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业绩双降,预制菜能否成为双汇突破口?
中新经纬 | 2024-03-29 17:01:25

  中新经纬3月29日电 题:业绩双降,预制菜能否成为双汇突破口?

  作者 谭浩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财经评论员

  近日,双汇发展(简称双汇)交出了2023年业绩成绩单。其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93亿元,同比减少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3亿元,同比下降10.11%。业绩出现“双降”。

  双汇的业绩下滑主要与“猪肉”相关。双汇的业务涉及肉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覆盖饲料业、养殖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外贸业、调味品业等,其最主要从事屠宰业及肉制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为生鲜产品及包装肉制品。从财报看,2023年占总业务收入过半的生鲜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滑7.45%,占比超四成的包装肉制品收入同比下滑2.85%。这是因为近两年来生猪市场供需出现一定矛盾,供给大于需求,猪价下跌明显。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生猪出栏均价15.03元/公斤,比2022年下跌了3.77元/公斤,跌幅20.05%。若市场需求持续不旺,猪肉价格很难上去,且相关产品竞争更加激烈,这给中游环节和以猪肉为主要原料的产品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销量下降更加压缩双汇的利润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本管理应当成为双汇关注的问题。其中,库存又是成本管理的重点。根据财报,双汇的生鲜禽产品库存量 1.37 万吨,同比增加120.97%;生鲜猪产品库存量达到了14.76万吨,比上年增加76.56%,双汇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低价期适当进行国产冻品储备,期末库存较年初上升较多。在市场竞争激烈,需求并不十分旺盛的情况下,较高的库存对资金的占用可能带来压力,增加企业财务成本。冻品储备增加影响也反映在现金流上,2023年双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8亿元,同比下降55.22%。未来如何处理好库存“负担”是双汇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业务增长受到猪价等因素干扰时,双汇发展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双汇提出了加强中华菜肴(预制菜)业务和团餐业务。进军预制菜产业能否让双汇实现业绩转变?目前看还很难说。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文件对预制菜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此后商务部公布相关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制定完善预制菜相关标准。也就是说,预制菜市场标准将更加严格、规范,在规则明晰的背景下也将促进更多企业加入市场竞争中,而现在来看不少品牌餐饮企业、传统粮油企业等都在开发预制菜业务,预制菜行业市场需求是否足够高、双汇是否具有充足的符合新规范新标准的预制菜生产能力,也有待观察。

  对于2024年双汇能否扭转亏损,第一要看猪肉市场的价格走势能否扭转;第二是双汇能否创新产品,使其在市场上有一个好的表现;第三成本管理特别是库存量的管理能否改善,控制成本,降低资金占用,提高效益;第四要看其预制菜和团餐等新业务领域的建设,毕竟从目前看,双汇预制菜所处的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15.06%,尚不算很高,还有很大规划布局的空间。(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思想慧
汇集学者智慧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5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涉及出入境、非银支付、公积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