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27日电(谢婧雯)26日,建构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大会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70周年论坛在京举行。多位农业发展领域专家学者与海内外校友、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建系70周年、建院20周年庆典。
会上,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韩长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当之无愧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是“三农”学科的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唯一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为核心教学科研领域的学院,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农业经济系。随着更多学者的加入以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拓展,2004年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组建。70年来,学院走出周诚、严瑞珍、张象枢等“大先生”以及大批社科院学部委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企业家。
致辞环节,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严瑞珍回顾了个人与学院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学习和实践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的重要性。他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延安革命传统对学院文化的影响,鼓励师生继承和发扬光大红色基因,做“接地气”的问题研究工作。
校友代表发言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谈及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时表示,多年来,我国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保了农业长期的稳定发展。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具有适应性和包容性。”陈锡文举例道,10月25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重点讨论了今年我国粮食产量目标,即首次达到1.4万亿斤。这侧面说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仍然是有效的。
“我国农业在资源禀赋、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农业经济管理的转型发展,既要吸纳国际经验,也要兼顾自身国情。”陈锡文认为,迎接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应当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给予更多关注,在理论上进行更深入的总结和概括。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对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提出三点期许。他表示,建构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一要搞好理论研究,把握好“三农”工作的开展方向;二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力;三要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自主创新、理论创新。
“农业不只是一个产业,也不只是一个行业,而是涉及全局的重大系统。”韩长赋建议,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未来在乡村振兴的发展工作中,可以考虑加大力度建设“三农”工作的干部队伍。同时还需要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