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王忠民:未来大数据可以消灭信息不对称的鸿沟

2019-07-17 17:46:17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7日电 题:《王忠民:未来大数据可以消灭信息不对称的鸿沟》

  作者 王忠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

  我想跟大家分享四个方面的观点。第一,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过去金融领域当中处理的信息不对称,会进一步演变为算法不对称。如果看中国经济,无论从货币发行、流动性、信贷、证券化,乃至于保险等等,我们无非是追求信息不对称当中的收益,如信息的多少、强弱、及时与否。这可以通过机构的运行,通过资管办法,通过其他的逻辑获得超额收益,以达到金融当中的平衡。

  从信用的角度来说,如果所有信用能够拿到金融当中用,能够带来信用的回报,才可以说是把所有自然人、所有企业、所有金融产品端的信用逻辑向正向逻辑当中无限地发展。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在所有的金融场景当中,是谁的负向逻辑越大谁越能获得回报收益的最大化,乃至于社会信用、金融信用、证券化的信用、杠杆化的信用等都是追求负向最大化。

  如果有了大数据,我们会发现今天的大数据逻辑当中,过去的数据是全部存留的,不能更改。而使用区块链数据存留的方法,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件偏离信息不对称的事物,都可以在事后的算法当中揭露出来。遗憾的是过去的信息都是过去信息,今天如果把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物品通过物联网的形式实时、清清楚楚地记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过去的信息和头部场景的信息完全贯通,信息对称了以后谁走得快都不可能发生,只有用算法才可以走得快、才可以挣钱,想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已经没办法挣钱了。

  在机器上输入现在的信息和过去的信息,让机器之间博弈,把人类在这样一个规则体系当中未来的信息全部拿回来。再把过去、实时、未来的信息输入其中,把未来所有人类应该有的信息逻辑的全部可对称性发出来。这时候我们会感觉到金融领域当中过去基于信息不对称挣钱的逻辑,瞬间被我们的大数据的逻辑、实时的数据逻辑全部消灭,这个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从此远离我们而去。

  我们需要的是如此庞杂的信息,谁的算法最优?算法最优不是静态的。永远只有更优,而没有最优的算法逻辑。算力和算法的持续进步,是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和场景进行竞争的唯一路径,谁在这个赛道当中胜出,谁就是未来的赢家,谁止步不前谁就是半路的赢家。

  第二,很多人都认同移动支付这个环节,在中国的金融领域当中用得最好。但是下一个支付逻辑是什么?交叉互验可以最高效率的解决我们未来在支付环节当中唯一的安全性问题。

  我们发现人有瞳孔、基因、指纹、声纹,这些天然的唯一性的东西,在今天可以成为数字化逻辑,就是一串代码,而且这个代码是原始的代码,甚至这个代码可以把生物特性的唯一性以及每天的变化在新的代码当中微弱改变,供给所有的识别系统。

  语音端也可以成为所有支付的信息集。这个信息集成在任何一个芯片,既使是未来的柔性芯片,甚至是一个很薄的柔性芯片,它贴在人的皮肤当中就可以执行这样的逻辑。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正在从原来的手机端支付变成语音端支付,未来或许还会变成脑端的支付,我想了就传输出去,不用语音。

  当然“脑机合一”、“脑码合一”还没到来,但是我们预计下一个时期已经是“音人合一”了。人本身就是一个移动式架构,是一个分布式架构。如果我们把基于这样一个分布式的、移动式的、语音端的东西合而为一,人就可以不仅仅实现支付,也可以作为一个账户。这个时候以人为本体的所有金融场景,就可以演变出我们今天的移动支付场景,被语音端替代,今天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乃至于金融机构都被我们用人这样一个主体重新确定、定义和完全改变。

  第三,过去的金融逻辑是集中化的、中心化的和组织体的,比如银联。但是中心化的东西是要花钱的,基于行政费用角度看,构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费用永远不够。那么就很难达到信息的充分性和及时性。而现在国内有京东金融平台,有阿里、腾讯的平台;在全球有Facebook、Google的平台,这些平台在过去开发产品和进行市场应用的时候,已经收回了成本,而且边际成本为零。

  如果把基础设施的部分变成了边际成本为零,把它提供的所有软件服务变成了边际成本为零,把所有硬件,把它的平台公司、人工智能、区块链,全部变成一个服务的架构和服务的系统,全部是免费的,那么中心化和有投入的,以及难以赶上技术进步的中心化组织逻辑和中心化价格逻辑,就会全部被推翻。注意,这个时代已经来临。

  第四是协议及制度。我们发现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网址还是其他的信息记载方式、传输方式,无非是最先做的人签署了一个共同的协议,这个协议就成了一种制度,大家共同遵守。如果协议即制度,其最主要的层面是制度的底层运行层面,也即组织方式。如果协议就是制度,延伸到最底层的层面,现在我们就不能按照原来的金融定义去定义券商、定义保险、定义证券、定义银行、定义基金了,而是要看谁能够在今天的数据世界当中签出这样的协议。谁走在最前面、谁做得最好就成了标准。

  制度的最低层面是组织,组织又上升到标准。当然,协议上升到最高层面,就是一种制度,当我把这一类全部的群体,无论供求方面还是信用方面、承载方面,全部都融合其中的时候,我就是这个制度的架构。如果说从通讯时代开始就是协议即制度,今天到了数字化时代我们才感觉到它,如何创造最头部的协议,才是今天去替代和创造出新的东西、新的组织、新的标准、新的制度的根本逻辑和方法。(中新经纬APP)

  (根据7月16日王忠民在“金融科技下半场——第一届资管科技行业高峰论坛”上发言整理)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冯方)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