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圆桌对话:企业家群体共建的环保公益行业发展
中新经纬 | 2022-10-31 20:04:53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10月27日,主题为“创新价值·绿色繁荣”的2022首届SEE基金会公益发展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秘书处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为主办单位,中新经纬为战略合作伙伴,云集了百余名各领域专家、企业家代表、公益同仁等,共同围绕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支撑乡村振兴、多元参与共创和谐自然、企业家群体共建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等议题展开了主旨演讲、对话分享,为推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晋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劲草同行项目资深企业家导师、公益咨询机构元工作室创始人王瑛,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创始人阎璐围绕企业家群体共建的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的话题展开了深度探讨与交流。

  以下为圆桌实录:

  晋军:接下来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晓毅老师,是农村环境问题专家,关注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反贫困问题。王瑛老师是阿拉善协会的会员,也是劲草同行项目的资深企业家导师,同时还是公益咨询机构元工作室的创始人,过去十年王瑛老师已经为超过70家环保伙伴提供战略咨询服务。阎璐老师是云山保护的创始人,云山保护是创绿家伙伴、劲草伙伴,是国内保护长臂猿的头部机构,中国境内长臂猿有3属7种,野外生存的只有4种,总量不到1500只,阎璐老师关注的是其中最少的天行长臂猿,数量不到150只,非常的珍贵,也非常需要保护。

  环保公益组织对中国的环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环保公益组织需要行业支持。王晓毅老师您长期研究公益领域,能否从学者的角度分享一下您对现在环保公益领域发展状况的观察?

  王晓毅:最近访问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组织,我的感受是,对于公益行业,特别是环保公益行业来说,现在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时候,但也是最困难的时候。说是最好的时候,首先公益组织被重视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其次,公益组织在多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产生了一批比较成熟的明星组织,他们有自己的专业、有自己的领域,形成了推动环保的独特视角。那为什么又说是最困难的时候?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环保公益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环保公益组织面临转型问题,社会对环保公益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公益组织以专业能力解决社会中普遍的问题问题,这对公益组织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益行业转型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但是面临这样的转型,应该说很多公益组织本身准备是不足的,基金会的支持其实是不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最困难的时候。

  晋军:您提到我们的环保公益组织处在最好的时候,也处在最难的时候,所以需要大家更多的支持。王瑛老师是资深的企业家导师,长期辅导和陪伴劲草伙伴,能否分享一下您对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的观察?

  王瑛: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各级政府已经把环境治理列入业绩考察,企业界对环保公益的认知不断加深,行动也越来越多。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力量向这个领域倾斜,让社会组织得到发展,建构和发展环保公益的行业生态。SEE基金会早在十年前就创立了“创绿家”和“劲草同行”这两个项目,经过几年的开发和探索,到了2016年,协会和基金会明确把支持行业发展作为一个战略举措,视作基金会业务的基石项目。SEE历届理事会非常支持,包括很多理事会成员个人在这两个项目的发展中也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SEE基金会切实做了一些努力,希望能够成为资助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的旗舰,把一个舰队拉起来。

  晋军:您提到伙伴非常需要支持,我们知道在劲草同行项目中,伙伴获得的支持可远远不止那30万元,虽然钱很重要,导师的辅导也非常重要。我们发现导师的数量是每年翻一倍,现在已经达到210多位导师,其中160多位是企业家导师。我很好奇,企业家平时那么繁忙,为什么愿意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么持之以恒地陪伴我们的公益伙伴?

  王瑛:SEE的企业家都还是怀着参与中国社会建设、致力于中国环境保护的初心,对这个领域的认知和重视就不需要多说了。SEE要求企业家会员不仅要捐赠资金,更重要的是要亲力亲为地做公益,把自己的时间、资源和经验拿出来帮助伙伴。参加劲草项目,不光是帮持伙伴,也是企业家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如果说我们立足环境生态的保护参与中国社会建设也是一个修行的话,可以说门是窄的,路是长的,我们要进窄门、走长路、见微光。随着我们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在点亮一盏灯,且互相照耀着,也包括我们资助的公益伙伴。刚才讲的70多个NGO组织我都跑到了一线,除了西藏每个地方都去过。劲草里称呼我“导师”,其实我也是学生。十年来我在劲草中学习公益,为中国的社会建设出力,也是自我修行的十年。

  晋军:刚才您提到进窄门、走长路、见微光,这是您作为劲草导师十年的心路历程,相信也是很多其他企业家导师在劲草同行陪伴的过程中的切身感受。阎璐老师是创绿家的伙伴,同时又是第五期劲草伙伴,能不能从您自身的经历讲一讲您在这两个行业支持项目中的感受和收获?

  阎璐:非常荣幸作为创绿家和劲草伙伴参加今天的论坛,我们是2015年6月成立的,当年年底就入选了创绿家,创绿家的资金让我们招募了第一位全职员工,并且在接下来的一年做了重要的宣传和调研工作,成功申请另外两个项目接近30万的资金。因为SEE基金会给我们提供公募的平台,我们也有了第一个众筹项目,通过众筹跟公众建立了更紧密的互动和连接。接下来在2017年,我们又荣幸地入选劲草伙伴,劲草不仅仅是提供资金的支持,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企业家导师和公益导师的辅导和陪伴,包括王瑛老师的三元团队给我们带来的战略指导。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导师团队,SEE基金会第七任会长艾路明亲临长臂猿保护地进行指导,王瑛老师带领三元团队帮助我们厘清机构的愿景和战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从2016年到2019年,我们在创绿家和劲草的四年多收获了很多,即使毕业以后也没有离开劲草社群。SEE基金会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支持,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最重要的是劲草的伙伴社群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

  晋军:我们发现劲草社群包括伙伴社群和企业家社群都非常活跃,哪怕是伙伴从劲草毕业,依然会积极参加伙伴社群的活动,依然会跟导师继续互动,并且从导师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阎璐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您有没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

  阎璐:讲一讲战略梳理方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2017年6月,王瑛老师带着三元团队到大理的办公室给云山团队做第一次线下诊断,要求我们业务上要聚焦,活动上要做减法,我们很认可,但后续的行动中很难做取舍,也挺纠结。我们的责任导师安慰我,云山保护当时在长臂猿这样的小众保护领域其实是一个先锋探索者的角色,我们需要去做很多查漏补缺的事情,可能这就导致我们业务上没有办法做得特别聚焦。她说不用特别着急,我们可以边做边看,只要能够保持一个不断去做战略思考和复盘总结的思路,总会慢慢地聚焦到我们最擅长的业务和战略。劲草的三年让战略思维成为我们团队的能力和习惯,我们跟当地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伙伴一起,把天行长臂猿这一极小种群的物种的保护工作从保护区慢慢拓展到社区,覆盖了多个自然村的社区保护地范围,这些社区保护地的种群占到整个物种在中国种群的将近一半。

  晋军:你们保护长臂猿,能够看到加入劲草以后,其实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都有了一些调整,云山保护的案例也告诉我们劲草同行这样的行业支持项目怎样从多方面长时段地帮助我们的公益伙伴。因为这种行业支持很重要,王瑛老师也有提到SEE基金会希望引领大家做好行业支持,能否再讲一讲我们行业支持的责任应该由哪些主体承担?

  王瑛:我认为支持行业发展这件事,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像SEE基金会这样的把行业发展放在自己发展战略和资助策略里的基金会。能支持SEE基金会长期坚持做这件事的资助者们也非常重要。但是,只有少数的基金会做行业发展是不够的。刚才提到,SEE基金会历任理事会以及理事会成员都非常重视。可是,我们这两个项目历经十年,走到今天,还是太单薄了一些,发展还是不足的。我认为,SEE基金会应该不仅自己做,还应该在基金会和资助人范围内做很多的沟通、研讨,能够让同行、同道更重视这件事情。基金会调动起的资源,好比植物需要的“水”和“肥”,要往根儿上浇灌。无论什么事情,没有好的人才是做不成的,在公益领域还要强调没有好的组织是很难把事情做好、做成的。所谓的好组织是什么,怎么才是好?就是它是活的,是获得了生命的组织。获得生命需要时间,还需要更多资源的支持,才能让一个社会组织活起来。只有这些组织才能如我们韩会长在今天论坛致辞中讲到的,不仅要做从0到1,更重要的是从1到100,能够在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基础上,让社会组织的组织化程度更高,让我们做的事情更有效率、有规模、有影响力。

  晋军:您提到人才很重要,组织更重要,所以支持组织发展的行业发展板块同样也非常重要。王晓毅老师是专家,如何看待民间环保公益领域发展的前景?

  王晓毅:对于任何一家基金会来讲,都应该把行业和组织发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然,行业和组织发展不一定采取创绿家和劲草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但必须认识到行业发展和组织发展是基石,发展困难时期保留种子,在高速发展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晋军:行业发展是整个公益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我们也都在不断强调行业发展板块是SEE基金会的行动基石,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分享你们对行业发展的感受和判断。(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杨京川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
  • 2024年A股图鉴:3000余家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 【重磅前瞻】央行将定向降准;618预售启动;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