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赵伟:开年债市延续强势行情,调整风险有多大?

2024-02-22 19:29:02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2月22日电 题:开年债市延续强势行情,调整风险有多大?

  作者 赵伟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赵伟

  岁末年初,债市收益率强势下行至历史低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破2.4%,创下近年来新低。往后将如何演绎?

  图1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破2.4%

  债市调整的风险有多大?

  从节奏上看,债市变化短端先下、中长端“紧随其后”,利率债收益率曲线整体较2024年12月中旬下移近25BP(基点)。信用债收益率整体所处分位数更低,尤其是高评级中长债。

  图2 收益率曲线自2023年12月中旬整体下移25BP

  收益率的强势下行,与流动性环境的边际转松、配置盘“抢跑”、股债“跷跷板”等有关。具体来看,央行公开市场加码、财政存款投放,叠加年初降准释放万亿流动性等,带动银行间资金利率明显转“松”;保险等机构年底加码配置长端利率债;年初股市表现相对平淡等也一定程度影响市场情绪。同时,越来越“卷”的机构行为带动收益率强势下行,与资金利率背离。而流动性宽松、降息预期等对债市的利多已过度定价,或导致市场情绪反复。

  债市后续变化取决于基本面、机构行为

  回溯历史,2010年以来,债市共经历5次明显调整,以2018年为分界点,后续调整节奏明显缩短、幅度收窄。2016年10月开启的一轮债市调整长达15个月。在此之后,债市调整节奏明显缩短。

  图3 2010年以来,债市共经历5次明显调整

  其中,债市收益率上行的直接触发因素均为流动性收紧,大多与金融监管等因素有关。例如,2013年“打击”非标,2016年“收短放长”引导去杠杆,引发流动性环境收紧;2020年和2022年流动性环境边际回升与疫后修复有关,但后续驱动不同,前者与压降结构性存款有关,后者主因理财赎回加大流动性压力等。

  图4 收益率上行的直接触发因素均为流动性收紧

  调整节奏、幅度和曲线形态变化的背后,是经济基本面和机构行为变化等的映射。基本面上,伴随着地产大周期的切换,政策利率下调带动广谱利率明显回落。期间,机构行为也明显变化,“资管新规”重塑行业格局,机构偏爱短久期“安全”资产,但合意资产明显收缩,“资产荒”现象加速。

  中短期债市潜在风险或在累积

  第一,当前收益率强势下行,已与资金利率明显背离,尤其是非银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或相对有限。岁末年初,银行间流动性水平维持平稳,但非银端资金利率并未有明显回落。资金分层现象在年初依然相对突出。往后来看,由于政府债券募集缴款到资金运用存在时滞,当供给放量时,资金面压力往往容易上升,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或干扰资金面。

  第二,交易拥挤或放大资金波动。相较于配置型机构,基金等交易型机构负债稳定性较弱,更易受到流动性冲击;杠杆加足下,机构对资金波动或更加敏感,容易放大资金面波动对债市的影响。同时,稳增长“三步走”逐步推进带来利空因素也在累积。

  第三,中短期债市潜在风险或在累积,但出现持续性调整的概率较低。经济需求修复平缓背景下,资金易滞留金融体系,叠加地方化债推进等,或阶段性加剧“资产荒”;当收益率出现一定调整后,机构“买债”热情或再度被点燃,例如,2022年11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低位上行20BP左右,机构配置再度加码。(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余坤航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