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汽车>>正文

多家上市公司比拼汽车智能座舱新品 AI大模型上车争议不断

2025-04-27 07:29:42 财联社

  多家上市公司比拼汽车智能座舱新品 AI大模型上车争议不断|车展新势力

  智能化带来的新产品、新技术正在全面重塑整个汽车产业。在本周举行的2025上海车展上,汽车智能座舱技术和辅助驾驶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厂商比拼的焦点。

  财联社记者从多家头部供应商展台了解到,智能座舱产品整体迭代方向都是功能集成,只是由于智能座舱的架构覆盖域控制器、感知与交互设备、显示系统、通信模块及云端服务等多个领域,各家厂商因切入点不同,实际研发出的产品差异较大。

  此外,业内对AI大模型融入智能座舱这一发展趋势也存在一定争议,“技术不成熟”、“未经充分安全验证”等是行业人士频繁提到的问题。

  功能集成是趋势,厂商路径分化

  财联社记者发现,在智能座舱研发方向选择上,伟世通、中科创达(300496.SZ)、德赛西威(002920.SZ)等厂商都选择聚焦座舱域控制器,依托高通芯片来进行技术迭代,发展方向聚焦于功能集成和CPU能力提升。

  “功能集成对整车厂来说意味着成本下降,原本需要采购几个产品,现在只需要采购一个,但对于我们供应商来说,集成难度更大,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国际汽配厂商伟世通的一位工作人员受访表示,他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推出的配置了最新款高通8775芯片的新一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这个产品把更多的能力都集中进来了,是我们最先进的座舱域控制器,我们下一代产品搭载(高通)8397芯片,整个产品架构将更简单,但CPU的能力会变得更强。”

  据悉,伴随汽车智能化加速,座舱域控制器的需求量激增。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交付量达到673.19万辆,同比增长超70%,渗透率从2023年的17.56%提升至29.37%。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芯片市场规模达360亿元,需求量达1.8亿颗。市占率方面,德赛西威等本土厂商受益智能座舱技术下沉,整体市占率领先,伟世通等海外厂商在中高端市场仍享有显著优势。

  与上述厂商聚焦域控制器不同,均胜电子(600699.SH)选择发挥自身产品多样化的优势,研发出了一整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本次车展上,公司首度推出的沉浸式智能座舱产品融合了AI大模型、可折叠方向盘、电动安全带、DMS、光场屏等十几个产品或技术。

  据悉,作为头部汽车供应商,均胜电子业务横跨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两大领域。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均胜电子在座舱域、车身域、智驾域、网联域、动力域等环节都有技术积累,使得其具备跨域融合的能力,有能力推出整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大模型上车成看点,业内争议声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AI大模型等技术横空出世,软件在智能座舱领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给软件开发商创造了更多机会。代表厂商如科大讯飞(002230.SZ)就选择绕开域控制器等硬件,直接从软件入手布局智能座舱业务,主要产品为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

  科大讯飞相关工作人员向财联社记者介绍,AI大模型技术是当前智能座舱软件环节的主要看点,业内期待AI大模型的融入能大幅提升座舱的感知与交互能力,“大模型的深度搜索是软件厂商比拼的重点。”

  “去年我们做的是让AI大模型开始上车,让用户初步体验大模型的能力,今年我们推出的新一代平台是个智能体的概念,能够实际满足用户需求,允许用户去定制具体的能力,然后实现上车。”车展现场,科大讯飞工作人员展示了星火平台的跨APP搜索能力,比如可同时在多个影视APP中搜索片源等。据悉,华为的全新一代鸿蒙座舱也主打类似跨平台搜索功能,主要应用在车载影音娱乐环节。

  虽然AI大模型上车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此举在业内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AI大模型并不是成熟的技术,让这种需要快速迭代的技术上车,隐患是很大的。”、“汽车最核心的是安全,没有进行充分安全论证的新技术都需要打个问号。”、“现阶段大模型上车还处于概念阶段,很多实际的技术问题还需要解决。”展会上,多位从业者向财联社记者表达了对AI大模型上车的焦虑。

  据悉,近年来,汽车智能化加速带来不少软件更新问题,厂商被指可能利用软件更新(OTA)来掩盖产品本身存在缺陷逃避召回责任。对此,近期工信部官网发文明确要求,“降低频繁OTA,做好版本的风险管理,验证充分再上车。”此举被解读为可应对AI大模型等新技术盲目上车带来的潜在风险。

来源:财联社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