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主动出击!国资收购民营上市公司潮涌:爆仓仍是主因

2018-09-19 07:25:52 21世纪经济报道

  国资收购民营上市公司潮涌 主动出击情形渐增多

本报记者 谷枫 北京报道

  导读

  目前民营上市公司向国资转让控制权共有三类情形,分别是:“上市公司股东爆仓或资金链承压”,“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希望国资背景股东重整”以及“国资主动出击找寻好的投资标的。”

  9月17日,科雷防务(002413.SZ)公告称,大股东常发集团拟将持有全部1.9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6.74%,转让给北京青旅中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将导致大股东变更,这是今年以来又一起民营上市公司将控制权转让国有资本的案例。

  但话音未落,国资进军上市公司再出一例,佳讯飞鸿(300213.SZ)在17日晚间公告称,实控人与国资背景战略投资者中海丰润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通过协议转让公司总股本的6.22%。与此同时,中海丰润还表示不排除进一步买入增持公司股份。

  可以看到,国资扫货民营上市公司的趋势愈演愈烈,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8日,今年以来累计已经有24家民营上市公司将控制权转让给了国资,9月以来则出现了近10起。

  尽管从表现上来看均是国资获得民营上市公司股权,但致使控制权发生变化的因素较为复杂,就目前案例表现的情况来看,目前民营上市公司向国资转让控制权共有三类情形,分别是:“上市公司股东爆仓或资金链承压”,“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希望国资背景股东重整”以及“国资主动出击找寻好的投资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国资买入民营上市公司的案例中,国资主动出击寻找投资标的的情形多了起来。

  国资开始主动出击

  “近期在开会的时候,公司内部也做了相应的决策,看看市场上是否有合适的标的可以买入,一些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跌到近年来的最低点了。”北京一家国资背景股权基金的人士9月17日向记者透露。

  近期国资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动向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最初被动接收爆仓上市公司的股权到如今主动出击寻找合适的买入标的。

  “从上市公司估值的变化来看,经过今年三个季度的跌幅很多公司的股价和估值已经低于熔断的时候了,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资产优质、各方面指标都很健康但价值被低估的标的,国资在这个时候出手也是符合市场化的规律的。”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资机构的董事长9月18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

  另一方面,国资目前也代表着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长期充裕资金,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如果选择被并购或者卖出,这样的资金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

  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在被国资收购控制权的标的中,2018年上半年确有几家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但从年初经历了巨大的跌幅,估值处于历史低点。

  如华英农业(002321.SZ),9月11日公司公告计划引入国资,华英农业与信阳华信投资集团(下称“华信投资”)签署意向协议,双方基于战略合作需要,拟进一步探索股权合作方案,改善华英农业股权结构。披露信息显示,华信投资实际控制人为信阳市政府。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半年报披露期,华英农业披露净利润为8500万元,同比增长181%,营业收入为25.25亿,同比也大幅增长了54%。相比业绩回暖,公司的股价从年初至今则跌去了47%。

  爆仓仍是主流原因

  尽管,国资主动出击多了起来,但接手爆仓公司的股权仍是时下国资扫货民营上市公司的主流方式。

  “就我们梳理这一轮国资在市场买入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来看,很多情况下还是被动接受资产处置的,并非是被下了任务有意而为之。”一位联讯证券资深分析师9月18日对记者表示。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由于质押风险是在5月底开始陆续释放,以此作为时间起点计算,至今国资收购标的中约有12家上市公司股东出现质押风险。

  以利德曼(300289.SZ)为例,在8月与凯得科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前,截至7月19日,控股股东迈迪卡已经满仓质押。前述天沃科技控股股东在股权转让前,截至6月21日,质押比例达到99.97%。

  更有上市公司已经“爆仓”。金一文化(002721.SZ)与腾信股份(300392.SZ)的控股股东质押股票均出现触及平仓线的情况。

  深圳一名并购领域的PE人士此前谈道,中小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尤其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周期下;外部融资环境收紧加大股东资金链压力,容易出现爆仓情况。“这个时候引入强有力的战略投资者,能有效帮助股东扭转局面。国企就是具备实力的一方。”

  由于“爆仓壳”盈利能力一般,市值偏小,同时股东背负股票质押压力,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股东在股权收购谈判中,话语权较弱。

  不过记者了解到,除了国资股东实力雄厚,能够迅速接手股权外,目前二级市场的投资逻辑一定程度上也在偏向国资。

  近期一些国资入主的上市公司普遍股价都有一定的涨幅,迅速止住了此前螺旋下跌的颓势。

  “对于爆仓或者资金链出问题的大股东来说,现在引入国资股东能够刺激二级市场,股价出现几个涨停板,这些股东不仅可以拿到处置股权的资金偿付债务,甚至还能给自己留一笔资金。” 前述沪上私募机构的董事长告诉记者。

  根据记者梳理,类似的情形陆续出现在了三聚环保(300072.SZ),豫金刚石(300064.SZ)等数家公司公告将控制权转让国资之后。

(编辑:董湘依)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