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重磅】
美股全线收跌
周四(2月20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1.01%,标普500指数跌0.43%,纳指跌0.47%。沃尔玛跌超6%,摩根大通跌逾4%,领跌道指。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0.2%。个股方面,英伟达涨0.63%,微软涨0.53%,苹果涨0.39%,谷歌跌0.38%,脸书跌超1%,亚马逊跌逾1%,特斯拉跌超1%。
中概股逆市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6%,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涨3.31%。热门中概股方面,涂鸦智能涨超26%,万国数据涨逾12%,世纪互联涨超12%,哔哩哔哩涨逾8%,阿里巴巴涨超8%,公司市值一夜飙涨242亿美元。跌幅方面,文远知行跌逾18%,爱奇艺跌超9%,亚玛芬体育跌逾4%。
阿里巴巴2月20日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该季度,阿里巴巴实现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经营利润412.05亿元,同比增长83%;净利润464.34亿元,同比增长333%。该季度,阿里云商业化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达到13%,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在随后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面向未来,阿里巴巴将继续专注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三大业务类型。“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
美联储有高官预计今年还能降息两次
周四,美联储多位高官发声。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Bostic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两次,不过这一预测的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今年票委圣路易联储主席Musalem表示,货币政策应保持“适度限制性”,通胀改善可能停滞甚至逆转的风险正在上升。超鸽派的芝加哥联储主席Goolsbee预计,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PCE不会像此前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那样“令人警醒”。不过,如果推出大规模关税,这可能引发重大供应冲击、从而加剧通胀,他感到担忧。
日本1月通胀率升至两年来最高
据美国财经网站CNBC报道,日本1月份通胀率攀升至4%,创下2023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总体通胀率连续34个月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标。通胀数据增强了日本央行加息的理由,日本央行在一月份会议上已考虑加息,其意见摘要警告通胀风险和日元疲软。日本央行在总结中称,为了避免日元贬值和金融活动过热,日本央行有必要调整货币宽松程度,而这两者似乎都是由于对持续货币宽松的预期过高造成的。
OpenAI周活跃用户超4亿
美国财经网站CNBC报道称,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一位发言人周四表示,该公司的每周活跃用户在2月份飙升至4亿以上,突显了人工智能工具应用的快速增长。
2024年12月份,这家由微软投资的初创公司的每周活跃用户为3亿。其付费企业用户在2月份也突破了200万,比去年9月份的数据增加了一倍多。
巴西最高法院要求X支付超142万美元罚款
路透社称,根据当地时间20日公布的一项裁决,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亚历山大·德莫赖斯命令美国社交媒体平台X支付810万雷亚尔(约合142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该平台不遵守司法命令。
阿根廷最大国有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月20日,阿根廷政府发布官方公报宣布,总统米莱签署政令,该国最大国有银行——阿根廷国民银行正式改制为股份制公司。根据政令,改制后政府将持有99.9%股份,剩余0.1%由阿根廷国家银行基金会持有。
【今日关注(北京时间)】
7:30 日本1月CPI同比
15:00 最高检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
【新股申购】
汇通控股(603409)
申购代码:732409
发行价格:24.18元/股
发行市盈率:20.72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
主营业务:汽车造型部件和汽车声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车轮总成分装业务。
【财经热点】
蜜雪集团:拟通过香港IPO发行1705万股
2月21日,蜜雪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1705.99万股H股(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202.50港元,代码2097,预计3月3日正式上市。
新恒汇IPO“卡壳”
2017年推动韦尔股份上市后,虞仁荣在资本市场上名声大噪,被称为“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的眼光也并未局限在韦尔股份身上,2018年其与同为清华校友的任志军接手了以智能卡业务为核心的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恒汇”)。入主逾四年时间,虞仁荣、任志军于2022年“操刀”新恒汇IPO,该公司也有望成为虞仁荣旗下第二家上市平台。然而,新恒汇2023年3月IPO过会后,始终未有新进展。
今年以来130家港股公司实施回购
2025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活动频繁。根据Wind统计,截至2月20日记者发稿时,2025年以来,130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回购,总金额已突破300亿港元。整体来看,积极实施回购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蓝筹和互联网科技板块。从股价走势看,回购金额居前的个股多数有较好表现。机构人士称,港股回购热度不减,一定程度上传递出港股市场的乐观情绪。
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新高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显著回暖,截至2月18日,权益类基金业绩排行榜前10中有9只为主动权益类产品。与此同时,多只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最新净值创下成立以来新高。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在多重利好因素带动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改善,伴随热点逐步扩散,市场结构性机会明显增多,从而给主动管理型基金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间。
私募量化指增策略迎开门红
春节假期之后,A股市场持续震荡回升。在科技板块赚钱效应居高不下的同时,个股活跃度也在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综合渠道机构及量化私募业内相关信息,私募量化指增策略的业绩表现不俗。尽管市场的结构性强势特征较为显著,但多数主流量化私募机构旗下产品表现跑赢了业绩基准,体现出较好的市场适应性。不少量化私募对于年内量化私募行业的规模进一步复苏,抱有较为积极的预期。
“科技牛”交易拥挤度达历史高位
春节假期后,A股“科技牛”行情万众注目,资金大量涌入机器人、AI概念题材,截至20日收盘,已有26只个股在2025年翻倍。科技行情上涨多日,有研报数据表明,双创指数的交易拥挤度已经逼近历史高位,尽管长期产业趋势不改,短期存在情绪回落后大幅分化的隐忧。
科创板是市场各方讨论“科技牛”行情的核心焦点。其中,科创综指(000680.SH)覆盖97%以上的科创板个股数量与总市值,弥补了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三只指数覆盖不到的中小市值个股空缺。
公募招聘瞄准科技人才
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发展形势,基金公司开始紧急延揽科技人才,AI算法工程师、算法研究员、软件行业高级研究员等成为招聘热门岗位。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基金行业,基金公司需要前瞻布局,以科技赋能金融发展,才能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