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5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10项政策,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相信5月7日和2024年9月24日一样会载入史册。”经济学家、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接受中新经纬宅男财经专访时表示,这10项政策不仅对中国资本市场重大利好,而且对于中国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也会产生利好影响。
(注:2024年9月24日当天,央行宣布推出一揽子增量货币政策工具,被市场称为“9·24新政”,其核心内容包括降准、降息、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力度和覆盖面均超出市场预期。)
向松祚提到,5月7日央行宣布的十大政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力度更大。向松祚表示,首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其次,几乎所有相关的利率都做了下调,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此外,政策还指出,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这是相当大的规模,力度是空前的。”向松祚说。
第二个特点:针对性更强。向松祚指出,这体现在四大方向,一是着力提振消费,这是今年中国经济最重大的任务;二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定消费;三是稳定股市、活跃股市;四是针对科技创新的发展,央行提出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科技创新企业以后不仅可以上市融资,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还可以发行债券。相关的机构可以申请贷款,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
第三个特点:措施更多。向松祚提到,央行是数量性政策工具和结构性政策工具同时使用、相互补充、相互加强。降准降息是数量性的政策工具,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贷款数量,来影响市场和经济。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针对具体的行业所创设的政策工具,比如养老、消费、房地产等,是要解决某一个领域的问题。央行发布会提到的十大措施,很多是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所以措施更多。
“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我是相当乐观的,我认为这些政策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向松祚最后表示。
(责任编辑 董湘依 制作 郑铮 宅男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