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粤港澳全运会)同标、同步、同心 粤港澳合作保障十五运会顺利举办

2025-11-21 16:18:23 中国新闻网

  (粤港澳全运会)同标、同步、同心 粤港澳合作保障十五运会顺利举办

  中新社深圳11月21日电 (记者 王昊)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21日晚将在深圳举行。作为首次粤港澳三地合办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十五运会探索了内地与港澳合作办赛的新模式,推动大湾区城市的深度融合与协作。

  在21日上午举行的十五运会总体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介绍,十五运会组委会设置并组织横跨湾区三地的公路自行车比赛以及横跨深港的马拉松赛,开创性采用对人、车、物“前置查验、闭环管理”的方式,让运动员顺利通过边检口岸,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做到跨越时空、突破体制、凝聚人心。

  在香港、澳门举办的篮球、排球、橄榄球、击剑、铁人三项、乒乓球等比赛项目,内地与港澳密切协作、专业统筹,保障各项赛事顺畅举办,探索内地与港澳合作办赛的新模式。

  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介绍,本届全运会积极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为粤港澳协同发展注入崭新动能。

  一是三地同标。在综合考虑三地政策制度和办赛条件差异的前提下,保证三赛区反兴奋剂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二是三地同步。开幕式上三地同步升起五星红旗,200名火炬手在四城同步开展火炬传递,普通话与粤语版主题曲《气势如虹》同频传唱。三是三地同心。开幕式上粤港澳三地代表团同步入场,三地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

  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十五运会期间,超过1600名运动员在香港赛区竞赛,加上大概有800名代表团官员、500名技术官员和800多名传媒代表注册采访,大概有接近4000人参与香港赛区的赛事。

  香港赛区在赛事组织、安保交通、接待住宿、宣传票务等做了充分准备,并平稳有序地完成相关工作。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办赛的成功经验,不仅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让世界看到国家的实力,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有力证明。

  本届全运会是三地在体育协作的创新实践,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无限可能。这次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香港举办大型体育盛事的能力,更可推动大湾区城市的深度融合与协作,促进大湾区内的民心交流,为三地合作协办大型盛事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整体竞争力,共同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介绍说,澳门赛区从组织、协作、服务等多维度发力,共组织479场赛事,产生22枚金牌、74枚奖牌,交出一份“专业高效”的答卷。

  澳门赛区迎来超过1800名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和技术官员。在场馆场地方面,赛事期间,场馆设施运行稳定,应急预案响应高效,全程未发生设施故障及安全风险事件,圆满完成各项比赛任务。

  澳门还创造性地实现赛事融合,今年,全运会与拥有72年历史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同期举办。

  在社会层面,赛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体育热度转化为文旅消费动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