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65.5%受访家长暑期在兴趣班上花费2000元以上

2023-09-14 07:19:04 中国青年报

  65.5%受访家长暑期在兴趣班上花费2000元以上

  不久前,有家长在网上吐槽暑期四十多天孩子开销五六万元,引发网友热议。温州一家媒体调查也发现,“兴趣班”是家长在暑期给孩子花费最多的地方。从钢琴、画画到马术、击剑,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当下,“兴趣班”成了不少家长“鸡娃”的重要方向。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9%的受访家长给孩子报过兴趣班,65.5%的受访家长暑期在兴趣班上给孩子花费2000元以上。

  21.7%受访家长同时给孩子报3个及以上的兴趣班

  来自上海的85后妈妈王悠悠从孩子四五岁起就开始培养他的兴趣了,从小提琴、围棋、桥牌到跆拳道、国画、书法,最多的时候孩子同时上着3个兴趣班。“有时候是需要试试的,试过之后你就知道哪些不适合孩子,哪些是孩子能长期坚持下来的。”

  在北京教育资源最富足、竞争最激烈的海淀区,43岁的妈妈刘玲从孩子3岁起就聘请了专业教练培养孩子游泳方面的特长,空手道、马术、大提琴、绘画也样样不落,最多的时候,孩子一天要上四五个兴趣班。

  调查中,81.9%的受访家长给孩子报过兴趣班,其中,21.7%的受访家长会同时给孩子报3个及以上的兴趣班。音体美三大类兴趣班是家长最常给孩子报名的。

  然而,勤上兴趣班的背后,是高昂的试错成本。在部分一线城市,兴趣特长班的课时费动辄四五百元一个课时,多则上千元。这个暑假,王悠悠在孩子兴趣班上的花费就超过了万元。而海淀妈妈刘玲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每年花在兴趣班上的费用更是在20万元左右。

  不仅是一线城市,在部分二三线城市,兴趣班的费用在家长们“鸡娃”的总预算中也占了较大的比重。来自湖北三线城市的妈妈向荣今年38岁,女儿刚上初中,儿子快6岁了。向荣算了一下,这个暑期,光给女儿报兴趣班,就花了4000元左右,再加上钢琴考级的各项支出,总计也花了近万元。

  调查中,43.5%的受访家长这个暑期给孩子在兴趣班上花费了2000-5000元。22.0%的受访家长花费在5000元以上,其中有家长花费超过3万元。交叉分析发现,二线城市的受访家长花费在2000-5000元的比例最高,为50.6%;一线城市的受访家长花费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为27.2%。

  92.1%受访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选兴趣班

  向荣曾经有意培养过女儿在舞蹈、篮球等方面的特长,但因为孩子不感兴趣,没学多久就放弃了。“但凡她主动要求学的,都坚持了下来。”吸取了给女儿选择兴趣班的教训后,她目前只给小儿子报了一门他喜欢的围棋课。她表示,如果孩子有想法,她会百分百尊重和支持。

  王悠悠则表示,在给孩子选兴趣班的时候,她会参考孩子的意见,但不会照单全收。“孩子本身认知水平有限,可能并不知道‘喜欢’意味着什么,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家长去引导和把关。”为了找到更适合孩子学习的乐器,王悠悠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事先做了很多功课,最终选择了小提琴。在引导孩子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她会时不时给孩子看一些优秀的小提琴演奏视频,在这种正向的激励下,目前孩子一直坚持得很好。

  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兴趣班。其中,45.7%的受访家长表示“总是”,46.4%的受访家长是“偶尔”,仅有7.9%的受访家长从不考虑孩子的兴趣。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是为了什么

  “我觉得会一门才艺是一件很有魅力的事情,不管展示什么,那种高光时刻的感觉很棒。”在王悠悠看来,掌握一门才艺,不仅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而且在学才艺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慢慢明白“坚持”的道理,克服畏难情绪,也更愿意尝试新事物。

  向荣也觉得,给孩子培养一门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爱好,能让孩子在生活中有压力或不开心的时候,通过爱好来纾解自己的情绪,同时对学习也有好处,“比如说学围棋就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对学习也很有帮助”。

  即使身处遍地“牛娃”的海淀区,刘玲依然表示,给孩子报兴趣班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长孩子的见识,陶冶情操。除此之外,刘玲也表示,有兴趣特长,能让孩子在将来有更多的选择,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家长会基于什么目的给孩子报兴趣班?调查显示,除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53.8%),还有47.2%的受访家长是为了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43.9%的受访家长是为了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此外,上兴趣班还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学业、职业发展(28.9%)、帮助孩子放松,减轻学业压力(27.5%)、让孩子更有竞争力(26.5%)。

  受访者中,孩子在学龄前的受访家长占19.3%,小学的占49.2%,初中的占21.7%,高中的占9.8%。一线城市受访家长占34.2%,二线城市占40.5%,三四线城市占19.5%,县城或城镇的占4.3%,农村的占1.6%。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悠悠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吴欣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京晶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