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中消协提醒:警惕概念月饼消费陷阱

2018-09-21 08:01:10 工人日报

  【诚信建设万里行】警惕概念月饼消费陷阱

  本报讯 (实习生林水静 记者杨召奎)中秋将至,又到月饼消费高峰。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中秋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概念月饼消费陷阱。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在各大购物网站和朋友圈中,打着“养生”“手工”“保健”等招牌的概念月饼开始走俏。但据调查,这些概念月饼大多宣传噱头胜过内在质量,光鲜背后不同程度地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

  “全都发霉了,没仔细看还吃了半个,真是恶心到吐!”在某电商平台,一款手工传统月饼的评价栏里,网友“雪域儿郎”愤怒地写道。从其上传的月饼图片来看,3枚干瘪的月饼上,饼面均已不同程度发霉,与店铺上闪亮夺目的宣传图片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在网上,记者还发现了一款“神奇”的酵素月饼,声称“好吃不胖,美味零负担”。商家宣传表示,这款月饼选用酵素粉作为原材料,通过特定益生菌、纤维、酶等来调整肠道,加速蠕动,使体内菌群、pH值都达到较好的平衡,具有纯天然、高纯度的特点,能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帮助消化与代谢进而摆脱亚健康隐患。而这种打着酵素名号的月饼售价也并不便宜,一盒6粒装的酵素月饼标价为188元。

  记者发现,除了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在利用网络渠道大肆宣传售卖各种概念月饼,一些传统医药企业也做起了“养生月饼”的生意。近日,某老字号通过微信平台推出了各种药膳类素食月饼。在其宣传页面上,厂家浓墨重彩地介绍了茯苓、山药、枸杞等各种中药材的疗效以及他们将其融入月饼制作的工艺。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月饼是时令性食品,往往只吃一两次,想要达到一些功效是不可能的。

  对于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概念月饼,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月饼,首先要选择具有食品生产经营资质、品牌信誉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的商家,购买产品后要留存相关购物凭证,以便退换货和维权。其次,选购月饼时,要做到明辨真伪、识别优劣,例如商家宣称的“鲍鱼月饼”或许只是“鲍鱼味”,而非“鲍鱼肉”,所谓的“私厨月饼”或许根本不具备相应的食品生产及流通资质,实为“三无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编辑:张澍楠)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