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李迅雷等:大都市化趋势下,遍地新城未来命运如何?

2019-04-17 14:31:25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7日电 题:《李迅雷等:大都市化趋势下,遍地新城未来命运如何?》

  作者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梁中华(中泰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加上国家重点支持的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味着大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将成为中国进一步城镇化的新型特点。过去中国城镇化进程以遍地新城、新区的模式为主导,为何要转向人口向少数区域集中的大都市圈建设?国际上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又会对经济带来何种影响?笔者以长三角一体化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为何要进行大都市化建设?

  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决定城市最优边界。城市发展存在两个相反的效应:集聚效应(agglomeration effect)和拥挤效应(congestion effect)。人口集聚会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并可能存在规模经济,因此人口集聚带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吸引人口流入而产生集聚效应。

  但人口集聚还会带来生活成本的升高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的下降,从而降低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而产生拥挤效应。人口流动使得两个效用此消彼长,当两个效用相互平衡时,城市规模达到最优边界。

  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是各国城镇化普遍遵循的规律。例如,当前美国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东、西沿海地带的都市圈,而中部平原地带人烟稀少;日本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三大都市圈;韩国一半以上人口集中在首尔的大都市圈。从大城市人口占比来看,过去这些年,中国大城市人口占比尽管有所提升,但和其他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而人口的充分流动,也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收入水平的差异是驱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所以人口流动会朝着缩小收入差距方向发展。中国各省GDP占比和人口占比并不完全匹配,说明各地区的收入差距较大,也从侧面表明,中国地区间的人口流动依然不够充分。

  中国各省GDP占比与人口占比(%)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所以一方面人口要继续从农村向城市、从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另一方面,中国一线大城市边界受到限制,容纳能力有限,出现一些大城市病,需要增加大城市的容量。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推进的。

  二、东京湾区的国际经验

  要说国际经验,日本的东京湾区也做过明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划和管理,与中国推行的模式有些类似。

  195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了区域规划建设的延续性,使得区域协调有据可循,经过多次规划逐步形成了以东京为核心,以神奈川、埼玉、千叶、群马、枥木、茨城、山梨周边七县为腹地的湾区都市圈。之后日本政府又陆续出台了建设规划,而建设规划的制定需要经由特定的委员会审议通过,委员由区域内各地行政长官以及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名额构成。

  随着东京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该区域内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完成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东京湾区建设初期,神奈川、东京、埼玉制造业占比较高,伴随着湾区建设的进行,制造业向外围县市转移,东京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在此之后,东京湾GDP增长速度领先全国,与此同时人口不断积聚,东京湾成为日本国内经济的增长引擎。

  东京湾区成为日本经济增长引擎(%) 来源:日本内阁府、日本统计局,中泰证券研究所

  三、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势和挑战

  长三角一体化是在现有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融合、促进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并以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的发展战略。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后,跨省市之间的区域协调机制正式建立,“一体化”战略实施进一步落到实处。

  长三角城市群区位图 来源: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泰证券研究所

  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建设涉及到上海、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重要城市在内的26市。按照2016年的规划,长三角地区将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空间格局。长三角将以上海为龙头,推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强化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聚合发展,形成“一核五圈四带”的空间格局。

  从现实条件来看,长三角地区有几点突出优势,使得这块区域的增长空间巨大。第一,长三角自然禀赋优良,交通便利。长三角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水资源充沛并且水系发达,拥有诸多沿海良港。航空方面,上海浦东、虹桥是区域内最大的航空枢纽。较为发达的高铁网络和道路交通也是区域经济的优势。

  第二,产业体系完备,区域经济互补性强,创新潜力较大。上海第三产业发达,金融业以及批发零售行业占比高,浙江依托信息经济优势,金融业、批发零售业独具特色,江苏、安徽制造业占比较高,其中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

  从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角度来看,上海遥遥领先,江苏作为大省,研发投入多,专利也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苏州的专利申请数异常高,甚至比南京都多。

  长三角26市专利情况 来源:省统计年鉴,中泰证券研究所

  第三,人口持续净流入,随着户籍制度放宽人口有望进一步集聚。除上海人口基本维持不变以外,长三角区域内大城市仍然对人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人口持续流向区域内经济发达城市。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城市的户籍制度仍然对人口流动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未来随着户籍制度放宽,人口有望进一步集聚。

  但长三角一体化要达到深度融合的程度,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与国际其它大都市比,依然有较大差距。在经济总量和国际竞争力方面,长三角城市群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长三角区域内部经济发展质量分化较大。从城市人均收入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大城市优势明显,安徽各市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从产业结构看,上海第三产业最高,浙江、江苏次之,安徽的第二产业相对较高。以高增加值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往往带来更高的税收收入,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上海和浙江各大城市的经济质量高于江苏和安徽的各大城市。

    长三角人均GDP与GDP增速 来源:省统计年鉴,中泰证券研究所

  所以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度推进,需要更多的工作要做,尤其关键的是,行政边界如何打破或许是最需要切实解决的难题。人口进一步的流动、产业布局的规划、各地方利益的权衡等等问题,都需要逐步放宽行政边界的管理,这或许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最大挑战。不过目前区域合作机制已经在逐步完善,现阶段已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协调体系,其中包括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区域合作办公室等合作机制分管决策、规划、协调和执行环节。

  结合国际经验,我们认为,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在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平衡收入差距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中新经纬APP)

李迅雷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董文博)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