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银行>>正文

存三年不如存两年?多家银行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

2025-04-10 15:10:24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4月10日电 (魏薇 实习生 陈卓)4月起,部分银行调整存款利率产品。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本次调整主要集中于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中长期限的存款利率产品,有银行五年期存款产品利率直降40个基点。与此同时,调整后,有银行出现三年期和两年期存款产品利率倒挂的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部分银行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核心逻辑依旧是控制负债成本,以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

  两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倒挂

  “周一(4月7日),我们行存款利率刚降。”平安银行北京某网点工作人员表示。4月9日,中新经纬以客户身份咨询该网点,工作人员介绍,该行“平安存”产品三年期定存年利率由2.05%下调至1.65%,下调40个基点。不过,该行近期在售三年期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年利率2.0%。

  中新经纬注意到,“平安存”两年期定存分为500元起、1万元起两档,年利率分别为1.65%和1.70%。也就是说,存两年比存三年的利率高。

  浦发银行北京某网点工作人员称,4月7日起,该行特色定期存款“安享赢”三年期年利率从2.15%降至2.05%,下调10个基点。

  除了上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4月起,部分中小银行也下调了存款产品利率。安徽新安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4月4日对存款产品执行新的利率政策。调整后,两年、三年存款利率分别为2.65%、2.60%,分别下调15个基点、20个基点。一年期、六个月、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维持不变。该行同样出现两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

来源:新安银行微信公众号

  “自4月1日起,上海华瑞银行五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从2.7%降至2.65%。”一位储户提供的与上海华瑞银行客服的聊天截图显示。中新经纬在该行小程序上查询发现,调整后,华瑞银行五年定存利率低于三年期定存2.70%。

来源:上海华瑞银行微信小程序

  武汉众邦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该行于4月1日起分别调整大额存单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调整后分别为2.4%和2.5%。与此前对比,两期限品种分别下降20个基点和40个基点。

  此外,中新经纬查询发现,广西融水农商银行、广西资源农商银行、广东南澳农商银行、江西江州农商银行、江西庐山农商银行等农商银行也在近日发布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

  多家银行表态“压降负债成本”

  目前,净息差下行仍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至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54%、1.54%、1.53%、1.52%,呈环比下降趋势。

  在近期上市银行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不少银行被问及如何稳定净息差,而控制负债端成本就成为其中的重要举措。

  “工商银行坚决不打价格战。”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在该行2024年业绩会上表示,从工商银行自身情况来看,2024年工行主动加强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负债布局调整,优化大类资产摆布,强化负债成本管控。

  姚明德称,2025年,工行将努力提升风险定价水平,实施全口径负债的成本管理,杜绝“内卷式”竞争,主动优化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同时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让流动性资金、结算性资金占比不断提升,实现银行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与其纠结投放高风险资产获取利差收益,不如下决心降低负债付息率,来更好投放低风险稳收益资产。”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在该行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在资产收益率和负债付息率非对称下行的背景下,控制息差收窄幅度的关键在于压降负债成本。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2024年建行主要是抓两头,既对三年期以上以及其他一些付息率比较高的存款进行有效管控,又大力吸收低成本的高价值存款,通过负债结构的优化,有效控制了负债成本。生柳荣称,下一步,建行将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的结构优化和存贷款的定价管理。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近期部分银行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核心逻辑依旧是控制负债成本,以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与此同时,国内降息预期开始升温。对银行来讲,提前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也可视作未雨绸缪,为降息之后更好地控制负债成本提供腾挪空间。

  为何会出现三年期和两年期存款利率倒挂?薛洪言认为,短期利率更多地反映当前利率水平,中长期利率则计入了更多的未来利率变动预期。存款利率出现期限倒挂,表明银行预期未来利率会进一步下降。个别银行通过提前调降中长期存款利率来控制未来负债成本,就容易出现期限倒挂的现象,导致3年期存款利率比2年期还要低。

  “存款利率继续下行已无悬念。”薛洪言称,一方面,政策层面将“稳增长”置于首位,多次表态择机降准降息。若央行如市场预期般在二季度下调MLF利率,商业银行按“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需同步调降各期限存款利率,且中长期品种降幅可能更大。另一方面,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刺激内需成为政策必选项,降息的紧迫性有所提高。存款利率下调可直接缓解银行息差压力,为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腾挪空间。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