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宅男财经|管清友解读10月社融数据:降准必要性进一步增加
中新经纬 | 2023-11-14 13:01:28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10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85万亿元,同比多增9108亿元。10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9%,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如何看待最新信贷、社融数据?四季度是否有降准可能?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10月份社会融资总额口径的数据比较超预期,但人民币贷款口径的数据略低于预期,因为社会融资总额口径下的融资数据除了贷款以外,还包含股权、债权等直接融资的数据,所以10月份新增的1.56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我们认为是社融口径数据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管清友指出,在信贷数据方面,它的需求旺盛与否能够实实在在地反映企业、家庭扩张的意愿,以及居民消费的意愿。从数据上看,信贷数据存在一定压力,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是好现象,比2022年同期要好,但与往年季节性的数据相比依然偏弱。同时,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1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7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28亿元。从结构上看,我们还不能太乐观,还是要保持审慎的态度。

  管清友认为,10月金融数据的增量主要还是在于政府债券发行大幅增加,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贷款数据一方面表明地产仍然在寻底修复,当前还比较微弱,另一方面是企业扩张的意愿一般。考虑到目前经济修复还不算稳固,以及MLF还存在到期的问题,并且国债增发对流动性有虹吸效应,所以估计近期降准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加。

  管清友进一步指出,近期对长期政策也有一些讨论,很多人主张应当继续用扩张的宏观政策刺激经济,我个人不太同意这种观点。现在的问题其实不在于刺激,当前已经出现“钱越发越多,但钱越来越值钱”的现象,事实上这种“类通缩”情况已经形成。当务之急是要从消费端支撑,或者说鼓励居民消费,还是应该直接发钱,通过货币补贴,因为现在如果仍然在短期内把大量的流动性用在投资、基建等方面,其实是得不偿失,当前存在全产业过剩的情况,所以要害仍在于消费。

  “长期而言,主要还是要靠结构化改革,但这一过程较为复杂,涉及收入分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治理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简而言之,要把过去40年成功的经验用上,要放开、搞活,放松或减少管制,提高容忍度,我想以中国经济的韧性和中国企业家的韧性,我们面对目前这种状态还是有很多优势。”(记者 董湘依 制作 余坤航 宅男财经出品)(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yukunhang@chinanews.com.cn)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余坤航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小米退掉的总部地块变身豪宅,绿城开盘“日光”卖了超70亿
  • 汇源果汁:唱衰言论均为不实信息,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 V观财报|派林生物信披违规被责令改正,5人遭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