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7日电 (王玉玲 林琬斯)近日,家住丰台的李女士讲述,她前段时间嗓子干痒,想买点川贝泡水喝,不料被价格“刺了一下”。
“今年8月买川贝还是15多元1克,最近去药店问,每克涨了3元,以此计算一包10克由川贝研磨成的川贝粉就贵了30元。”最终,因为180多元的起售价格,李女士被劝退。
根据中康云瓴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下称中康云瓴)监控,经历此前暴涨后,近期不少中药材行情快速回落。但有多位消费者反映,眼下,川贝、猫爪草、麦冬等止咳平喘类中药材价格却大幅上涨。
药店称价格上涨 专家:可用其他药材替代
除了李女士,还有多位消费者近期被川贝价格“刺伤”。“家中小朋友支原体和细菌合并感染11天后,还是咳嗽,中医建议去药店买川贝等中药材。我问过价,药店10克一包的川贝价格就要99元,还不能散买。”坐标广东的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
公开资料显示,川贝也称川贝母,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撰文,在药材市场上,通常根据来源、产地及采收时间的不同,将川贝药材分为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四大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临床药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郭瑞臣告诉中新经纬,川贝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5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北京、上海、厦门地区多家中医诊所、药店发现,川贝价格在11元至20元/克不等,多家店铺工作人员称川贝近期价格呈上涨趋势。
上海市宝山区一家中药店工作人员表示,川贝在最近价格上涨,此前叠加活动,17块多一包,规格为2克,现在一包价格超过23元。
北京市西城区一家中药店的工作人员对中新经纬表示,因为冬季川贝用量大,价格往上涨了。目前川贝粒价格18.8元/克,10月份之后价格陆续上调,每一次的进货价都不一样。西城区另一位中药店工作人员表示,每年到咳嗽的季节,它(川贝)的价格都是往上涨的,“店里每一张治咳嗽的方子基本都有川贝”。
厦门湖里区一家中药诊所的工作人员对中新经纬表示,最近药材都在涨价,川贝粒状价格在13.6元/克,粉状价格为30元2克,麦冬价格0.6元/克,猫爪草的价格为1.7元/克。
针对消费者“吃不起川贝”的吐槽,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副教授田昕对中新经纬表示,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她指出,川贝这种中药材在流感季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流感在中医中属于一种外感病,属于表证的范畴,川贝属于治疗里证的药物。在表证阶段,如果使用中药的解表药物,病情可以很快治愈,不需要用到川贝。
“如果到了高烧及发烧后期,出现了黄痰、干咳,或者是有痰难以咳出来,这个时候可以用川贝。中药的清热化痰止咳药非常多,川贝是最贵的一种,川贝可以用其他中药替代,比如浙贝母,瓜蒌,竹茹等。”田昕说道。
同样价格出现上涨的还有麦冬、猫爪草等中药材。
北京市西城区一药店工作人员对中新经纬表示,店内猫爪草最近涨价到1.5元/克,“之前进价才几毛钱,我们第一次进,没想到这么多人要。现在进价也已经到一块多了,涨了好几倍。”
就麦冬而言,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称:“被药店安利了麦冬、决明子、罗汉果茶,说是这样搭配组合好,结账时一看单据,麦冬165克,130多块钱,称都称完了,也不好意思再退。”
川贝价格为何一直居于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康云瓴监控数据,今年在经历暴涨后,近期很多上游中药材行情快速回落。中康云瓴称,近期中药材行情大概率处于下行期。2023年11月24日-12月01日,中康云瓴监控的2650个品种中,上涨品种数24个,较上期减少21个;下跌品种数81个,较上期增加11个。
就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材而言,猫爪草上游价格也有所回落。康美中药网显示,以亳州市场家种猫爪草为例,今年以来,猫爪草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价格涨至最高价450元/千克。进入12月,猫爪草的价格跌至350元/千克。
不过,就销售端来看,猫爪草的零售价还在上涨,为何出现上游价格和零售终端价格走势不匹配的情况?
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贾海彬对中新经纬表示,药材市场的价格传导到药店零售终端有一定的时间差,根据药店采购药材的时间和周期有所不同,此前要两三个月,现在基本也要一个月左右,所以上游的价格不一定会立刻反映到下游终端。
就川贝而言,其上游价格在2023年经历大幅上涨,目前为何仍较为坚挺?
以亳州市场为例,今年初炉贝的价格从2800元/千克涨至3600元/千克,又在10月底回落至3400元/千克,至今维持3400元/千克。而青贝与松贝的价格从8月初便涨至4300元/千克与5200元/千克。三种品种的川贝价格较去年涨超30%。
田昕表示,药材价格的上涨,是基于中医药越来越多被人们认可。无论是此前疫情还是最近秋冬季的病毒支原体感染,中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中药价格上涨。
北京市东城区一家医馆的工作人员也对中新经纬表示,川贝价格上涨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川贝产量少,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中药材的价格会随着市场供求与季节浮动。
此外,根据中康云瓴监控数据,川贝存在供需不平衡。目前有254家企业生产147种中成药中含有川贝。药材原料需求靠前的中成药有蜜炼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合剂、蛇胆川贝散、润肺膏等;据中康云瓴中药大数据中心统计,2022年川贝产量约788.5吨(含6个基源野生及家种总量),但2022年川贝市场总需求量约在3800吨左右,供需缺口较大。
为何线上线下价差巨大?
中新经纬注意到,线下药店中川贝的价格总体企稳,但电商平台上川贝产品品牌众多,价格差异巨大,零售价格从每克0.2元到18元不等。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价?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5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向一家售卖川贝的店铺客服咨询,客服称,川贝限时活动,一罐50克,拍1发2到手共100克,以此计算价格为158元100克。
另一家店铺价格更低,一瓶50克的川贝价格为34.8元,买一送一,折算下来,100克价格为34.8元。“因为有些店铺或药店里面卖的是按照国家药典礼中药饮片标准筛选出来的,需要经过加工炮制,再加上流通环节,价格自然比较高的,我们店铺产品属于初级农产品,产地价格就是这样。”客服回应称。
同日,朝阳区一家药店工作人员对中新经纬表示,他们店内的川贝价格20元/克,“之前有顾客在网上买了便宜的川贝,发现没用,还是在药店买的有效果,因为药店从饮片厂进的药材要比网上卖的质量有保障。”
贾海彬对中新经纬表示,流感季期间止咳平喘类药材行情上涨明显,款冬花、紫菀、川贝等品种供应一度断链,且质量明显下降。就川贝而言,正因为川贝资源的稀缺性和供需缺口,市场上流通的川贝质量堪忧,主要是掺入小平贝甚至小浙贝。
中新经纬注意到,浙贝同样用于化痰止咳,但每克价格较低,以亳州市场为例,药厂小统价格在8月初涨至105元/千克后回落至95元/千克,9月中旬以来维持在100元/千克。
贾海彬表示,2023年度止咳平喘类中药材原料需求量整体增长超过35%,进入11月以后,肺炎流感高发,该类中药原料在过去三年库存严重空虚,生产又没跟上来,部分中游的经销商和下游商家只能降低质量,以次充优使用。
对于怎样鉴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贾海彬表示,可以根据价格来判断。“川贝属于稀缺资源,资源稀缺程度差不多和虫草相当。由于家种需要用野生种源,如果种植不成功也会进一步导致产量降低。市面上低于7元/克的川贝要么是掺杂了其他贝母,要么就是多年前的低价陈货,需要仔细甄别。”
郭瑞臣表示,建议消费者去正规药店、大医院购买,尽量不在电商平台购买。此外别买太白的,有可能被硫磺熏蒸过。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法商研究中心主任、医药卫生法学教授邓勇对中新经纬分析道,由于中药材来源复杂,品种繁多,质量标准难以统一,因此对中药材质量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监管举措,包括加强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储存等环节的监管,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并对不合格的中药材进行严厉打击等。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