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年内13家支付机构领罚单 有机构被罚没近1200万元

2025-02-22 08:48:44 证券日报

  年内13家支付机构领罚单 有机构被罚没近1200万元

  本报记者 李 冰

  2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发布外汇行政处罚信息,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付电子支付”)因违规被罚没4.4万元。

  截至2月21日,年内已有13家持牌支付机构被监管部门处罚,处罚内容从警告到“双罚”,还有机构最高被罚没1199.237万元。

  具体来看,智付电子支付违反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5〕13号)第二条第三项的相关规定,违法事实是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的行为。

  2月份以来,已有3家支付机构被警告或被处罚。例如2月14日,山东一通支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未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被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予以警告。同日,开联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因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被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罚款118.85万元,时任该公司总经理徐某祺被处罚款10.83万元。

  “上述罚单反映出支付行业处于严监管态势,重罚领域主要包括反洗钱违规和网络安全问题等。”叶银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关注领域更加细化。从违规事由来看,反洗钱、商户真实性及合规性依旧是监管工作的重点,还包括一些支付机构此前未加以关注的事项,例如“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未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025年以来,支付行业严监管态势持续。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共有13家支付机构被监管部门处罚(以罚单公布日期为准),合计罚没金额超千万元。其中,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术有限公司被罚没金额最高,该公司因存在交易信息设置及上送不规范、支付接口管理不规范、未落实外包管理相关规定、未按规定将手续费收入计提至特定自有资金账户等8项违规行为,被罚没共计1199.237万元。

  另外,从被罚案例来看,未落实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的要求;违反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未严格落实商户实名制;风险监测系统未能对可疑交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等均是监管关注的重点领域。

  “今年以来,支付机构密集收到罚单体现了监管全覆盖、‘无死角’的态势,未来在监管全面趋严的情况下,后续可能出现新的监管处罚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支付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合规意识,更加重视合规发展,认真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交易信息核实义务,完善科技系统建设,积极践行自身责任,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叶银丹建议,支付机构应加强合规建设,一是加强反洗钱合规管理;二是提升商户真实性管理;三是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四是规范支付接口管理;五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六是加强内部培训和教育;七是建立全面的合规管理体系,将合规工作落实到支付业务的各个环节,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