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股市>>正文

从“仙股”到10倍大牛股 这些港股公司为何实现逆袭?

2024-09-04 07:35:51 证券时报

  从“仙股”到10倍大牛股

  这些港股公司为何实现逆袭?

  证券时报记者 臧晓松

  在境内IPO政策收紧之际,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赴港上市。与此同时,在港股上市后成为“仙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截至9月3日收盘,有近1000家港股上市公司股价低于1港元,超过1400家公司股票单日成交额低于500万港元,超过1100家公司股票单日成交额低于100万港元。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云集的“仙股”中也跑出不少“超级牛”。2020年以来,包括雅迪控股、晋景新能、汇聚科技在内,有多家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倍。

  “仙股”逆袭成大牛股

  2016年5月19日,雅迪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电动车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雅迪控股上市后被现实“打脸”:股价根本上不去。事实上,就在上市前一天,由于未获足额认购,雅迪发售价确定为招股价下限1.72港元/股。上市首日,雅迪股价跌至1.32港元/股,当日跌幅达到23.3%。

  在接下来的3年里,雅迪控股经营业绩“一路高歌”,但股价和成交额却持续低迷。2018年11月份,雅迪控股单日成交额只有几十万港元。这一年,雅迪售出电动两轮车近504万辆,创下历史新高;收入同比增长约26.3%至99.17亿元。这也是雅迪连续第五年创下收入新记录。

  由于小市值公司股票流动性差,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港股市场对其整体关注度低,雅迪控股也未能幸免。上市后第三年最低跌至0.88港元/股,公司市值一度跌破30亿港元。对于上市后在二级市场遇冷,雅迪内部人士曾进行复盘,“股价上不去,还是因为雅迪作为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没法儿给估值。”当时甚至有投资机构人士称,雅迪控股就参考超威动力、天能动力的估值——当时这两家公司估值分别只有3倍至5倍,“这么算的话,雅迪市值只有十几亿元。”

  面对这样的局面,雅迪控股董事长董经贵开始带领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在香港拜访投资人,“就是一家一家跟人讲,我们未来想做什么。”在雅迪控股核心团队主动“走出去”的同时,主动到雅迪控股调研的投资人也越来越多,“那年夏天,我们跟投资人开始互动起来了。”雅迪控股董事、财务总监石锐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不少投资者为公司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正是在2019年,电动两轮车新国标落地实施,标志着电动两轮车换购潮正式开启。在这一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存量超过3亿辆,其中超标车超过2.5亿辆。根据不同城市政策,这些超标车将在3年至5年内有序退出市场。新国标实施以后,电动两轮车市场重新洗牌,许多小厂家难以为继,作为行业领头羊的雅迪控股则吃足了“红利”。

  2020年后,有私募机构开始买入雅迪控股,接着是公募基金开始买入,然后海外资金也慕名而来。

  自上市以来,雅迪控股经营业绩节节攀升。上市首年,雅迪实现营业收入66.68亿元,当年净利润为4.3亿元;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9.73亿元,当年净利润5.16亿元。2021年,公司净利润首度突破10亿元,达到13.69亿元。

  天时地利人和,雅迪控股这只“仙股”迎来逆袭时刻。从2020年3月到2021年1月,公司市值从50亿元飙升至500多亿元,成为10倍的“大牛股”。

  这些“仙股”也实现逆袭

  除了雅迪控股以外,还有多只“仙股”实现逆袭。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20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0倍的港股公司还有不少。

  跨界至电池回收领域的晋景新能,在最近一年时间内股价涨幅超过14倍。

  晋景新能原名“金仑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上市时主要从事建筑业务,此后在2022年获得了香港首块动力电池处置、运输及出口的全套牌照,并通过收购本地领先的再生资源企业掌握动力电池处理与循环利用的核心资源与技术,打造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

  2023年7月12日,晋景新能股价只有0.28港元/股,公司股票成交量也持续低迷,甚至出现“零成交”。2023年8月,欧洲《新电池法》生效后,我国电池企业出口欧洲必须要满足欧盟对电池材料回收处置与再生利用的要求,该法案还对动力电池使用再生材料要求达到一定比例。随着一系列新政策的推动,晋景新能开启从“仙股”向牛股的“冲锋”。

  今年2月19日,晋景新能宣布与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布局海外动力电池市场,计划搭建电芯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全球服务体系。

  今年8月13日,MSCI公布8月份指数审议结果,晋景新能被纳入全球小型股指数,这也显示资本市场对公司表现及价值的认可,预期将提升公司的声誉及增加股票流动性。

  今年8月27日,晋景新能股价再创新高,收盘价达到5.86港元/股。短短一年时间,公司股价涨幅达到1483%。在过去4年内,公司股价涨幅更是达到3173.74%。

  作为定制电线互连方案供货商,汇聚科技也是从仙股逆袭的典型代表。

  2018年上市首年,汇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38亿港元,归母净利润1.32亿港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公司营业收入规模逐年提升,但股价却长期低迷。2020年4月1日,汇聚科技最低股价一度跌至0.25港元/股。2021年10月20日,公司股票收盘价0.425港元/股,当日成交额仅51.64万港元。

  汇聚科技股价腾飞,主要得益于其成为立讯精密旗下成员。

  2022年3月16日晚间,立讯精密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以0.80港元/股收购汇聚科技合计13.8亿股股份(占比约74.67%),收购总对价为11.04亿港元,成为汇聚科技的控股股东。当时立讯精密表示,汇聚科技拥有逾20年行业经验,与立讯精密在细分产品、服务客户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汇聚科技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立讯精密与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可以使公司通过整合客户与市场资源,以及立讯精密集团的技术与研发能力,在产品、客户及市场营销方面进一步受惠于消费电子、通信、医疗保健、汽车行业的发展及协同效应。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57.65亿元;归母净利润1.68亿元、2.15亿元。尤其是2023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达60.6%。汇聚科技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公司对5G相关及数据中心业务仍然充满信心,并已计划于墨西哥设立新厂房,以增加在中国及亚洲以外市场的市场份额。

  背靠立讯精密这棵“大树”,受益于对5G相关及数据中心、汽车行业等业务的布局,汇聚科技股价迎来“腾飞”。从2022年以来,汇聚科技股价累计涨幅达到423.6%。如果从2020年算起,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倍。

  如何摆脱“仙股”?

  上市后成为“仙股”,成为不少港股公司正在遭遇的尴尬。不过,有多家港股公司由仙股最终实现10倍逆袭。

  从所属行业来说,这些公司出自电气设备、专营零售、通信设备、医疗保健服务、制药、机械制造等诸多行业,涉及动力电池回收、数据中心、特斯拉等热门概念。从经营业绩来看,大部分公司的营收总体呈上涨趋势。

  “港股市场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市场。”雅迪人士向记者表示,在港股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第一,到港股上市之后靠的就是业绩,要力求业绩的持续兑现,不能冲两年业绩就为上市高光那一刻,“如果公司后劲不足,上市后业绩开始下滑,接下来就会很被动。所以理论上讲,公司应该选择在上升期去港股上市,保证每年的业绩平稳增长。”

  第二,要找到有优质资源的战略合作伙伴,做基石投资者,参与上市发行,这样在融资过程中难度会小一点,也有利于后续股东结构的稳定性。

  第三,虽然港股估值不是特别高,但是不用灰心,因为安全上市是第一目标,对估值暂时不要有太高要求。在港股,很多时候要通过市场一段时期验证才能给出合理的估值。“就跟我们一样,上市时八九倍估值(PE)人家都觉得高,高峰时候却可以给到我们二十倍以上的估值。”

  “上市后这几年,是雅迪成长最快的时间。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抓住业务这条主线。”雅迪人士认为,公司估值和市值上升的核心原因,就是年营业收入从几十亿元增加到如今逾300亿元,“如果有后劲,上市之后就会有广阔的空间。有波峰就会有波谷,股价不可能一直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公司做好,把业绩做好。”而业绩中长期持续增长的动力,要以研发和创新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从一般意义上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到ESG的全面提升也是机构投资者非常看重的方面。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陈俊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