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对话GE医疗孙旭光:很多数字化产品都是在中国首发再推向全球

2025-04-10 14:38:0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4月10日电 (王玉玲)“我们在今年带来了80款高端医疗设备,覆盖高端/超高端CT、磁共振、核医学、可视化诊疗等设备,这些展品100%融入AI功能,体现在工作流、智能化、支持图像高清和性能等方面。”9日,在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下称医博会)期间,GE医疗中国首席技术官孙旭光在接受中新经纬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孙旭光表示,根据GE医疗2023年做的调研,在参与调研的国家中,中国医生对人工智能的信赖度最高。中国医院的CT、核磁每天需要处理的患者数量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需要用AI、数字化的方式来减轻医生工作量。

  中新经纬注意到,GE医疗在2025年规划中,提到人工智能融入产品核心商业模式。

  “中国的医疗人工智能氛围非常好,首先从调查结果和实际情况来看,中国需求比较强烈,其次,中国的资源比较丰富,第三,中国从需求到推出解决方案、产品的速度非常快。现在我们很多数字化产品和项目,都是在中国首先推出,六个月或一段时间以后再推向全球。”孙旭光说道。

  融入AI功能将如何影响经营?孙旭光认为,当AI功能能够帮助到病人和医院,也会增强GE医疗设备的竞争力,以此支持企业发展。“从全球战略上,GE医疗近几年的收购并购基本上都聚焦在AI上,它对于设备厂商来讲,在设备内置AI和整个影像链上面的技术创新,给整体创新研发实力带来加持,这对于整体设备销售也会带来帮助。”孙旭光说道。

  对于AI医疗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孙旭光表示,一方面,是医疗机构的接受度提高,应用深化,另一方面,从设备与AI融合层面,以前是硬件比较强,现在AI软件也能够反哺提升硬件性能。例如图像的清晰度,以核心部件探测器为例,原来探测器硬件要求都比较高一些,现在软件和算法可以和硬件互补,在这种情况下,硬件降低了要求,通过软件补充达到同样的图像质量。

  除了深度融合AI,作为一家跨国企业,GE医疗也在推动本地化研发制造。孙旭光表示,在本届医博会上,GE医疗中国团队主导研发比例、国产化率也突破历史新高,80款产品中有24款新品展出,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占比50%。

  “GE医疗在中国运营超过100年的历史,拥有很强的本土化布局和国产创新实力。我们在中国销售的绝大多数产品已经实现在中国境内生产。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保持不变。”孙旭光说道。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