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买分红险,千万别被“高演示”忽悠了!
中新经纬 | 2025-10-28 11:22:14

  准备购买分红险的客户,可能常常会看到一些诱人的“高收益”产品,却不知道这些产品的实际收益,是否真的能像宣传中所说的“收益翻5倍”“几十年后领取上百万”……

  今天,就来聊聊如何识破“高演示”套路,找到靠谱分红险!

  ①演示收益vs实际收益:

  演示收益是保险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公司未来长期投资回报率推算出的产品未来“预期收益”。

  而实际收益,是根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实际红利分配情况而来,是客户切切实实拿到手的收益。

  划重点,演示收益不代表实际收益!!!

  ②为什么不能只看“高演示”这张诱人的大饼?

  张先生打算花100万买一款分红险(年交10万、交10年),A和B你觉得他会选哪个?

  是不是觉得肯定选B。

  恭喜你,你已经中了圈套。

  其实A、B是同一款产品(准确来说,是基于同一产品保证利益推算出的在3.5%、3.9%不同演示利率下的数据)。也就是说,用不同演示利率去展示同一产品,收益也会有很大差异。

  目前市面上的分红险,比较审慎的保司会采用3.5%演示利率,激进的会达到3.9%甚至更高。还有一些产品在演示首年红利时采用3.5%,几年内逐步提升到3.9%,其长期利益的演示效果与全程3.9%相差不大。

  高演示≠高收益,别被高演示迷了眼,结算比演示更重要。

  ③除了“演示”,还能看什么?

  别看饼画得有多大,关键要看实现!

  熟悉分红险的朋友对这个概念一定不陌生,那就是红利实现率。它是反映实际收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作为过往保单红利的参考。

  红利实现率就像是一把尺子,告诉我们保险公司到底兑现了多少承诺的分红。比演示收益更值得关注。

  整理多家大保司近一年上市产品的红利实现率:

  不难看出,采用3.5%演示利率的这批产品普遍在实现率上取得较好的表现,充分实现了客户预期。若这些产品采用3.9%的高演示,红利实现率可能很难做到100%以上。

  若保司卷入“高演示”之争,必然伴随着实现率的压力。演示利率前低后高的产品,实现率压力则更多在产品上市几年后逐渐增大。在分红险竞争白热化的时期,3.5%演示利率的如期实现,尚且是资产实力雄厚的头部公司才可以企及的。如果再提升预期,在利率持续下行的当下,不知道会不会是空中楼阁的许愿?

  结语:

  买分红险,千万别被“高演示”忽悠!要结合红利实现率、公司实力来综合考察理性选择。

  分红险是一场‘马拉松’,真正决定分红险利益高低的,最终还是保司的长期投资能力,要关注长期收益,保持定力。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黄金股三季报:4家营收翻番,2家净利增超200%
  •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利润微增;三只松鼠将上调供货价格
  • V观财报|东尼电子虚增利润等拟被罚7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