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撤回IPO申请?亳州药都农商行回应
中新经纬 | 2024-01-12 18:51:07

  中新经纬1月12日电 (魏薇 实习生 徐畅)上交所10日发布公告,因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药都农商行)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这一纸公告也为药都农商行的IPO暂时画上了句号。12日,中新经纬致电药都农商行董办,工作人员表示,撤回IPO申请主要原因系该行发展战略调整。记者梳理发现,此前也有多家银行曾撤回IPO申请,他们撤回的原因都是什么?

  撤回申请IPO终止

  公开信息显示,药都农商行是在亳州药都农村合作银行的基础上于2012年10月改制而成。2014年,药都农商行启动了主板上市计划,并于2016年8月在当地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登记。2018年,该行向证监会递交IPO申报材料,正式向IPO发起冲击。2019年,受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影响,该行IPO申请状态一度为“中止审查”。

  全面注册制落地后,药都农商行转向注册制审核,并于2023年3月4日首发申请获上交所受理,直至近日撤回IPO申请。

  对于后续是否还会继续冲击IPO,上述工作人员称,“目前还不知道,后续如有最新进展,会在官网进行披露。”

  药都农商行2023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作为地方农村商业银行,该行以本土市场为主要服务区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数据,该行存贷款总额在亳州地区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及排名均位居前列。招股书显示,亳州药都农商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为16.3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

  业绩方面,2019年至2021年,药都农商行净利润分别为5.11亿元、4.04亿元、4.76亿元。同期,该行营业收入分别为17.33亿元、20.49亿元和22.78亿元。

  另据药都农商行披露的2022年年报,截至2022年末,该行营收20.38亿元,同比下降10.53%,实现净利润3.49亿元,同比下降26.68%。到了2023年,净利润下滑速度放缓。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营收14.02亿元,同比下降11.52%;实现净利润2.94亿元,同比下降5.47%。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19年至2022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9%、1.52%、2.17%、2.34%,呈逐年上升态势。而对比来看,在A股上市的10家农商行中,2022年末不良率最高的为青农商行,该行不良率为2.19%,但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该行不良率已降至1.89%。

  从股权结构看,亳州药都农商行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截至2022年末,药都农商行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共3个,分别为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亳州市谯城区商汤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和建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还有9家银行排队候场

  药都农商行并非首个撤回A股上市申请的银行,其他银行撤回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优化股权,有的则称是“战略规划调整。”

  比如,2022年2月,厦门农商银行也主动撤回IPO申请。彼时,该行回应称,主动调整上市计划是基于股权优化目的,意在利用调整期着力梳理并优化股权,为下一步稳健发展和再次申请上市筑牢基础。

  2020年12月,广州农商行也选择了主动撤回IPO申请。“基于战略规划调整,本行经审慎考虑,并经与本行A股发行申请相关中介机构的审慎研究,本行决定撤回A股发行申请。”广州农商行发布公告解释称。

  2018年3月,哈尔滨银行公告表示,鉴于该行内资股股权结构可能发生变动,经与保荐人审慎研究,并经该行董事会审议批准,决定撤回A股上市申请,待该行内资股股权结构变动完成后再重启A股上市申请。

  中新经纬还注意到,继2022年1月兰州银行成功上市后,至今还没有银行实现A股IPO。2022年4月上会的大丰农商行罕见被否,成为A股首家IPO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的银行。

  目前,共有9家银行在排队上市。其中,湖州银行为“已问询”状态,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处于“已受理”状态;东莞银行、广州银行、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广州顺德农村商业银行、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等5家银行处于“新受理”状态。

  “近两年没有银行上市,一方面和IPO整体放缓有关,另一方面可能和上市要求提高有关。此外,还与银行自身经营以及业绩影响有关。时机上看,目前银行整体估值较低,也不是太好的时机。”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中新经纬表示。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目前A股市场来看,国有行、股份行以及头部城农商行基本上市完毕。截至2023三季度末,42家A股已上市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比重为80.9%,考虑到主要银行均已上市,推动更多银行上市不再是现阶段行业重点所在。

  薛洪言进一步指出,从估值角度看,已上市银行普遍存在较大幅度折价,市净率基本在0.8倍以下。对于未上市银行而言,IPO上市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原始股东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诉求。若IPO定价较高,二级市场投资者不会买单,若折价明显,又会损害原始股东利益,从这个角度看,在全行业估值折价的背景下,当前并非银行业上市好时机。

  展望未来,薛洪言认为,只有少数经营有特色的中小银行能够合理定价,借助注册制东风顺畅上市,大多数中小银行依然难以获得上市机会。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后续中小银行上市供需两端状况有望改善,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常态,实体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利好银行盈利与资产质量;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经营能力方面的红利逐步释放;同时,金融市场情绪逐步回暖,以及银行本身的低估值、高股息、盈利稳健等,均利好后续银行上市。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罗琨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4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出炉
  • 飞猪618将于5月18日20点启动
  • 恒指收涨0.91% 内房股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