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广东养固健研究院参与“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
中新经纬 | 2025-07-14 15:47:50

  在国家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肥胖等慢性病防控的大背景下,中医药在“治未病”与亚健康管理领域迎来全新机遇。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亚健康分会等单位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泰安举行,广东养固健中医健康养生研究院积极参与,聚焦“中医经典传承·AI助力健康”,共同探讨减重与体型管理的中医路径。

  广东养固健研究院参与“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

  本次年会设置1个主论坛和3个分论坛,邀请包括孙涛教授、何丽云主任医师、贺娟教授、范恒教授在内的多位全国中医专家学者,与参会者共同探讨亚健康干预、中医体型管理、AI赋能等热点议题,推进亚健康防治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压力型肥胖:中医减重新切口

  大会主席何丽云主任在主旨报告中,系统讲解了压力型肥胖的定义、发病机制与中医干预策略。她指出,调肝解郁、健脾祛湿、调心宁神是治疗关键,推荐使用参苓白术散、三仁汤等经典方剂,并结合针灸、推拿、八段锦等疗法,整体调和身心,达至减压与减重的双重目标。

  她强调,中医体型管理的精髓,在于辨体施治、调和阴阳、固本培元,是从根源解决代谢失衡与情绪应激所致肥胖的有效手段。

  传承“治未病”理念 构建亚健康干预范式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黄帝内经》提出的思想,正与现代亚健康管理高度契合。大会分论坛聚焦“扶正固本”,由贺娟教授解读《黄帝内经》的“平衡观”,提出阴阳协调、气血调和、五脏平衡,方为健康之本。

  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栋先副教授进一步提出“四合理”“三调养”的中医生活方式干预模型,分别从饮食、起居、情志与个体体质出发,倡导个性化、可持续的调养路径。

  这一干预体系以中医经典为理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兼养”,被认为是应对现代亚健康挑战的中式解决方案。

  响应国家战略 中医减重模式加速形成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及一系列肥胖干预指南出台,肥胖防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数据显示,如果趋势不控,到2030年我国成人肥胖率或达70.5%,儿童达31.8%。肥胖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是多种慢性病的高危因素。

  大会中多位专家提出,中医减重应以“调脾胃、祛湿浊、平阴阳”为路径。范恒教授在专题讲座中,结合《脾胃论》与AI预测模型,提出构建中医智能体重管理系统的设想,将经典理论与现代技术融合,助力实现个体精准干预。

  广东养固健研究院齐元玲高级研究员在演讲中指出,湿邪为肥胖之源,易聚为痰湿,阻滞气机,导致“痰湿型肥胖”。她强调,通过健脾运湿、通调三焦,配合合理摄入与代谢促进,是实现中式体型管理的关键路径。

  深耕科研 推动体系构建

  广东养固健中医健康养生研究院积极参与此次年会,展现出其在中医“治未病”、体型管理及亚健康干预领域的学术深度与实践基础。研究院将持续响应国家战略,深化中医理论研究,推动形成“理念—科研—产品”一体化发展路径,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系统化、融合创新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山东地区部分无限极讲师代表也应邀出席,他们表示:此次年会深化了对中医平衡思想的理解,也加深了对中式体型管理产品配方原理的认知,期待未来继续参与此类高水平学术会议。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传承、科技赋能与全民健康理念的共振。此次年会既是一次中医智慧的集中展示,也为减重与亚健康管理的中式路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广东养固健研究院将继续肩负中医药健康养生的使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更多人带来科学、可信、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空调连轴转,高温电力保供关键在哪儿
  • 资金踊跃入市 A股市场热点纷呈牛股奔腾
  • 进入缄默期!美联储降息悬念或留待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