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银行股回调是机会还是风险?专家建议这样布局
中新经纬 | 2025-05-16 22:30:07

  中新经纬5月16日电 (宋亚芬)银行板块在5月14日全线大涨、整体市值突破10万亿元后,近两日连续回调,市值回落至10万亿元以下。银行股的大涨与回调受哪些因素影响?当前是否仍具投资价值?

  银行股为何大涨后回落?

  多位专家分析指出,此前银行股的强势表现与多重利好因素密切相关。

  近期,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在基金经理业绩考核中的约束力,即:对3年以上产品的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向中新经纬分析称,这项制度变革将对基金配置结构带来深远影响。

  汪毅解释说,在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中,以沪深300指数为第一大业绩基准的基金占比近一半。而公开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的成分中银行股权重高达13.7%,但当前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仅配置3.8%,偏离度接近10个百分点。在“跑输基准将影响绩效薪酬”的新考核机制下,基金经理将更倾向于调整投资结构,提升与基准的一致性,从而推动资金回流到被低估、权重较高但此前被低配的银行板块。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同样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布局是推升银行股的重要因素。此外,他认为,银行股兼具低估值与高分红特性,也符合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机构投资理念。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补充道,5月以来银行股的持续上涨行情,本身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跟风买入,进一步放大了上涨动能。

  针对近两日的回调,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则表示,银行股在经历大幅上涨后出现技术性调整实属正常。“前期大盘指数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银行股拉动,且银行板块自身已连续多日单边震荡上行,当前确实存在调整需求。”

  银行股还能买吗?

  展望后市,专家们对大盘及银行股的长期表现仍持乐观态度。

  明明指出,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逐步减弱,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较为明确,这在宏观经济层面为大盘和银行股提供了持续上涨的基础。

  汪毅强调,近期降准降息等一揽子政策落地将推动经济复苏,企业和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亦会上升,这对银行股构成直接利好;叠加持续扩容的ETF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会按权重买入指数成分股,则意味着更多“被动资金”将流入银行板块;以及险资入市等长期资金通常偏好稳健、分红高、估值低的大盘蓝筹股(如银行股),将为银行板块提供稳定的增量资金支持。

  作为大盘指数中权重最大的板块,银行股走势与大盘高度相关。杨德龙预计,随着全球贸易关系缓和,大盘有望震荡回升,银行股或将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在投资策略方面,汪毅表示,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银行股的PB-ROE(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估值明显偏低。他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优质城商行,其成长性、估值水平和股息率均具备较高安全边际。

  明明也认为银行股具备显著长期投资价值。“银行股不仅业绩稳健、分红能力强,且与其他行业相关性较低,具有天然的避险属性。”但他同时提醒投资者,应避免追涨杀跌,要选择合适时机入场,并适当延长投资周期,践行价值投资理念。(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袁媛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张澍楠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汽车之家二十周年:AI驱动科技创新,智启车生活新纪元
  • 产业一线丨直播间开进工厂里!宠物食品企业如何迎战618?
  • V观财报|小商品城杭州拿地:拟近11亿建义乌市场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