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宅男财经|张玉臣:如何理解“同质化教育把天才埋没”?
中新经纬 | 2023-09-24 12:16:24

  中新经纬9月24日电 题:如何理解“同质化教育把天才埋没”?

  作者 张玉臣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在访谈中提及教育话题,我们应当思忖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在于开发人,完善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知识、涵养学生的能力,基于这样的目的,教育自然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关键是以人性、人格为本,人的个性天生不同,个体人格千差万别,个性化、多样化应该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教育充斥了太多功利化的因素。不管是学校为了高考升学率,还是学生为了就业谋生,都异化了教育的本质,自然也异化了教育的过程。而教育功利化其实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2000多年的“学而优则仕”,既是教育功利化的写照,也是教育功利化的重要诱因。

  统一模版化的教育,实质上把人异化为工具。天才学生跟一般人的最大差异就是人格,他们最伟大的能力就是想象力、创造力,而这些能力只有在宽松、自由、尊重的环境下才能形成并得以张扬和扩大。

  教育的首要问题应当是观念问题,既包括因材施教的个性化观念,也包括广泛利用外部资源的开放性观念。比如任正非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向中西部地区导入北京、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个关键问题是中西部学校自身有现实需求,通过网络导入后真正得到应用。

  通过互联网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导入中西部,不仅拓展学生获取最新知识信息的通道,也会激发中西部学校的老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甚至可以基于现实需要建立东部学校与中西部学校的互动交流机制。

  同时,当观念发生改变,思路逐渐打开,政府资源供给和扶持政策也要跟上,为中西部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一定能提升教育质量,从而以人才支撑创新发展。(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yukunha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董湘依 余坤航

宅男财经出品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余坤航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小米退掉的总部地块变身豪宅,绿城开盘“日光”卖了超70亿
  • 汇源果汁:唱衰言论均为不实信息,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 V观财报|派林生物信披违规被责令改正,5人遭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