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服贸会时间|联影医疗李晶珏:集团将在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加强布局
中新经纬 | 2025-09-12 20:12:44

  中新经纬9月12日电 (李自曼 林琬斯)“联影医疗将持续通过技术创新与临床深度协同,推动高端医疗设备普惠落地,并加速全球市场拓展。”近日,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影医疗)中国区副总裁李晶珏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举办期间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说。

  联影医疗中国区副总裁李晶珏 受访者供图

  据李晶珏介绍,在本次服贸会上,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联影集团)重点展示了数十款高端诊疗装备、人工智能及多元数智化解决方案及创新前沿应用,包括世界首创全身临床超高场5T磁共振uMR Jupiter、uAI Avatar医疗专家智能体及系列智能解决方案和医疗级助听器uOrigin。

  “目前uMR Jupiter已实现中国市场的规模化装机,累计进驻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近40家国内顶尖临床和科研机构。按照 2024 年新增市场金额统计,在中国 3.0T 以上超高场MR设备市场中,公司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李晶珏说。

  值得注意的是,该类高端影像设备的普及正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协同。近年来,AI正重塑医疗健康领域,尤其在影像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

  国家医保局在2024年11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了支持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又防止额外增加患者负担,国家医保局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辅助”扩展项,即同样的价格水平下,医院可以选择培养医务人员进行诊疗,也可以选择使用人工智能参与诊疗行为,但现阶段不重复收费。

  李晶珏表示,当前,医疗AI在影像诊断与治疗领域已驶入发展快车道,虽取得显著突破,仍未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全面渗透,医生的使用习惯尚在培育阶段。如何释放市场潜力、扩大应用规模,使AI真正成为临床“离不开、放不下”的智能伙伴,成为行业攻坚的核心命题。

  李晶珏认为,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显著降低了文本理解与处理的门槛,推动各级机构加速拥抱AI技术。这不仅提升了临床用户对AI的长期预期,也催化医疗文本模型的轻量化与本地化部署,为临床落地扫除基础障碍。

  不过,李晶珏也指出,目前AI在影像诊断与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仍面临三个挑战:一是跨学科人才壁垒,开发真正可落地的产品需要深度融合AI算法、医学知识与数据工程能力的人才;二是稀缺的私域及垂域临床数据,这迫使企业通过长期合作建立数据优势;三是严格的合规监管,产品需同步攻克医疗器械认证与国际隐私标准的高墙。

  李晶珏强调,未来联影集团将在影像设备、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加强布局,坚持“全线覆盖、全部核心自主研发、对标国际顶尖水准”的原则。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北交所全面进入“920时代”,意味着什么?
  • 汇源投资人夺权白热化:用“假公章”申请法院撤诉?电商平台开始断货
  • 八部门: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