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机构应划分投资型产品风险等级并动态管理
中新经纬 | 2025-07-11 21:10:12

  中新经纬7月11日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提到,对于投资型产品,要求金融机构划分风险等级并动态管理等。

  《办法》共五章四十九条,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发行或者销售、交易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且可能导致本金损失的投资型产品,以及保险产品,其适当性管理适用《办法》。

  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且可能导致本金损失的投资型产品主要指银行及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资产管理信托产品、保险资管产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资管产品、非保本结构性存款、银行对客衍生品等。保险产品包括财产保险产品、人身保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称,需要说明的是,金融机构开展银行间市场业务,按照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关于银行间市场的有关规定执行,销售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发行的投资型产品,按照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关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的有关规定执行。

  《办法》对金融机构适当性管理义务进行规范。

  主要包括:一是金融机构应当了解产品,了解客户,将适当的产品通过适当的渠道销售给适合的客户。

  二是对于投资型产品,要求金融机构划分风险等级并动态管理;将投资型产品的投资者区分为专业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对普通投资者进行特别保护,包括强化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开展风险提示等。

  三是对于保险产品,要求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与保险销售资质分级管理相衔接,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及财务支付水平评估。销售投资连结型保险等产品,还需开展产品风险评级和投保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违反适当性管理规定的,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可以采取监管措施、进行行政处罚。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围绕《办法》明确的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指导相关行业自律组织建立健全行业适当性管理自律规范,对金融机构履行适当性义务进行自律管理。二是加强对金融机构落实适当性义务的指导监督,督促行业提高适当性管理水平。三是积极培育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张澍楠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品牌大咖说丨审丑文化能阻止奢侈品的业绩下滑吗?
  • 暑期档票房破30亿!“侏罗纪”强势登顶
  • 刚刚,何小鹏发声!“已制定账期调整和执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