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司库体系建设打响“收官战” 后续应在两方面发力完善风险管理流程
本报记者 杜雨萌
在监管以及业务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中央企业加快推进司库建设,而按照国资委此前明确的既定政策目标,目前距离中央企业司库建设完成的最终节点,仅剩下不足一个月时间。为此,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于近期亲自带队赴多家中央企业现场督导调研司库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袁野强调,各中央企业要重点要打好年底建成司库体系的“收官战”。围绕突出问题整治、数据规范治理、系统信息安全和财务数智化转型等方面加快推进司库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标准化、集约化、精益化、智能化水平,推动财务管理再上新台阶。
央企司库建设
走出不同路径
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1号文”),对央企的司库体系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所有中央企业要在2023年底前基本建成“智能友好、穿透可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司库系统,实现所有子企业银行账户全部可视、资金流动全部可溯、归集资金全部可控的目标。这也是我国针对中央企业首个明确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目标、标准和内容的政策文件,是央企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政策。
随后,《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进一步调动了央企建设司库的紧迫性。
作为一种能够对企业资金等金融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统筹调度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1号文按照分类推进的思路,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基础央企的建设目标,因此在实践方面,在这一轮的司库建设中,中央企业也走出了不同的路径。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二航局”)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周露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二航局司库管理体系建设,本质上是资金管理标准化、精益化、价值化的演进。在前期经历了“交易型司库”“专业型司库”两个阶段后,目前处于“价值型司库”建设阶段。
作为司库建设的主要服务商之一,据浪潮智慧司库产品部总经理钟如玉介绍,公司在为央企集团提供司库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服务中,主要总结出三种建设路径,分别为拆迁式的全新建设、扩建延伸的提升式建设以及补充缺口的整合式建设。而这也是基于央企自身的管理特点、业务特点及信息化推进规划而定。
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在其司库体系建设过程中,目前已由最初的覆盖全集团境内外所有成员单位在资金监控、资金计划管控、融资和风险保值等资金管理核心业务的单一系统,逐渐发展成为“1套顶层规划+2大支柱子系统+3个分中心专业系统+1个数据中台”的“1231”型智慧司库管理平台,旨在进一步提升其智能分析与风控、数据集成与价值挖掘等方面的潜力空间。
总的来说,加快央企司库体系的建设,不仅意味着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是提升央企资金管理精益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
借司库建设
进一步防范资金风险
在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看来,司库体系既是国资委提升国资监管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建材集团防控资金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工作举措,对于加快集团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财务管理数智化能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推进集团国际化战略实施落地,履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央企司库体系建设的如火如荼,与其带来的降本增效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比如,随着二航局持续推进“价值型司库”建设,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筑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存量不足、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投资能力与规模不匹配等问题;另一方面,在资金管理效率提升、融资成本优化、业务赋能、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数据显示,二航局2023年债务融资成本为2.75%,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近三年共下降0.71百分点。低成本融资置换,节约财务费用约3500万元;投资项目贷款融资置换及利率调整,平均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约60个基点;供应链金融规模达200亿元,融资成本低至2.4%。
谈及司库体系给央企带来的改变,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王绛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央企主动、超前进行资金管理,交易管理、资产负债表和流动性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同时通过司库管理加强了企业供应链管理,促进安全运营,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二是提高了资金集中度和使用效率。三是促进了运营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在王绛看来,建立现代司库管理体系,要求央企不仅仅关注资金管理,而要立足职能定位和主责主业,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协调配置企业内外部财务金融资源,有效地控制财务金融风险,保障生产经营需求,发挥司库数智化能力,提升司库业务办理更高效、报表出具更实时、风险管控更及时、支持决策更精准。通过拓宽财资数据获取渠道、完善财资数据治理机制、建立智能算法分析体系、构建和优化财资数据中台、深化财资的数据融通能力,更好地衔接生产现场和供需市场,从而实现集团及成员单位在资源、信息和决策上的效能最大化,加强数据共享、融合的不断迭代,以实现数据可视化,风险可控化,预测实时化等既定目标。
由于1号文明确提出“中央企业要把防范资金风险作为资金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司库体系建设的根本在于通过信息系统固化和规范资金管理内控流程,全面防范资金风险。
对于后续如何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流程,王绛表示,首先,依托系统和机制建立包括风险的识别与预警,风险管理目标的迭代和确定、风险管理方法的选优、风险管理的实施与调优、风险管理结果的评价和运用,实现风险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其次,从战略决策层面对风险进行统一整体管控,推动各部门风险目标和管理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