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2月14日电 题: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何持续走高?
作者 赵伟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023年12月27日以来,美债收益率在波折中上行。2月14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两个半月高点4.3281%。
美债的海外持有量约三成,除传统的基金、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外,美联储、对冲基金等行为也对其有较大扰动。
年初以来美债的上行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表现仍超市场预期。美国1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录得49.1、超过市场预期的47.2,其中新订单上行5.5至52.5,2022年6月以来首次站上荣枯线,显示岁末年初,美国终端消费提振下,制造业需求明显改善;1月服务业指数为53.4、高于预期的52.0,新订单大幅上行至55.0,新出口订单大幅上行5.7,也凸显了海外需求的强劲。
第二,通胀数据回落放缓,劳动力市场仍相对偏紧,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市场对一季度降息的预期。2023年12月美国核心CPI(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9%、高于预期的3.8%;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35.3万、超过市场预期的18.5万,平均时薪同比增长4.5%、高于预期的4.1%。“去通胀”步入第三阶段去“非住房服务通胀”后,偏紧的劳动力市场或为核心通胀带来一定粘性,成为通胀快速下行的阻碍。近期,美国联邦利率期货市场已对降息预期做出修正,CME(芝商所)市场交易数据显示,市场对美联储一季度的降息预期已由2023年12月22日的90.1%降至2024年2月7日的24.1%。
第三,随着供求矛盾的缓和,供给冲击与投机行为对美债收益率已相对弱化。2023年三季度以来,供求数据一度成为美债收益率的重要定价因素,历次美国财政部再融资会议、美债一级市场拍卖均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随着财政部一、二季度国债净发行规模明显回落,美债拍卖增发暂告一段落,交易因素的扰动正逐步弱化。1月9日以来,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市场的美债非商业净持仓从-15.6万张小幅增长至-13.8万张,市场做空的力量已在边际减弱。
向后来看,美债收益率或呈现“先下后上”的震荡格局。供求或难再通过期限溢价渠道持续抬升美债利率,美债定价重回基本面和中性利率渠道。截至1月底,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由2023年高点下滑90BP至4.0%,大部分由期限溢价贡献(回落60BP至-0.18%)。经济基本面(经济实际增速及通胀预期)及其影响的中性利率或成为后续决定美债中枢的关键变量。历史回溯来看,临近降息的1到2个季度,美债收益率或“易下难上”,而正式步入降息周期后,美债收益率下行多有所放缓。短期来看,以纽约社区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风险上升,叠加二季度降息预期的升温,美债收益率或趋于下行。中期而言,当下美国CBO(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24年潜在实际GDP增速为1.8%,美联储预计2024年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增速为2.4%,对应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中枢水平或在4.2%上下。随着金融风险担忧缓和、降息预期的正式落地,10年期美债收益率或向中枢回归,全年呈现“先下后上”的震荡格局。(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