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西看】朱丹蓬:法国或强制餐馆加“预制菜”标识,在中国可行吗?
中新经纬 | 2023-10-26 16:50:35

  中新经纬10月26日电 题:法国或强制餐馆加“预制菜”标识,在中国可行吗?

  作者 朱丹蓬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

  朱丹蓬

  据法国BFM电视台报道,法国有望在2024年出台预制菜相关法规,强制规定餐馆注明哪些菜品是非厨房自制的菜肴,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这项决定将影响法国超17.5万间餐馆。法国政府此次推出给预制菜强制添加标识的新规,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那些坚持现场烹饪的餐馆,保护法国美食传统。

  法国对预制菜的强制标识只是国外对预制菜管理的一个小环节。从国外对预制菜的管理经验看,多采用整体、闭环管控的方式。预制菜行业涉及食品加工、畜牧养殖、餐饮、零售等多个环节,在卫生监测、原材料加工、包装运输方面都需要管理。国外对预制菜的监管,一般除生产过程中有质量内控和跟进追踪外,供应链管理也对品质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流程的管理是为确保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包装和配送环节的顺畅运作。

  以预制菜大国日本为例,在1948年,日本就颁布实施了《食品卫生法》及《食品卫生法施行规则》,对用于销售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就其选材、制作、加工、使用、烹饪、储存、运输、陈列及交付各环节的卫生都做了相应规定。日本政府从生产制造端将产业进行细分,不同类型的制造商对应不同的许可审查、行业标准和监管办法。2021年日本最新修订了《食品卫生法》,对密封包装食品等进行了更为细化的规范。这些措施对保障预制菜产品安全和提升消费者信赖程度起到重要作用。有业内调查显示,各种预制软包装熟食在日本家庭餐桌领域的利用率达47.7%,已经成为日本饮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中国而言,预制菜的发展历程较短,市场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升过程中。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指引,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主要强调的是产业发展与科研结合。但在国家标准方面存在不足,产业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程度也有待提升。具体来看,应至少从两个方面改进。

  第一,预制菜行业亟待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规范。食品安全方面,预制菜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入局者众多,所涉及的行业多且代工情况常见,却缺乏统一国家标准。尽管2022年以来,多个关于预制菜的团体标准发布,也有预制菜相关产业联盟成立,但从目前来看,制定的标准至多属于行业标准,这对预制菜行业发展或许能起指导作用,但却没有唯一性和强制性。应当加快制定预制菜行业统一国家标准规范,解决预制菜行业小、散、乱的现状,和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从产业端看,国家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预制菜企业可能因为标准不清而不敢在硬件上花更多资金投入,哪一家预制菜企业也不敢说自己是最“专业”的,进而难以产生预制菜的中国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国家标准的建设也有利于对产品配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第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就有“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中消协表示,相关事件反映出一些餐饮商户或学校食堂未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而消费者对预制菜商品在食品安全、绿色健康方面存在不信任感。如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如法国对餐厅一样的强制标识是一种可以参考的手段,标识不意味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程度,但是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告知消费者产品是否是预制菜、是否为“贴牌”产品,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进一步保障。若让预制菜一直“蒙着面纱”,将会使消费者的抵触情绪更大。(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东看西看
东西方热点剖析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恒指九连涨!保险板块领涨,药明系集体下跌
  • 恒指半日涨1.14%,零售板块领涨
  • 国家发改委发文:坚决反对以“产能过剩”为名搞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