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春节前后有可能降息或降准吗?
中新经纬 | 2024-01-04 16:35:03

  中新经纬1月4日电 题:春节前后有可能降息或降准吗?

  作者 明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回顾近五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春节前后往往是央行降准降息的重要窗口,我们认为从目前经济修复需求、实际利率情况等角度来看,一季度存在较高的降息概率,同时也不排除降准的可能。节奏上,降息在春节前后均有落地可能。

  春节前后降准降息的可能性

  经济修复仍待需求的实质性回升,需要引导融资利率下行;虽然存款降息为实体融资成本压降提供了空间,但考虑效果显现存在时滞,当前政策利率或仍有下调的必要。2023年12月PMI(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制造业产需延续回落,服务业连续两月位于收缩区间,反映出目前经济复苏的质量及速度仍待需求实质回升。而刺激有效融资需求的回升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降低实体经济的实际融资成本,二是引导私人部门投资需求增加。2023年末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纷纷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一定程度上为金融让利实体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但考虑到存款调降传导至实体融资成本下行仍存时滞,短期内仍有必要通过调降政策利率来引导广谱利率快速下行、刺激市场主体投资需求。

  低通胀背景下,中国实际利率较高,也为降息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考虑到中美实际利率走势背离,预计2024年海外因素对货币政策的掣肘也将进一步弱化。观察10Y(年)国债和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所对应的实际利率走势,2023年以来一度上行至历史相对高位,与名义利率的走低形成鲜明的对比。本轮实际利率的上行由通胀读数回踩主导,背后的原因在于猪肉等部分商品价格结构性走低,叠加疫情长尾影响下居民对未来收入、就业预期不稳,限制了非食品项的涨价动力。随着通胀的走弱,前期降成本工具的成效也被较多对冲,尤其是10月以来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转负,为降息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美国虽然名义利率较高,但实际利率却低于中国,考虑到2024年海外或将进入降息周期,我们认为海外因素对货币政策的掣肘也将进一步弱化。

  降准释放的低成本、长期限资金可以支持2024年一季度政府债发行以及信贷投放,但短期内必要性不强。2023年末央行超额续作MLF,净投放规模屡创新高,同时PSL(抵押补充贷款)新增约3500亿元,也向市场提供了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因此1月降准的必要性不强。从货币政策积极与财政配合的角度来说,一季度降准可以支持政府债前置发行和信贷开年投放,但时点靠后的概率更高。此外,央行对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的关注度正在提升,很可能通过调整利率曲线形态的方式压降金融杠杆,实现金融让利实体,避免金融风险过度累积。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货币政策定调时强调“精准有效”,需警惕金融防空转的要求下,微观层面的流动性放松空间有限。

  后续降息降准演绎对债市的影响

  当前市场对MLF降息预期较高,债市情绪也较为积极,在降息落地前,货币宽松预期或支撑债市行情延续。2023年末商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打开货币宽松窗口,市场对降息的期待持续升温,长债利率快速下行。在降息正式落地前,债市或将延续偏强震荡的格局,预计1月资金面中性偏宽松。但考虑到在宽货币预期和年末配置力量的推动下,债市已经出现了一波“抢跑”行情,预计后续7天和同业存单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在降息落地后,还需警惕市场演绎“利多出尽”的逻辑。如果降息落地,参考2022年初降息情况,利率触及阶段性低点后,债市可能演绎“利多出尽”逻辑。2022年1月,在市场对于货币宽松有较高期待之时,MLF降息10基点,随后5个交易日10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下行,并于1月24日触及阶段性低点。然而,伴随着货币政策宽松利好出尽,叠加地产调控等稳增长政策出台,利率开始反转上行至3月初。同样的逻辑,当前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升温,如果MLF降息落地,可能会带动利率先下行一定空间,但需警惕债市演绎“利多出尽”逻辑;如果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同步下调,甚至下调幅度超过MLF,那么债市阶段性波动幅度可能还将增大,建议结合市场情绪谨慎操作。(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陈俊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明明
宏观政策研判,大类资产配置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