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专访恒天然周德汉:奶酪市场足够大,不需要打价格战

2021-11-07 16:52:54 中新经纬

  【进博会时间】专访恒天然周德汉:奶酪市场足够大,不需要打价格战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闫淑鑫 付玉梅)“中国消费者想看到新东西,也愿意尝试新东西,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土公司,怎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重点。”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 受访者供图

  奶酪市场足够大,不需要打价格战

  近年来,随着国产乳制品品牌迅速崛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加速了外资品牌本土化。

  包括雀巢、美赞臣、惠氏、雅培等在内的外资品牌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在国内多地建立工厂,以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此外,借助第三方代工厂也是外资品牌加速本土化的手段之一。

  据周德汉介绍,目前,恒天然旗下多款产品均是委托国内第三方代工厂生产的,恒天然负责前期的产品研发及后期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周德汉称,这是外资品牌本土化的一种新方式。“中国消费者想看到新东西,也愿意尝试新东西。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土公司,怎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重点。”

  近几年,国内奶酪行业发展迅速,其中奶酪棒赛道尤为突出。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液态乳品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9%,婴幼儿及成人配方奶粉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7.7%,而奶酪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高达35.3%。

  据光大证券测算,2020年,中国零售端奶酪市场规模为87.76亿元,其中奶酪棒市场规模约为35-36亿元,奶酪棒约占40%。

  中新经纬注意到,目前越来越多的玩家布局奶酪棒市场,既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传统乳企,也包括妙可蓝多、妙飞、奶酪博士等新品牌。各路玩家涌入,引发了行业价格战、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当很多厂家进入单一领域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生大打价格战的情况。”周德汉表示,奶酪行业受欢迎的不只是奶酪棒,还有其他细分产品,比如芝士碎。“芝士碎也分再制芝士碎和天然芝士碎,并不是说哪种更好,而是现在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觉得奶酪市场足够大,大家不需要打价格战,应该通过产品去区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周德汉表示。

  原料成本上涨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原料成本不断上涨是恒天然2022财年面临的一大挑战。周德汉指出,目前,几乎所有原料的价格都在上涨,包括农产品、工业产品、饲料等,部分已经传导至消费端。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段时间,受原料成本上涨、供应紧缺等因素影响,多家知名跨国食品企业相继宣布涨价,包括卡夫亨氏、雀巢、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

  在国内,海天味业、洽洽食品、安井食品等多家食品板块企业也陆续宣布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近期,金龙鱼也披露,公司在2020年底和2021年3-4月份调整了不同油种价格,整体涨价幅度约为10%-15%。

  当被问及恒天然是否也有涨价计划,周德汉表示,其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来定。“乳制品行业有一个权威的定价平台叫GDT (Global dairy trade),每两周会更新部分基本乳制品的价格,我们的产品定价也会参考GDT 的数据。”

  周德汉表示,虽然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越来越强,但其消费情况是否会随着产品价格变动而变化,尚不可知。“如果涨价的话,涨多少消费者能够接受,或是超过哪个数值消费者是不能够接受的,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周德汉称。(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熊家丽)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