可能是我们要重点思考的。因为从“三重压力”来讲,也就是需求疲软,供给冲击,预期减弱。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预期减弱,因为需求疲软,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短期需求扩张来进行对冲,供给压力,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地对一些中长期战略重新认识和再定位,避免我们今年所碰到的挤破头的现象。预期,我们怎么抓?大家会看到,预期是一个没有抓手的变量。因此,大家都比较悲观的时候,我们要看到眼前的光亮,在大家欢呼的时候,一定要看到未来的一些忧患。(图片:中新网记者翟璐 摄)
  • 直播君
    16:51:43
    吴庆才:感谢黄院长!平台经济的崛起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但正如黄院长所讲,如何打造更规范、更负责任的平台,我们仍大有可为。正像黄院长曾经提及的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的“破窗理论”,把玻璃窗打破虽并非好事,但或将带来经济机会,打破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实现有序发展、共同富裕。接下来,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先生发表主旨演讲。刘校长常年扎根经济研究、教学一线,他对中国经济有哪些最新思考,有请刘校长上台分享。
  • 直播君
    16:41:06
    黄益平:我刚才说的三点,如果用中央的政策语言来说,其实就是三次分配,把市场给搞好了是一次分配,政府征收一些数字税,同时支持共同富裕,其实是二次分配,平台本身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共同富裕其实就是三次分配。谢谢大家!
  • 直播君
    16:40:37
    黄益平:第二,需要更多地考虑政策性的措施,有政府的税收,包括支持社会福利体系、支持低收入群体,在线上的税收项目其实现在还没有很好地开始。最近有一些动作,但是除此之外,整个税收体系怎么重构、怎么适合我们这样的一些平台经济其实还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国际上OECD起草的规则在国际之间讨论,在国内数字经济怎么征税、怎么分配,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很大的问题。第三,我觉得值得关注的是对平台而言,因为我们说政府要发挥作用,市场要发挥作用,但是平台本身的功能是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传统经济当中,有企业、有市场、有调控、有监管这样三个身份,一个平台几乎是三个身份同时具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它的政策可能要有一些特殊性,但是对平台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讲平台经济的伦理,讲平台自身的责任,我觉得平台要做负责任的大平台,包括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支持共同富裕。
  • 直播君
    16:39:42
    黄益平:所以我觉得规范平台的行为治理,我首先说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支持持续的创新,同时去规范他们的行为,支持有序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支持共同富裕。支持共同富裕在规范平台的行为当中,我觉得也有几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关注:首先,第一个关注就是要做到公平竞争,要有一个有效的市场规则。不管是在平台之间也好、平台上的用户也好、企业也好,都应该是有效的市场,有效的市场要防范垄断,实际上让市场有效地运行,它的收入分配应该说是最有效的,对大家来说也是最公平的,所以反垄断很重要,规范那些反竞争的行为也很重要,通过这样的监管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让市场有效地运行,让各个要素的回报都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6:39:18
    黄益平:第二个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其实在平台上确实可能很多平台上的商家、平台上的用户和平台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是平等的,这种现象也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反竞争的行为或者欺负消费者的行为,这些也是需要规范的。第三个我觉得也值得关注的,虽然刚才讲的长尾效应,长尾效应的好处就是一个平台起来可以服务很多人,但是客观地说会不会因为有这种长尾效应,最后就导致了财富的过度集中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可能也是对于共同富裕不利的。
  • 直播君
    16:38:43
    黄益平:当然,我们客观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仍然可以说这样的创新仍然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因为降低了成本、生活方便了,大家都可以获益。但也有客观的问题,就是它造成了很大的结构调整,很多原来在店里头做工作的现在没有工作了,也可能是去做骑手了,但是做骑手是不是他想做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一点为什么很重要?我们做经济学分析往往简单地说,你虽然在实体部门失去了几百万个就业,但是我在平台经济当中所创造的就业数量更多,是不是在经济上来说是有利可图的?这个没错,但是结构调整仍然是一个大问题,你简单地看美国为什么从过去的全球化走向了逆全球化?就是因为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有一部分的结构调整有一些阶层没有受到很好的关怀或者是照顾,他们的福利相对来说已经下降了。这是一个方面。
  • 直播君
    16:38:16
    黄益平:同时,我们也看到平台给很多老百姓提供的是创业、创新,甚至就业的门槛降低了,在城市里头看到很多老百姓都在从事灵活的就业,门槛也都很低,其实也是很普惠的。像这样的现象我觉得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其实是有极大帮助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带来一些问题,最简单的就是平台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它是一个创新型,我们经常说的叫破坏性的创新,破坏性的创新就是你在建立一个大平台的时候,你看到一个世界级的平台起来,但是它的背后同时有很多很多的实体的店、实体的厂倒下去了,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我们到百货大楼去看,商店已经很少了,大多数都变成了娱乐休闲、看电影,它实际上就是对线下产业造成了冲击。
  • 直播君
    16:37:48
    黄益平:对共同富裕这个事为什么也跟平台经济发展有关?我觉得因为平台企业发展本身对于我们的收入或者财富的分配,确实既有正面的作用,也负面的作用。正面的作用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平台的长尾效应,它本身就有很强的普惠性,在过去几年我一直在研究数字金融的问题,数字金融里头看到特别明显,就是用了数字金融以后,我们的普惠金融发展一下成为可能,原来为什么很难做普惠金融?因为触达就很难,很难找到那些客户,更不要说给他做风控,但是在平台企业的平台上就变成有可能。今天的服务业都是一样的,我们买东西、订票,使得每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差不多的服务,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普惠的表现。
  • 直播君
    16:37:16
    黄益平:我觉得中国的平台企业在全世界已经做得比较好,刚才讲了几个有利的地方,但是我们其实长在规模,而不在技术。说实话,中国的这些平台企业放在全世界来看,技术的优势不突出,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客观事实,所以我觉得将来怎么样持续地支持他们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也要参与国际竞争或者国外的机构要进来,最终这种分割的状况不可能延续100年,将来最终的发展还是要有创新、要提高竞争力。
  • 直播君
    16:36:48
    黄益平:我们现在平台治理更多的应该是为了支持规范平台的行为,支持有序发展,最终要走向共同富裕。刚才李部长讲到了关于限电的问题、电的问题,我们确实在过去有的时候在一些领域出现一些政策,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好心办坏事,没有最终达到目的,这种现象也很多,中财办韩文秀副主任最近在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就说到,他说我们要防范长期政策短期化,系统性战略碎片化,特别要防止合成谬误。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其实说的是什么?很多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但如果我们没有特别好的把握和平衡甚至协调,在执行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会走样子。我觉得在很多领域都有,在平台经济当中我们可能也要防范这个事情。
  • 直播君
    16:36:20
    黄益平:我觉得理解我们为什么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我们现在治理政策全面出台,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政策、两个政策,可能还有更深刻的经济背景。我们曾经看美国,大家都知道反垄断政策最近也都很活跃,但美国的反垄断政策从1890年开始应该说已经100多年时间,你也会发现美国的反垄断政策不是在每一年都是同样活跃的,有的时候比较活跃,有的时候不太活跃,我们不太成熟的观察有一个总结,大概你去看美国的反垄断政策比较活跃的时候,一般跟三件事情有关系:1.经济增长减速;2.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3.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我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觉得这三条在今天中国经济当中其实都可以观察到,经济增长速度在减速我不需要再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已经做了概述,我们其实压力是比较大的。第二,行业集中度提高,尤其在平台经济当中,这个大家也都看得见,最大的那几家大家都知道。第三,我们的收入分配确实不太平等。我们用一个人均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经济学分析当中经常用的,现在大概在0.47、0.48之间,这个数字在全世界算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简单地做一个概括,为什么这三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反垄断政府就变得活跃了呢?我觉得比较直观的理解就是增长减速、行业集中度提高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时候,公众对大企业的不喜欢程度就会提高。有一部分大的企业,甚至很有钱的人,他其实是财富变得越来越集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背景,我自己倾向于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 直播君
    16:35:06
    黄益平:一般来说,平台对经济活动的改变,我过去经常用“三升三降”来概括,所谓的“三升”就是扩大规模、提高效率、改善体验,“三降”就是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减少接触,这六个方面综合起来,我们可以想象在经济当中很多方面的改变,我就不具体展开来了,我确实觉得很多方面我们的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确实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我刚才讲到的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问题变得非常突出,而反竞争的行为,经常讨论的“二选一”的问题也很突出。还有比如说大数据“杀熟”、歧视性定价,这些问题都有。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从今年开始政府推出了很多平台经济治理的措施,我觉得它是有一个很客观的理由,我们现在确实需要这样做了。
  • 直播君
    16:33:46
    黄益平:全世界大概现在100亿美元估值市值以上的大平台一共有74家,其中35家是美国的,30家是中国的。可见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步,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平台经济在我们的经济当中所带来的好处,我觉得每一个老百姓每天都能感受到的,你们想象一下,谁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某一天或者过一周的生活不用任何平台服务,我觉得可能是会比较困难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在很多年前芝加哥有一个女记者在一年“新年新打算”打了一个计划,说今年我们全家三口人就不用中国制造的产品会怎么样,一年过完了,也过下来了,但是成本很高,生活很不方便,最后她写了一本书比较有名。我想说这一点就是说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甚至很多经济活动当中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
  • 直播君
    16:33:03
    黄益平:我觉得从今天中国经济这样的一个发展水平,能达到这样的地位是非常了不起的。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国内有一些优势在过去这段时间发展,比如说我们市场规模比较大,市场大对于平台经济创新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我们知道平台企业,尤其是数字平台,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规模经济,所以在一个大市场里头它发展相对来说就比较有优势。当然,我们也说我们过去对一些个人权益、隐私保护相对来说有一点不足,一方面可能是给我们很活跃的创新提供了很多机会,当然也发生一些问题。比如说侵犯隐私、野蛮生长这些问题也有,但是客观地说确实是在过去这段时间创新活动很活跃。第三个我觉得同样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现在和国际市场有一定的分割,这样给我们国内的企业平台快速发展确实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 直播君
    16:31:25
    黄益平:平台企业在传统经济上实际上都是有的,比如说百货公司、农贸市场,甚至大学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平台企业,只不过是我们现在讲的数字平台,它用的数字技术其实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速度、规模、内容上是突破了传统企业的一些限制,所以它获得的这种革命性的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而平台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应该说是异军突起,我们一般看全世界的平台经济的发展,一般的判断是叫三分天下:美国、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但事实上看世界其他地区基本上也是美国的几家平台企业在主导,所以真正引领全球平台经济发展的就是中国和美国,一个是最发达的经济体,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
  • 直播君
    16:29:57
    黄益平: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参加中新财经2021年会,我也要特别代表北大国发院作为支持单位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我选了一个相对比较窄一点的问题,就是平台经济发展和我们现在讨论的共同富裕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平台经济大家都知道,其实是在数字技术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新的业务形态,我们一般说它就是基于云、网、端这样的基础设施,同时利用像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等数字技术来帮助我们撮合交易、传输内容,同时管理流程,这样一些新的经济模式。(图片:中新社记者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6:28:31
    吴庆才:谢谢张主任的精彩演讲。困难、挑战仍然不少,有利条件依然突出,这是张主任对明年经济的一个基本判断,同时他提出了稳经济的三点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审视中国经济,既要看“形”,也要观“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接下来,有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先生发表主旨演讲。黄院长对于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农村经济发展等诸多领域均有涉猎。未来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效率与公平,有请他分享对中国平台经济与共同富裕的最新见解!
  • 直播君
    16:20:04
    张军扩:三是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着力提振信心。虽然经过多年的持续扩容,特别是放管服改革,我国营商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调查发现,一些营商企业发展和信心的深层次体制性问题仍有待解决。改革开放是我国激发内生动力和应对内外冲击的根本对策,也是改善预期和提升信心的关键举措。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优势条件已然是显著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通经济循环的各类堵点,就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直播君
    16:19:26
    张军扩:二是要高度重视结构政策与总量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现阶段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房地产去杠杆、控风险,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等等结构性政策都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须之策。但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这些结构性政策的短期影响,做好统筹兼顾和宏观平衡,尤其要避免形成短期冲击的叠加效应。不论是低碳转型还是降杠杆、控风险,都涉及产业的升级,结构的优化,甚至产业的重组,需要经济主体逐渐地调整,既要周密规划,又要稳步推进,既要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又要防止急躁冒进,操之过急。另外,要注重方式方法,尽量采取有弹性的,经济的解决方法,避免运动式的简单粗暴的举措。
  • 直播君
    16:18:51
    张军扩:对于明年稳增长而言,其中三条是非常关键的,非常重要的。一是要适当加大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在当前内需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减的情况之下,扩大内需特别是针对稳定和扩大投资需求,适当加大政策力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这是短期稳增长的需要,也是中长期优化发展结构,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的需要。中央其实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除了提出“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个总要求之外,还提出“要适度超前安排基础设施投资,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住房等等,加快形成内外连通,安全高效的物资、物流网络,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等等这样一些,我们大家仔细体会,指向性特别明显的政策部署和对策思路。相信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明年的投资需求情况会比今年有所改善。
  • 直播君
    16:18:16
    张军扩:总之,明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是复杂的,压力是多方面的,经济政策既要统筹考虑,综合平衡,也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明年经济政策的总基调和总方针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还是从扩大内需,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增强供应链韧性,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等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做出了部署,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地贯彻落实。
  • 直播君
    16:17:49
    张军扩:进入下半年以来,反映企业预期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一直徘徊在50%的荣枯线上下,9月、10月低于50%,11月虽然小幅回升,但也就50.1%,仍然处在荣枯线的边缘。根据我们不久前展开的实地调研,从政府相关部门到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大家普遍的感受是,虽然眼前的日子还可以,但对未来看不准,缺乏信心。另外,疫情仍然是影响明年世界经济及我国经济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目前来看,此轮疫情至少会延续到明年春季甚至上半年。在疫情持续和经济恢复进程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之下,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将会面临应对通胀和疫情冲击的两难境地。对我国来讲,既要警惕应对短期退出的外溢效应,也要防范宽松政策长期持续导致的矛盾积累和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更大冲击。(图片:中新网记者翟璐 摄)
  • 直播君
    16:16:44
    张军扩:其次,供给冲击有所缓解,但没有根本解决,并可能继续发展。“四缺一高”,也就是缺芯、缺电、缺柜、缺人、高成本,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供给冲击最突出的特征,这些问题既与国际疫情影响,供应链的原因,也有我国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制约,还有一些是我们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刚才李部长也提到了。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问题有所缓解,但并没有根本解决,“四缺一高”问题仍然一定程度是存在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生产资料出厂价和购进价格剪刀差侵蚀下游利润的问题仍然严重。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不涨价损失利润,涨价损失客户的困境。这些问题都可能在明年继续发展,从而对稳增长形成制约。
  • 直播君
    16:15:33
    张军扩:基础设施投资受政府投资影响比较大,受土地收入增长放缓,债务压力增大以及收益性项目不足这些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投资的能力和积极性都有所下降。制造业投资1-11月增长13.7%,也是由于去年是负的,所以两年平均增长也就4.7%,也是比较低的。房地产投资,前11个月同比增长是6%,两年平均6.4%。如果我们单纯从数字来看,相对来说,房地产投资增长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下行的压力也是最为突出的。进入下半年之后,房地产投资的一些领先指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1-11月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11.2%,而1-9月是下降8.5%,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9.1%,其中10月份是下降34%。因此,如何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是明年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 直播君
    16:14:56
    张军扩:消费需求方面,今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但由于去年为负,两年仅为4%。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既有长期原因,也有短期原因。短期来讲,主要与疫情影响下的居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消费行为受阻有关。所以,促进消费需求需要长短结合,综合施策。从短期稳增长来讲,主要还是要靠稳定和促进投资需求”。今年头10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两年平均3.9%,投资需求低迷的情况十分明显。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三大部分组成。今年头11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是0.5%,两年平均是0.7%,低迷的情况是最为显著的。
  • 直播君
    16:14:21
    张军扩:首先,总需求增长发力应该说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总需求由出口、消费、投资三大部分构成,今年经济运行当中,出口的高增长是一个突出的亮点,出口能够实现高增长主要或者基础性的原因是国际市场需求的恢复和我国产品较强的竞争力。但也与我国疫情控制比较好,国际订单向我国转移的情况有关。随着国际疫情形势的变化和各国经济恢复性增长,从今年下半年以后,订单转移的效应已经在逐步减弱。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新出口订单指数一直处在50%荣枯线以下,出口利润微薄,企业预期持续偏弱。明年来看,既存在有利于出口扩大的因素,也存在不利于出口扩大的因素,大多数的判断是,虽然仍有可能争取到一个比较好的出口增幅,但却很难延续今年高速增长的局面。
  • 直播君
    16:13:40
    张军扩:对于明年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已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概括,我体会简单讲就是两句话:1.有利条件仍然突出;2.困难挑战依然不小。一方面,我国供给体系完善,国内市场巨大,人力资本充沛,科技实力增强,营商环境优化,宏观调控有力等等。这些优势条件已然是十分突出的,经济活力和韧性已然比较足,这些有利因素是我们战胜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底气,在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时,我们尤其需要充分看到这些有利条件,以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明年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央将其概括三大压力,需求收缩的压力,供给冲击的压力和预期转弱的压力。
  • 直播君
    16:12:08
    张军扩:尊敬的李部长、陈社长、各位领导,大家好!非常高兴应邀参加“中新财经2021年会”,刚才听了李部长非常精彩、全面深刻的演讲,非常受启发。按照会议的安排,我也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学习,就明年的发展环境和对策问题与大家交流几点我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再过两天,就要进入2022年了。回顾即将过去的2021年,在全球普遍面临严峻的疫情形势,人员流动和供应链严重受阻的情况之下,我国经济增速领先世界主要经济体,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都呈现大幅度增长,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这既来自于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来自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也更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有效调控和妥善应对。(图片: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摄)
  • 直播君
    16:10:58
    吴庆才:谢谢李部长的演讲!工业制造业兴,则实体经济兴;实体经济兴则中国经济兴。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正如李部长所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托稳经济底盘,稳定社会大局。下面,我们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先生发表主旨演讲。张军扩先生常年致力于宏观经济、财政与金融、经济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深有体会。有请张军扩先生上台分享他对2022年的展望与思考!
  • 直播君
    16:10:21
    李毅中:第四,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实现永续发展。1.“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稳增长、稳经济大盘。要落实政策举措,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避免和防止“一刀切”。“一刀切”是懒政的表现。要注重资本的双重性、要设置红绿灯等等。这些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当前经济工作中需要格外注重和遵循的规律和规则。2.要尊重、敬畏适应自然,减轻资源环境的负载,要修复保护生态,打赢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和保护生态的持久战。中央提出要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我们要再次审视工业布局。3.调整优化,特别是实现“双碳”,要把战略变成措施,全国统筹,节约优先,促进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优化变革,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我们的钢铁行业响应得很快,他们要在全行业推行超低排放改造。讲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 直播君
    16:09:13
    李毅中:第三,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1.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针对出现的“脱实向虚”,工业被空心化、工业被边缘化、工业制造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的状况,党和国家从理论上、体制机制上、政策措施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要落实“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强国之基”的战略定位,在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工业和制造业仍然起着支撑、带动和保障的作用。2.要落实,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3.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是一个手段,产业数字化才是目的,这个不要颠倒。4.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融合的目的是什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5.要回归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加强和改进对制造强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的支持。6.教育要关注理、工、医、农和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要多为工业培养人才。7.企业是经济的根基,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 直播君
    16:08:08
    李毅中:第二,充分发挥好我国制度优势和产业优势。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蕴藏着巨大的原动力,要遵循党和国家科学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举全国之力集中优势资源办大事,我们的制度优势发挥得很好。航天是一个典型,神舟13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最好的典型。地方行业和企业都要体现国家意志和全局利益,完成重大项目,实现一体方案。2.产业优势,大家常说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产量巨大、产业链完整、从业者素质比较高,但是坦率地说,我认为产业优势还要更好地发挥,发挥得还不够,比如科技创新,我们本来有这个优势,产业链比较完整,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上下游,以及同种企业之间要密切合作,产、学、研、用,用户使用,把“用”字加上,深度融合,这样可以加强研发,注重应用,可以加快成果的转化。我不展开讲,我认为现在发挥得不够好,本来是优势。3.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合作共赢来继续提升我们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来应对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
  • 直播君
    16:07:30
    李毅中:《“十四五”规划纲要》各行各业都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贯彻落实,认真负责,提高专业能力。大家注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这么一句话:要提高专业能力。政府部门要全面分析、科学把握经济走势,担当作为,推动政策措施落地,政府这只手什么时候要出手?当市场经济、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这只手要及时出手。前面讲到的前一段拉闸限电回过头来要总结点经验教训,政府出手了,眼看着煤价从600块涨到2500块怎么不出手?及时出手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当时有记者问我怎么看,我说第一就不应该发生这样的问题,我们不是没有煤,煤藏量很丰富,不是没有能力,我们的能力过剩,连续3年煤矿在去产能,火电用量和水平都那么高,我们不是要新建煤矿,是有,而是没发挥出来。第二,不要惊慌失措,只要政府出手,一个月就可以解决,现在好多了吧?所以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这只手要及时出手,及时加强调整。
  • 直播君
    16:06:09
    李毅中:三、总结经验应对变化指引未来,坚持发扬光大实践运用。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百年以来我们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集中到经济建设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党的坚强领导是经济建设、工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七项任务以及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五个理论、实践问题,更有针对性、更显重要性,我们要深刻领会。结合当前的经济状况我有这么几点体会: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次再次强调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地贯彻执行,不是“贯彻落实”,是“贯彻执行”,没有什么条件可讲。同时,当前面临着“三重压力”,发展是硬道理,要聚精会神地搞建设,一心一意地谋发展,要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这个要讲,但我们的人均GDP在全世界排名六十多位,这个也要讲。要认清我国工业发展有哪些不充分、不平衡、差距和问题,前面我们分析了六个方面,清醒地看到我们的问题,这是有信心、有实力的表现。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 直播君
    16:04:20
    李毅中:第五,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壮大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重点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要分期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有一个信号,就是“十四五”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明年多数都要开工,明年“十四五”第二年了,要培育发展新动能,要根据你这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市场状况、产业基础,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产业,不要低水平重复,不要类头,要差异化发展,这样成为各城市群的经济支撑。生产力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化延伸,构建现代产业集群,还要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制造业的单项冠军和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大中小企业要融合发展。
  • 直播君
    16:03:36
    李毅中:第四,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制造。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深入节能降耗减碳和治理污染。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中央出了一个指导意见,国务院出了一个行动方案,要全面把握“双碳”的内涵和工作部署,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谈到五个当前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第五个问题就是“双碳”,要全面把握“双碳”的内涵和工作部署,因业施策、分类推进、稳步安全降碳,能源是源头,工业是重点,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要梳理碳排放,二氧化碳从哪儿出来的?要查清碳足迹,没有排二氧化碳,但是你用的能、你用的电、你用的水、你用的产品,它里面包含了二氧化碳,这就是碳足迹,这样落实“双控”的责任,大量初级产品要保供稳价,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个理论实践问题谈到的,大宗的初级产品不要轻视,农业上的粮食、大豆,工业上的煤、油、气、钢铁,要保障能源的安全和经济安全,特别是初级产品要保供稳价。前一段一度出现的限电拉闸,这个是不应该发生的,我们煤的储量那么大、产能那么过剩,火电能力那么强,包括我们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今后不要再出现这种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 直播君
    16:02:06
    李毅中:第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包括基础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技术材料、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后来加了一个工业基础软件,这个假得很好,合称“五基”,基础能力高级化,要夯实基础,是我们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石,是提质量、创品牌、实现三个变革的前提。我们按行业来梳理一下,我们有哪些被“卡脖子”的痛点,要找到,然后开展专项协同攻关,强链、补链、固链来提升我们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现代化的水平。
  • 直播君
    16:00:53
    李毅中:第二,深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可以适度超前开展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基建不一样,它有公益性,更有商业性,它要国家来投资,更要有行业和企业来投资,行业要数字化、企业要数字化,没有自己的数字基础设施,怎么来数字化?所以对我们企业和行业来讲,要建成和改造企业的内网、外网,现在有的已经走了,但是需要改造提升数据库、计算账,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是《“十四五”纲要》第一次提出的新的指标,7.8%提高到10%,就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例去年是7.8%,2025年提高到10%。要发展智能制造,推进5G+工业互联网,建成自动化生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要大力开发各种应用场景,“应用场景”这个词现在很热。现在全国工业APP,我们把工业技术软件化变成商品,它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交换,全部是60万个,到2025年要达到100万个,这就是工业数字化的很好的抓手。示范推广,推进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直播君
    15:59:19
    李毅中:第一,提高创新能力。刚才讲我们的差距是创新能力,核心关键技术有的还受制于人,那么我们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的共性技术的攻关。我们在完成第一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2006年到2020年,去年完成了,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要执行基础研究的十年行动方案,前瞻布局一批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到2020年我们已经建成了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17个,到2025年45个,这就把主要的行业都覆盖住了。工业行业、企业都要积极参与,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现在比例多少呢?1.35%,同志们注意,我讲2.4%是全国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2.4%,我这里讲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1.35%。按照“十四五”的要求,每年要增长8%,我算了一下,到2025年我们要提高到1.85%,这是第一项任务——创新。
  • 直播君
    15:58:09
    李毅中:二、建设制造强国“十四五”要有新进展、新突破。党中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经济体系。大家可能注意到这个提法,这是五中全会提的,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就是我们的工业化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子。明年进入“十四五”的第二年,工业领域要进一步落实建设制造强国的重点任务,建设制造强国现在是国家战略,按照原来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我们第一步要到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就是“十四五”要实现。
  • 直播君
    15:56:59
    李毅中:四是绿色低碳转型缓慢。严重污染有了明显的扭转,但是没有根本改变。就拿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讲,我们的排放量一年100亿吨,全球是331亿吨,我们占30%,而且每年还有1.5%的增长,所以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繁重。五是数字化、智能化正在起步,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两化”深度融合、企业跨界融合还需要走深向实,还需要提升它的技术水准和应用水平,我觉得这点不能估计过高。六是资源存在缺陷,比如部分能源资源短缺,大家熟知的原油去年的进口依存度73.5%,前年是72.6%,一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天然气好一点,是43%,铁矿大家知道不知道?我们的铁矿石产量不少,但是含铁量比较少,如果含铁量来算的话,85%进口,铜、钴、镍90%左右,去年我到两个铜基地去调研,我测算了一下铜的依存度88%,我们的铜矿是很丰富的,但是我们有3000多年的铜历史,现在我们的铜也很紧张。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1/4。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工业上的问题和差距,看到这些问题和差距,我们有解决的办法,并且去身体力行落实,这是我们自信有实力、有底气的表现。特别是业内的同志们应该看到这些问题。
  • 直播君
    15:55:39
    李毅中:第三,大变局下再次审视我国工业发展的风险挑战、问题和差距,如何破解。工业有哪些问题?一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们的研发投入占DGP2.4%,不低了,尤其是绝对量仅次于美国,绝对量很大,2.4万亿,但是在2.4万亿里头,用在基础研发上的只占6.2%,发达国家是15-20%,俄罗斯都是15%,我们“十四五”要提高到8%,8%还是不够。二是产业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低端过剩、高端不足,一些行业依赖进口。我这里有一个照片,12寸的晶元还依赖进口,这两年建了几条生产线,但是自给率很低。像电子信息、航空、航海,包括汽车的发动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仪表仪器、医药、医疗器械等等都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比较高。三是地区、行业、企业差异大,我们讲要工业4.0,我们在谋划,同时在打造3.0,不客气地讲,还有不少行业和企业要补2.0的欠账,这是中国特色,不像德国、美国比较齐整,3.0、4.0,我们确实有些行业连2.0都没达到,电气化达到了吗?不客气地讲有的1.0都没达到,机械化达到了吗?
  • 直播君
    15:53:41
    李毅中:(二)从供给来看,大宗的初级商品:煤、油、气、钢材价格近年来一直高企,有的甚至飙升,煤炭价格2500元/吨,我从来没遇到过,太吓人了。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11月分别高涨17.4%和12.9%,这是多年以来没有的,部分产品,比如芯片供应严重短缺,我们的汽车芯片有的需要进口,不但从发达国家进,从马来西亚进,马来西亚疫情停了,所以我们的芯片不够了,所以汽车产量大幅下降。国外疫情重创,所以导致我国的出口近期高增长,1-11月出口增长21%、22%,这个不能维持长久。一旦疫情好转,出口恐怕就要受阻了。(三)从预期来看,经济增速1-9月份是9.8%,一到三季度9.8%,这个不低,因为上半年去年的基数太小,但是三季度只有4.9%,四季度的数还没有,但是很多机构和专家预测,恐怕比4.9%还要低一点,特别是工业,工业的数字我认为市准确的,大家说你搞工业就说工业准确,确实比较准确,1-9月份增幅是11.8%,不低。但是9月、10月、11月分别是3.1%、3.5%、3.8%,12月也不会高。同志们,这就滑出合理区间了,因此现在我们不担心今年的数据,今年的数据还是很亮眼的,但是这个趋势,明年的一季度怎么样?明年的二季度怎么样?所以预期转弱,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可以得出中央的判断是准确的、是实事求是的。
  • 直播君
    15:52:51
    李毅中:第二,数据显示国内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这个判断出来以后确实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第三个预期转弱,说实话,中央提这个判断确实是实事求是的。统计局的数据是可靠的,问题是在分析这些数据的时候,要辩证两分法,100个数据可能有70个是利好的,可能有30个是负面的,分析的时候要全面分析,不能只讲一方面。(一)从今年1-11月的数据来看,从需求上(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3.7%,这个(数字)不低,两年平均4%,这就太低了,正常的年景我回忆了一下都是8-10%,这是从消费。从投资来讲,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5.2%,扣掉物价指数也不剩多少,两年平均是3.9%,远低于GDP的增幅,确实是投资偏弱,所以从需求看,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是转弱了。
  • 直播君
    15:51:53
    李毅中:第一,当前国际形势经济格局确实发生重大变化。可以概括三点:1.美国把我们看成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网罗他的盟友,对我们封锁、打压、遏制,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不是短期的。2.各国都在大力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他们更加重视本土化、区域化,这个也无可挑剔,他们有可能利用绿色低碳来构筑一个新的经济贸易壁垒和技术门槛,这个我们要看到,这个不奇怪。3.疫情还在全球蔓延,经济恢复缓慢,我国需要进口的产品可能会中断,在美国压力下,台积电跟我们中断了合作,我们的高端芯片一半多是请它代工的,所以现在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美元超发引起金融和大宗商品等市场的动荡。概括地讲,当前经济大变局有这么三点内容。
  • 直播君
    15:50:55
    李毅中:一、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大变局形势下我国工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百年变局下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面临着“三重压力”,刚才陈社长谈到了,需求收缩、供应冲击、预期转弱。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会议提出,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传达出这样一个重要的信号,并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战略举措,显示了中央高瞻远瞩、实事求是、唯物辩证的谋略和部署。
  • 直播君
    15:49:11
    李毅中:陈社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企业家、各位朋友,首先祝贺年会的成功举办,会议让我先发个言,最近大家都在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我想就新形势下建设制造强国的新任务、新挑战谈几点体会。准备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新形势下工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第二个问题讲讲“十四五”建设制造强国要有新的突破。第三个问题,总结经验,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样坚持实践,发扬光大。
  • 直播君
    15:47:06
    吴庆才:慎始而敬终,行稳必致远。感谢陈社长的致辞!接下来,我们进入主旨演讲环节。首先有请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先生。李部长深耕工业、信息产业多年,对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请他为我们带来精彩演讲!
  • 直播君
    15:43:53
    陈陆军: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中新社定位特色,我们今天正式启动跨平台、开放性、融合多元业务的媒体品牌——“中新财经”,将其作为中新社在财经领域重点建设的共享品牌、共享平台。“中新财经”将在加强原创新闻报道、拓展传播渠道的同时,以开放姿态和创新方式,统筹国内国际,与智库、协会、企业等各类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不断塑造提升品牌影响力。今后,我们将在每年岁末举办年会,诚邀大家常来相聚,发表真知灼见,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对中新社工作的支持。预祝本届年会圆满成功!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胜意、身体健康!谢谢!
  • 直播君
    15:43:14
    陈陆军: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召唤下,我们有能力有办法,有信心也更有底气,破解难题、破浪前行。2022年将是稳中求进的一年。我国将强调稳字当头,坚定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我们期待2022年的“行稳”,能够为未来发展的“致远”打下坚实基础。2022年将是精准调控的一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艰难,通胀和金融风险暗流涌动之际,中国政策调整将把握好时度效,不断提升预见性、针对性,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2022年将是攻坚克难的一年。新的一年,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如何推进共同富裕?如何确保初级产品供给?如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如何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如何避免运动式减碳?这些都需要准确把握和深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聚各方智慧,探讨对策建议。
  • 直播君
    15:42:10
    陈陆军:作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外宣媒体,中新社始终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服务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经济是新闻的富矿,财经报道一直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业务,中新社有专门的财经新闻采编部门,中新网长期开设财经及金融频道,近年来相继打造出“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等一批偏重财经领域的融媒体知名品牌。此外,财经新闻也是中新社旗下中国新闻周刊的重点报道领域。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之年,亦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具有里程碑意义。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 直播君
    15:41:10
    陈陆军:尊敬的李毅中部长、张军扩副主任、刘元春副校长、杜鹏副校长、黄益平副院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中新财经2021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主办方中国新闻社,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本次会议是中新社创办的首届中新财经年会,主题为“行稳2022”,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由中国新闻网、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承办,得到了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和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3家重量级智库的大力支持。
  • 直播君
    14:09:31
    吴庆才:出席今天会议的主办方领导有: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兼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此外,还有一批经济学者、企业负责人通过线上参与本次年会。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莅临和参与表示欢迎!接来下,有请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致欢迎辞。欢迎!
  • 直播君
    14:08:47
    吴庆才: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的与会嘉宾,他们是: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 李毅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张军扩;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原环保部总工程师 杨朝飞;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益平;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 杜鹏;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纪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白景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 徐全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 吴萨;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 李治; 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中国出版社副社长 陈秋霖。
  • 直播君
    14:07:56
    吴庆才:为深入宣传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天我们相聚在“中新财经2021年会”。本次年会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承办,并得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图片: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 直播君
    14:07:20
    吴庆才:尊敬的李毅中部长,张军扩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 直播君
    14:05:40
    陈天浩:这里是“中新财经2021年会”现场,我是主持人陈天浩,欢迎各位拨冗出席的领导、经济学家及企业代表,一起来研讨2022年中国与全球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新动能,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奋进力量。下面,“中新财经2021年会”将正式开幕,有请中国新闻网总编辑吴庆才担任第一环节的主持人。有请吴总。(图片: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 直播君
    12:40:19
    直播将于12月29日14:00开始,敬请期待。
  • 直播君
    13:31:17
    为深入宣传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共同为新一年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承办的“中新财经2021年会”于2021年12月29日至30日在京举行。邀请相关部委领导、经济学家及企业代表,研讨2022年中国与全球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新动能,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奋进力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