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前删除核心软件代码 男子被判侵犯商业秘密罪
4月23日下午,北京市检察院召开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杜邈指出,在相关知识产权检察案件中,高新技术类案件涉及领域广泛,专业性不断凸显。
杜邈介绍,2023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11件20人,同比上升50%,重点打击涉及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办理高新技术类刑事民事、行政检察案件32件,涉及自动驾驶点云数据标注工具、网络金融安全交易装置、印刷检测软件、数字资源数据库等。如海淀院办理的李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李某某作为某软件开发公司员工,在离职前删除公司用于通讯业务管理的核心软件代码并拷贝、上传至本人控制的服务器,以新公司的名义继续对外销售该款软件,后李某某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被法院依法判处刑罚。(李佳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