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房产>>正文

多地国资批量卖房,捡漏机会来了?

2025-11-19 08:46:24 每日经济新闻

  多地国资批量卖房,捡漏机会来了?

  每经记者|陈荣浩 每经编辑|陈俊杰

  近期,陆续有地方国资平台挂牌出售房产,这一资产处置行为本身并不算新鲜,却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4日,贵州大诚建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转让位于重庆、江门、安顺等地11处房产。11月6日,四川西昌方面委托拍卖公司一次性挂出144套国有产权住房。11月5日,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公告,定于11月21日公开拍卖福州长乐区51套市场化商品房。更早之前,北京、山东烟台、淄博等地均出现过地方国企挂牌出售房产的情况。

  国资挂牌的房产是否有捡漏机会?央国企集中挂牌房产对市场又有何影响?

  11月17日晚间,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国企挂牌出售房产虽会增加市场供给,但对整体楼市格局影响有限,且不存在“一上平台就打折出售”的情况。

  多地国资挂牌出售房产

  近期,多地国资平台出现了集中挂牌多套房产的情况,挂牌出售的资产类型囊括住宅、商铺、车位等。

  其中,四川西昌的批量卖房行动颇具代表性。11月6日,西昌方面委托拍卖公司一次性挂出144套国有产权住房,分为三个“打包套餐”:礼州中学35套经济适用房,最小面积33平方米,均价仅3017元/平方米;袁家山69套小区房,平均单价4997元/平方米;西城、东城的40套改善房,均价5799元/平方米。记者注意到,这些房源多为经济适用房、保障房,产权明晰且部分带有固定车位,竞拍者首付仅需二点五成,可办理75%的银行按揭贷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1月5日,福州长乐区挂出51套商品房,总价区间为44.7万至153.6万元,均价1.1万元/平方米。

  11月14日,贵州大诚建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转让(降价延期)位于重庆、江门、安顺等地11处房产,总价格在22万~73万元,处置房源中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保证金在6万~30万元不等。

  而在更早之前,北京西城区国资旗下天恒置业集团一次性挂牌111套房产;吉林银行挂牌2000多套房产,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出售位于大连的68套房产。

  在李宇嘉看来,今年以来国资密集售房主要包括“资产优化的瘦身策略”“资金压力下的回血需求”“政策推动的盘活行动”等原因。

  “国资企业,不管是城投平台等功能性国企,还是国有竞争性企业,都有业绩的考虑,一是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二是利润税费上缴的压力。对于上市类国企,更是要对股东负责,对估值负责。此外,过去,不动产价值持续上涨,靠抵押就能获得现金流,但现在各地对国企利税上缴考核更严了,资源支持减少了,同时要求国企要承担一些稳增长的任务,但这些任务短期内很难有盈利和现金流,所以需要变现资产。”李宇嘉分析称。

  在政策层面,记者注意到,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中提到,“灵活采取多种方式,有效盘活不同类型存量资产”。

  对市场整体影响较小

  对于国资售房是否会冲击二手房市场、改变楼市格局,部分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单个案例影响有限,需关注供给主体增多带来的叠加效应,而且国企房产拍卖不存在“一上平台就打折”的情况。

  李宇嘉详细解读了国资房产的拍卖路径与定价机制。

  他提到,国企平台拍卖房产属于大宗交易,必须通过第三方资产交易平台或“三资”平台进行,需发布公告披露房源位置、起拍价、产权等信息,采用公开竞价方式,以确保公平公正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初始挂牌价严格按照评估价确定,不存在一上平台就打折的情况,只有在无人接拍时,才会进入第二次拍卖环节,此时才可能出现价格折扣。”李宇嘉说道。

  国资平台出售房源,对市场影响如何?

  李宇嘉分析称,单个国资售房案例规模较小,多为几十套、上百套,最多几百套,对整体市场冲击有限。但需注意的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下,房源供给主体已从传统的开发商、二手房业主,扩展到实体企业、上市公司、政府平台等,叠加二手市场挂牌量持续攀升、价格下跌、交易周期拉长(贝壳数据显示,业主出售二手房的交易周期多在半年左右),多主体供给的加总效应可能对市场造成一定扰动。

  李宇嘉建议,相关部门在分析市场供应时,需将二手房挂牌量、法拍房源、工抵房、银行直售、国资平台拍卖等纳入全口径统计,才能准确把握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性。短期而言,随着国资房源的持续入市,局部市场供需关系仍将处于调整阶段,价格波动可能延续一段时间,但不会改变楼市平稳发展的整体态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