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汽车>>正文

产业链协同打开增量空间,黑芝麻智能以生态联盟加速全球化破局

2025-04-27 18:07:12 中新经纬

  2025上海车展期间,黑芝麻智能与英特尔的合作不仅展示了技术实力,更凸显其结盟式发展的战略思维。

  2025年4月23日,黑芝麻智能与全球半导体巨头英特尔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开发“英特尔&黑芝麻智能舱驾融合平台”,通过整合英特尔在智能座舱芯片与高性能车载显卡的技术优势,以及黑芝麻智能华山A2000系列全场景辅助驾驶芯片、武当C1200系列跨域融合计算芯片的硬核实力,打造兼具高性能、高性价比与高安全性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为全球车企提供智能化转型的“超级底座”。

  舱驾融合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双向技术赋能。

  英特尔以智能座舱芯片及车载独立显卡的算力优势,支撑座舱交互体验的极致流畅;黑芝麻智能则通过华山A2000芯片的全场景感知能力和武当C1200芯片的多域融合架构,为辅助驾驶系统提供确定性算力保障。双方联合开发的软件基线进一步打通座舱与智驾系统的数据链路,实现“交互体验升级”与“驾驶性能跃迁”的双重突破。该平台支持模块化设计,可灵活适配从经济型到高端车型的差异化需求,助力车企缩短开发周期达40%,同时降低跨平台适配成本。

  根据规划,双方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发布舱驾融合平台参考设计,并同步推进量产准备。这一时间节点紧贴行业向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转型的窗口期,有望为车企提供“即插即用”的跨域融合方案,加速L2+至L4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规模化落地。

  “黑芝麻智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正如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所言,“我们与英特尔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ADAS SoC和座舱SDV SoC领域的优势,以高性能和高性价比,为客户提供具备高可扩展性的舱驾融合平台,满足从L2+到L4的场景需求。”

  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OEM&ODM销售事业部总经理郭威表示:“与黑芝麻智能的合作,将释放英特尔在软件定义汽车上的深厚积累。我们希望,英特尔和黑芝麻智能联手打造的舱驾融合平台,能为终端用户提供他们所重视的高等级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能力。”

  如今,智能汽车竞争已从单点技术比拼转向生态体系对抗。无论是技术纵深的跨域融合创新,还是产业链的全球化协同布局,其核心目标都是争夺智能汽车“新物种”的定义权。

  黑芝麻智能的合作伙伴并不仅是英特尔。在2025上海车展上,安波福首次公开展示了基于单SoC芯片打造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中的武当C1200家族芯片即由黑芝麻智能开发,也是其首个基于本土芯片打造的跨域融合计算平台,基于单颗芯片实现了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车身控制等多个域融合。据悉,辅助驾驶方面可实现NOA及HPA等功能。

  近年来,黑芝麻智能已经走在了发展的快车道上。

  产品方面,凭借自研ISP、NPU两大核心IP,构建了华山系列(辅助驾驶芯片)与武当系列(跨域融合芯片)两大产品线,并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过去几年,公司通过A1000(本土首款车规级高算力芯片)、C1236(全球首款跨域融合芯片)等产品持续突破,2025年推出的A2000系列更以全景通识高算力设计,率先支持大模型端侧推理,推动AI计算效率再升级。

  量产成果方面,黑芝麻智能的华山A1000系列芯片成功赋能了多款市场上的热销车型,尤其是吉利银河E8、领克07、领克08等车型,这些车凭借卓越的智能驾驶功能赢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评价,进一步验证了A1000系列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强劲表现。吉利银河,作为吉利新能源的核心品牌,2024年销量达到49.4万辆,同比增长80%,并且2025年销量目标定为100万辆,预计黑芝麻智能将在这一进程中继续扮演关键角色。

  此外,发布会上,黑芝麻智能联合东风汽车、均联智行宣布,基于武当C1296芯片的首个国产单芯片中央计算平台量产启动。该舱驾一体化方案正式进入量产阶段。C1296采用7nm工艺,首次实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与车身控制的硬件级资源整合,支持多域数据实时互通,可灵活适配经济型至高端车型需求。该方案将率先搭载于东风汽车旗下多款新车型,计划2025年达到量产状态。

  在智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黑芝麻智能犹如一颗迅速升起的新星,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和广泛的产业合作,深刻地改变着智能汽车芯片领域的格局。

  在智能驾驶从“功能竞赛”转向“生态竞合”的当下,黑芝麻智能的“技术-场景-生态”三维战略,正为其构筑长期增长壁垒。

  未来,随着跨域融合架构的普及与全球化合作的深化,这家中国芯片企业或将成为重构智能汽车产业规则的关键力量,持续为行业注入创新动能,开启智能计算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