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财眼观两会】曾毓群委员:建议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
中新经纬 | 2025-03-05 09:21:33

  中新经纬3月5日电 (龚宸芫)中新经纬4日获悉,在今年两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就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提出建议。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来源:受访者供图

  曾毓群认为,新型储能是支撑中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国际能源竞争的战略新领域。相较国外,中国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尚不完善,储能电站面临调用少、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储能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73.8GW,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已经超过抽水蓄能装机规模。

  “储能允许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持续改革,现货市场试点省份陆续转入正式运行,电网侧独立储能容量电价写入政策,但是与抽水蓄能的支持政策相比,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价值、实现储能高水平运用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曾毓群表示。

  在他看来,储能市场机制仍存在四大问题,制约了储能的高水平运用。首先,电能量市场电价浮动区间较窄,无法真实反映市场需求。其次,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尚未打通,仍作为“成本项”在电源侧零和博弈。再者,新型储能容量电价实施细则尚未出台,项目补偿难以落实。此外,部分储能并网运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寿命跳水、容量打折等质量和安全问题,严重影响调度运用。

  对此,曾毓群提出关于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的建议:“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水平,亟需国家进一步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

  在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层面,曾毓群建议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主要包括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

  具体建议有:拉大峰谷价差,为储能等灵活性调节资源创造合理的盈利空间。丰富适合新型储能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并推动辅助服务费用向电力用户侧分摊,让储能成本得以合理疏导。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加快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核定规范和实施细则。

  在新型储能安全保障机制方面,曾毓群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新型储能安全保障机制。建议借鉴电力行业定期检修机制,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曾毓群表示,可参照《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形成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具体检测方案,明确储能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条件、方法和周期等。定检机制将及时剔除“带病”储能,确保储能电站在全生命周期内安全可靠,为储能产业实现高水平运用、转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龚宸芫:gongchenyua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该文章收录于:

2025年全国两会

财眼观两会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2025年五一小长假
  • 不作调整!国内成品油调价搁浅
  • 创业板指收涨0.83%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强势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