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旭:恒大被“出清”已经难以避免
中新经纬 | 2023-07-20 15:38:56

  中新经纬7月20日电 题:恒大被“出清”已经难以避免

  作者 魏宏旭 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魏宏旭

  7月17日晚间,债务缠身的中国恒大集团(以下简称恒大)连发三份财报,包括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以及2022年年报,引发市场关注。

  恒大此时发布财报,一方面是股票复盘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即将举行的有关海外债务重组的司法聆讯做准备。当然,市场也可借此机会对恒大近两年的经营情况以及其目前的债务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

  恒大此时不得不公布“累积”的多个财报

  在我们看来,财报的公布是恒大债务重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且在面临退市红线的情况下,这一步骤已经不可拖延,不得不把自身的情况公之于众。而从财报之中我们也可看到,作为问题房企的代表,恒大基本已难以转身,未来被房地产市场出清的结局已经不可避免。

  财报显示,恒大集团2021年和2022年净亏损合计超过8000亿元。特别是2021年,亏损超过6000亿元。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恒大集团收入为2500.1亿元,毛亏损184.5亿元;年内经营性亏损1137.5亿元,撇减发展中物业及持作出售之已完工物业、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4049.5亿元,土地被收回有关的亏损、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及其他非经营性亏损1802.0亿元,所得税抵免126.8亿元,净亏损合计6862.2亿元。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恒大集团收入为2300.7亿元,毛利249.9亿元;年内经营性亏损433.9亿元,土地被收回有关的亏损、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及其他非经营性亏损693.7亿元,所得税开支130.5亿元,净亏损合计1258.1亿元。

  由此来看,除去经营性亏损,相当一部分亏损来自资产减值等因素,这既有其资产虚高的因素,也有企业近几年陆续处置资产的原因。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恒大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在刚性债务没有弹性的情况下,经营收入难以覆盖到期债务,不得不折价处置资产,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了恒大损失的持续扩大。

  在巨额亏损情况下,恒大已经资不抵债。

  根据财报,截至2022年底,集团负债总额24374.1亿元,集团持有资产总值18383.4亿元,已资不抵债。以此计算的净资产为-5990.7亿元。而且,虽然流动性资产共计有16651.9亿元,占据绝对比重,但是开发中物业项目有11360.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仅有43.34亿元。非现金等价物类的流动资产流动性已然不足。

  同时,审计机构上会栢诚会计师事务所表示无法发表意见。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有关持续经营的多项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公司提供的财务资料不足,会计师事务所无法信纳相关的期初余额和比较数字。这也意味着恒大资产目前的市场价值空间并不乐观。由此来看,恒大的“窟窿”可能不止目前净资产所体现的约6000亿元。

  从负债的情况来看,在2.4万亿元总负债中,剔除合约负债7210.2亿元后为17163.9亿元。其中借款6123.9亿元、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10022.6亿元(含应付工程材料款5961.6亿元)、其他负债1017.4亿元。就借款方面来看,与恒大此前披露的约6000亿元有息债务相差不多,而其2021年的借款为6074亿元。这意味着近一年的时间中,其有关债务化解的进展并不大。

  另外,对恒大而言,有市场人士提到,其有关其他或有负债并没有涉及。有分析认为,恒大的或有债务、担保债务及其他债务的体量合计还有4000亿元左右。这包括恒大在2021年公报中提到的或有债务为1953亿元(境内外分别为1948.66亿元),以及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及第三方借款的担保余额为1020亿元、未触发股权回购义务为933亿元。因此,恒大的有息债务实际上被低估了。

  当然,这约6000亿元的借款,与此前金融监管部门提到的,金融业在房地产企业债务占比30%的比例基本一致,而在保交楼等政策之下,恒大对于这部分债务基本处于“躺平”状态。

  但值得注意的是,恒大1.7万亿元需要偿还债务之中,约70%(近万亿元规模)是面向个人或企业的市场主体。万亿元规模的资产被冻结在恒大,对于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而言必然产生影响。

  恒大债务“窟窿”或已超过万亿元

  目前,从销售来看,恒大基本已经失去了造血能力。2022年恒大实现合约销售317亿元人民币(扣除抵款后的金额为19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4430亿元)下滑超过九成。除了完成合约义务的“保交楼”之外,只有出售资产来进行偿债。

  恒大明确提到,未来三年的核心任务是保交楼,为完成这个任务预计需要2500亿-3000亿元人民币融资才能保证复工复产。这意味着恒大如果在目前债务冻结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转,不能靠自身实现,仍需要不断有新的投入。如果恒大债务重组能够实现,则外部至少需要投入3000亿元。如此巨额的投入可能使得外部投资者“望而却步”。

  总体来看,恒大目前的“窟窿”可能超过万亿元,如此巨额损失,包括许家印在内的恒大股东显然已经无法承担。在恒大失去造血能力的情况下,这需要包括境内外的债权人、购房者、个人和上下游企业,以及恒大的员工共同承担。

  这实际上意味着恒大的债务问题的化解,恐怕仍需要在政府的组织监督下,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有序进行,避免其衍生的各种负面影响不断扩散。如果说恒大财报公布,是恒大债务重组的第一步,那么,此举至少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出清的开始,而这个过程可能会相当漫长而痛苦。(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李惠聪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思想慧
汇集学者智慧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V观财报|关联人占资千万!聆达股份收关注函,停牌1天将“戴帽”
  • 一季度全国规上文化企业利润增5.8%
  • 创业板指高开0.42%,证券板块持续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