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等:人民币升值能对抗“输入性通胀”么?
中新经纬 | 2021-05-26 17:56:41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6日电 题:《张璐等:人民币升值能对抗“输入性通胀”么?》

  作者 张璐(平安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钟正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背景下,通过人民币升值以帮助对抗输入性通胀的呼声渐高。5月23日,央行官网发布《刘国强副行长就人民币汇率问题答记者问》,强调“未来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然而,市场仍然对于人民币升值对抗通胀抱有颇多期待,尤其是在近期美元重回弱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突破年初低点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关于人民币升值对抗输入性通胀,有以下几个需要明晰的问题:

  第一,美元指数有“平衡器”的机制。一方面,美元走弱是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推手之一;另一方面,美元走弱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关键。因此,在美元走弱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同时发生,本身就有一个内在的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的机制。

  第二,人民币升值对PPI的影响估测。(1)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重要性提升,2008年次贷危机后影响中国工业品通胀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往往同向变动。(2)本次PPI蹿升是输入性与内生性因素的叠加,PPI同比上窜的压力更大。(3)人民币汇率升值起到了较为显著地抑制通胀的作用。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人民币大幅升值,截至2021年4月大约压低PPI同比2.4个百分点(4月PPI同比为6.8%),预计5-7月人民币汇率对PPI的压低作用或将超过3个百分点。

  第三,但人民币升值令外向型企业承压。从A股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来看,每当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时,对上市企业现金流的影响都会显著扩大。2020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整个2020年汇率变动对企业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影响,已经小幅超过了2017年人民币大幅升值期间。若人民币为应对输入性通胀而进一步升值,则出口企业将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方面,海外疫苗接种逐渐普及之后,外需可能见顶回落,出口订单对价格的敏感性会逐渐增强。另一方面,目前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不单单是输入性问题,还有全球缺芯片、国内碳中和目标下抑制产能等供给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压缩企业盈利,会对企业形成两头夹击。

  综上,202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已经起到可观的抵抗输入性通胀的作用。但本轮中国大宗商品涨价不能单纯定义为输入性,国内政策因素和部分核心原材料供应不足也起到了关键影响。且2020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已令出口企业承压,在海外需求可能见顶并趋于回落的情况下,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加重部分出口企业(尤其下游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压力。应对本轮通胀压力还需多措并举,以缓和国内大宗商品供应紧张问题为着眼点。至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还是交给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决定为好,不必也不宜对其赋予更多的“念想”。(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猛

思想慧
汇集学者智慧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科技巨头“带飞”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