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8日电 (王永乐)“五一”假期落幕,多地晒出旅游成绩单,你的家乡表现如何?
京、皖创新高
河南揽客超6000万
经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7日17时,已有25省份公布“五一”假期旅游数据,接待游客人次或旅游收入/花费普遍超去年及2019年同期,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揽客方面,“老家河南”遥遥领先,接待国内游客6168.1万人次;安徽排在第二位,接待游客4974万人次;山东紧随其后,接待国内游客4871.2万人次;四川位列第四,共接待游客4207.58万人次。此外,广东、贵州、浙江、江苏接待游客均超3000万人次。
25省份中,有20地公布旅游收入/花费数据。其中,“好客山东”居首,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38.6亿元;浙江紧随其后,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0.3亿元;河南位列第三,国内旅游收入为354.2亿元。此外,安徽、辽宁、广东、贵州、福建、四川旅游收入/花费均超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安徽数据均创新高。其中,北京共接待游客169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9.4%、10.2%,比2019年同期增长18.5%、23.1%,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安徽接待游客49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8%,相较2019年分别增长36.2%、55%,均创历史新高。
另外,受持续降雨天气影响,广东是公布同比数据的省份中,唯一同比下降的地区。具体来看,广东接待游客3881.9万,与去年同比有所下降,较2019年增长1.3%;实现旅游总收入245.2亿元,与去年同比有所下降,较2019年增长5.2%。
旅游市场下沉化趋势更加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机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旅游市场下沉化趋势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旅游订单量的同比增速上,县域城市的旅游市场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我国旅游市场结构性变化开始显现。
据携程报告,在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如安吉、桐庐、都江堰、阳朔、弥勒、义乌、婺源、景洪、昆山、平潭是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36%。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三线以下小城市酒店及景区预订热度同比涨幅超过100%,显示出游客对于非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兴趣在日益增长。飞猪数据显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六盘水、阿里地区、嘉峪关、陵水黎族自治县、乌兰察布、海南藏族自治州、安顺、景德镇、朔州等目的地旅游预订量同比平均增速达2倍。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在旅游需求彰显个性的同时,旅游消费也走向成熟和理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盲目追逐热门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点,而是选择那些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小众旅游目的地,如“平替韩国”的延吉、“平替东南亚”的芒市,还有小机场城市的图木舒克、保山、怀化、赤峰、和田等,“五一”假期热度明显上升。与之前出圈的城市相比,这些被平替的小机场城市或者低线城市,似乎并未在互联网上爆红出圈,甚至很少见到游客在社交媒体分享。
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阿尔伯塔国际休闲体育与旅游学院教授蒋依依看来,“小城旅游”兴起的背后是中国旅游市场下沉带来的现实助力。在假期避开“人挤人”的热门旅游城市,选择性价比高及独具烟火气的旅游“小城”,体现了“反向旅游”与“小城旅游”的双向奔赴。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旅游市场客源地与目的地逐步多元化,“小城旅游”的新兴发展将为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新的增量空间。
针对全年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认为,首先是消费分层,未来的消费追求性价比以及多元化、细分化的体验,比如体育旅游、影视旅游、美食旅游等多种主题旅游。其次是各地要持续提高集成化的创新能力,从策划定位的细分市场、产品方向、业态组合、运营优化等方面着手,“投建运”的开发运营未来非常有必要。
旅游需求旺盛,蕴含哪些投资机遇?国联证券表示,五一假期出行热情延续,且伴随消费趋于性价比、旅游目的地多元化,旅游市场在单价上彰显成熟理性。五一数据延续量价的趋势性变化,也有目的地的结构性转变,展望未来,预计多元化、理性化仍将延续,建议关注酒店龙头、人服龙头及自然景区中低估值标的。
银河证券报告称,整体而言,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克服高基数和天气因素维持稳中有增,暑期旺季若天气因素改善,预计增速有望实现环比改善。当前建议聚焦两条投资主线:继续推荐产品与模式具备创新迭代能力的公司;出境游相对保持更快增长,建议关注OTA平台龙头公司。(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